吻合器治疗75岁以上重度痔病患者32例体会

来源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yuanji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悬吊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andhemorrhoids,PPH)是治疗痔病的较新技术。我院2001年6月至2003年11月,采用PPH手术治疗75岁以上重度痔病(Ⅲ一Ⅳ度内痔)患者32例,临床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其他文献
一次或多次短暂的脑缺血刺激,可对随后发生的严重的、甚至致死性的脑缺血产生耐受性。但是,在预想可能发生脑缺血之前给与一次短暂缺血进行预处理,在临床应用上尚不实际。文献报道,应用小剂量线粒体毒素3—硝基丙酸(3—NPA)预处理不但不产生神经组织学损伤,反而对再次发生的局灶性脑缺血产生耐受性,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局灶性脑缺血发生后,在缺血半暗带(1P)内存在着神经细胞凋亡,IP区凋亡的发生参与梗死灶的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人特发性乙状结肠穿孔的临床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老年特发性乙状结肠穿孔患者24例的发病诱因、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 结果 24例平均年龄68.7岁,均突然发病,平均病程5.2 h。19例有习惯性便秘。表现为全腹膜炎21例(87.5%),局限性腹膜炎3例,术前仅确诊4例,误诊20例(83.3%),其中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穿孔9例,上消化道穿孔7例,绞窄性肠梗阻4例。2
期刊
骨髓基质细胞不仅可以分化为成骨细胞,还可以分化为脂肪细胞,两者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在各种类型的骨质疏松中,髓腔内脂肪细胞增多,成骨细胞减少。如何抑制骨髓基质细胞的脂肪分化、促进成骨分化为骨质疏松治疗的研究提供了新方向。有报道治疗高脂血症的他汀类药物可以治疗骨质疏松,有效地刺激骨形成。临床回顾性研究也表明,服用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股骨颈骨折的发病率,但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有研究结果表明,洛伐他汀能抑制
期刊
原发性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预后较差。我们通过对比分析我院1997年8月至2003年6月50例老年人及27例青年人原发性肝癌螺旋CT肝双期扫描表现,探讨老年人原发性肝癌螺旋CT肝双期扫描表现特点。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雌激素替代疗法对绝经妇女血浆内皮素、血栓烷B:及6—酮—前列腺素㈠。(6—K—PGFlα)的影响。 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的测定绝经妇女服用雌激素7—甲基异炔诺酮前、后血清中雌二醇、孕酮、睾酮的变化,应用放免方法检测血浆中内皮素、6—K—PGFlα和血栓烷B2的含量。 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雌二醇(136.91±10.18)IU/L,较治疗前(44.38±5.67)IU/
期刊
血小板增多与恶性肿瘤关系密切,我们回顾分析了老年胃癌患者血小板增多的发生率,探讨其在老年胃癌预后中的评估价值。 一、对象和方法 收集我院南楼1984—2002年经手术切除老年胃癌患者92例,其中早期胃癌46例,进展期癌46例。男性87例,女性5例;年龄60~86岁,60—69岁37例,70~79岁47例,>80岁8例,平均(70.8±7.0)岁。患者术后平均每半年全面体检1次,从手术至死亡均有
期刊
为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血管性痴呆(VD)患者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的变化及其与疾病发病机制之间的关系,我们分别对AD、VD、不伴痴呆的多发性脑梗死(MCl)及健康对照者血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含量进行了检测,并对AD、VD及M瓤患者进行了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并就实验结果与AD、VD、MCI的相关性及意义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期刊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病理特征是脑黑质多巴胺神经元变性伴胞浆内Lewy小体形成,Lewy小体的主要成分是a-synuclein。目前Lewy小体形成的机制尚不清楚。McNaught等报道,在散发性PD黑质细胞中,蛋白酶体活性明显减弱,其胰凝乳蛋白酶、胰蛋白酶、酸性水解酶分别减少了39%、42%、33%;2002年McNaught等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散发性PD黑质
期刊
我院自1993年7月至2003年7月共收治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老年人大肠癌122例,现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一、对象和方法  对象:本组122例中,男85例,女37例,年龄65—92岁,平均73.4岁,其中80岁以上12例(9.8%)。病程自出现症状至就诊时间3个月至3年,平均7.日个月。术前误诊45例(36.9%),以急性肠梗阻就诊者37例(30.3%),阑尾脓肿8例(6.S%)。
期刊
2003年5月公布了美国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全国联合委员会第七次报告(JNC7)。同年6月,欧洲高血压协会—欧洲心脏协会公布其高血压治疗指南(EHG)。这两个指南根据近年来循证医学的丰富资料并经专家委员会认真讨论,认为是目前较为完善的文件,值得借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