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190例临床特点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wx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的疾病类型及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1998年1月至2008年9月收治的190例符合AAV诊断患者的病历资料,将患者按ANCA检测结果分为胞质型ANCA(C-ANCA)阳性和核周型ANCA(P-ANCA)阳性2组进行疾病谱,临床和实验室表现差异及死亡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190例患者中男92例,女98例,男女之比为1:1.07;年龄8~89(59±18)岁,40~80岁患者占82.1%(156例).原发性AAV 162例(85.3%),其中P-ANCA阳性146例,C-ANCA阳性16例;继发性AAV28例(结缔组织病18例,丙硫氧嘧啶诱发7例,过敏性紫癜、肺癌、子宫内膜癌各1例),其中P-ANCA阳性25例,C-ANCA阳性3例.C-ANCA阳性组(19例,10.0%)和P-ANCA阳性组(171例,90.0%)患者受累器官均数分别为2.53及1.92个.2组肾脏和肺受累发生率相似,P-ANCA阳性组上呼吸道、胃肠道、关节、眼、皮肤受累发生率低于C-ANCA阳性组,而肌肉、耳及口腔受累发生率高于C-ANCA阳性组,其中上呼吸道、关节、眼受累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90例患者中住院死亡25例,其中C-ANCA阳性组3例(15.8%),P-ANCA阳性组22例(12.9%),呼吸衰竭及多脏器衰竭为死亡的相关因素.结论 AAV以中老年多见,多器官受累,C-ANCA阳性患者受累脏器数多于P-ANCA阳性患者.P-ANCA阳性患者疾病谱较广,而C-ANCA阳性多见于原发性血管炎.了解ANCA不同亚型与各种临床疾病的关系对血管炎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及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详细的病史询问结合临床特点及其他实验室检查,有助于提高AAV的诊断水平。

其他文献
21世纪的医学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新的技术和手段可以更早地发现和治疗疾病.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医学却并没有满足人们日益增高的医疗需求.本文从临床医师的角度出发,阐明艺术在医学思考和活动中的重要性,通过增加医学的艺术性而改善目前的医疗现状和医患关系。
期刊
目的 评价非球面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MIOL)植入术后的视觉质量.方法 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114例(114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为多焦点Tecnis ZM900人工晶状体植入组(多焦组)和单焦点Tecnis ZA9003人工晶状体植入组(单焦组),各57例(57眼).术后3个月检查并比较裸眼及矫正的远、近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下的近视力、人工晶状体像
乳腺癌是一种激素依赖性肿瘤,乳腺癌患者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水平的检测已成为临床实验室的常规检测项目.然而,雄激素和雄激素受体(AR)在乳腺癌生物学中的作用以往一直是临床上和基础研究中被忽略的领域[1]。
期刊
冠心病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每年大约70万人死于冠心病,约占全部死亡的四分之一[1].而冠心病的死亡主要是由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近年来对ACS的治疗如再灌注治疗、抗血小板、抗凝、他汀类调脂治疗及B阻滞剂的应用等使ACS的病死率明显降低,这些经循证医学证实可改善ACS预后的治疗措施都已被纳入国际上权威学术组织及我国的指南。
期刊
目的 建立大鼠黑质-纹状体脑片,探讨中脑黑质细胞的电生理特性.方法 应用红外微分干涉相差(IR-DIC)技术在直视下对黑质-纹状体脑片中100个黑质细胞动作电位及超极化激活的内向电流(Ih)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可视法脑片膜片钳术可对脑片中黑质细胞进行准确定位和功能状态的筛选.记录的100个细胞中94个可见自发动作电位,其中频率<10 Hz的85个(A类细胞),平均为(5.0±2.7)Hz;>10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点兔VX2种植性肝癌模型肿瘤实性部分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细胞密度和增殖细胞核抗原标记指数(PCNA-LI)的相关性.方法 将成功建立模型的38只实验兔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均为19只,分别在种植后第14天和21天行DWI检查,并对全部肿瘤标本行HE及PCNA染色.结果 (1)第21天肿瘤实性部分的ADC值(×10-3 mm2/s)均低于第14天(0.77±0.19 vs 1.
动脉型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的治疗近年来备受药物研发领域的关注.前列环素类药物、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和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等虽然能延缓病情,但是仍没有达到治愈PAH的目标.随着对PAH发病机制认识的逐渐深入,一些新的药物与治疗策略的出现将可能使PAH的治疗情况得到改观。
期刊
侵袭性纤维瘤(AF)病的人群发病率为(2~4)×10-6,占所有肿瘤的0.03%,占全部软组织肿瘤的3%.本病是由MacFarlane在1832年首先提出的,好发年龄15~60岁,平均发病年龄30岁,女性多于男性[1],疾病发生没有明显的种族差异。
期刊
临床问题  患者男,93岁,因发热、咳嗽入院,入院时体重66 kg,体重指数24.2 kg/m2;危险因素为高龄、吞咽功能差、胃肠动力差,有反复发生的慢性肺部感染、有已经控制的2型糖尿病和已经调整正常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等慢性疾病。
期刊
尽管有许多关于对流层臭氧随海拔高度对健康不利的研究,但长时间暴露在被臭氧污染的空气中的死亡率仍不确定.最近,美国一项大范围的队列研究揭示了臭氧对心肺疾病尤其是呼吸相关疾病死亡的危险性的潜在作用,其结果刊登在the New Enslans Journal of Medical(NEJM,2009,360:1085-1095)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