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的应用效果与血清学指标观察

来源 :吉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haohuo8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析对乳腺癌患者在医治过程中使用新辅助化疗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对患者血清学肿瘤标记物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2020年6月期间治疗的74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前者使用常规疗法治疗,后者运用新辅助化疗治疗.评价不同化疗方案对患者的疗效及血清预后指标与肿瘤标志物含量的影响.结果:化疗前所有乳腺癌患者血清预后指标[血清骨桥蛋白(OP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与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25(CA125)、癌抗原153(CA153)、癌抗原199(CA199)]等物质含量组间检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发现血清预后指标(OPN、VEGF-C)与肿瘤标记物(CEA、CA125、CA153、CA199)指标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治疗时运用新辅助化疗能够满足高疗效的治疗效果,患者机体肿瘤标记物含量显著改善.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初治患者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3月符合功能性消化不良并Hp阳性的初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阿莫西林1000 mg+呋喃唑酮100 mg+泮托拉唑40 mg,各2次/d,胶体采胶铋150 mg,4次/d,疗程14 d;试验组:双歧杆四联活菌片1.5 g,3次/d,余同对照组.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中上腹痛、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中上腹烧灼感)缓解情况,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免疫球蛋白A(IgA)肾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96例IgA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8例,对照组接受厄贝沙坦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雷公藤多苷治疗,观察两组24 h尿蛋白与肾小球滤过率(eGFR)、肾功能等实验室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前的24 h尿蛋白、肾小球滤过率(eGFR)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24 h尿蛋白低于对照组,eGF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
目的:探讨256排螺旋CT头颈CTA在颈动脉斑块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0例2019年4月~2020年4月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颈部血管彩超、256排螺旋CT头颈动脉血管成像(CTA)及数字血管造影(DSA)检查,统计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价值.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计算两种检查方式诊断颈部血管疾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采用Kappa检验评价其检查结果的一致性.结果:彩超诊断颈部血管疾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分别为92.00%、80.
目的:观察分析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急诊接入的106例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作为课题对象,并将之随机分组对照观察,其中设为常规组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另设为研究组的患者加用胺碘酮.结果:研究组总体疗效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心率、血压、左心室射血分数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胺碘酮,可进一步减缓其心率,降低其
目的:探究分泌性中耳炎实施鼓膜穿刺鼓室加压吸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数字随机法进行分组,将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鼓室灌洗治疗法)和观察组(鼓膜穿刺鼓室加压吸引法),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概率.结果: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7.14%和82.86%,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比较,观察组5.71%,低于对照组2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分泌性中耳炎的
目的:探讨盐酸贝那普利、酒石酸美托洛尔单用与联用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择90例高血压患者为对象,根据用药方案分成贝那普利组、美托洛尔组以及联用组各30例,三组患者根据药品剂量说明连续应用4周后进行评估.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与舒张压变化,观察患者用药期间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失眠等常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三组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美托洛尔组与联用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56,P=0.228>0.05).结论:盐
目的:分析中药汤剂(活血逐瘀方)联合西医疗法(呋塞米片)对乳腺癌(BC)术后上肢水肿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9年6月~2019年12月进行就治的80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呋塞米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活血逐瘀方进行联合治疗,并对两者的治疗效果、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0%,观察组为95.00%;两者在治疗后,患肢周径(轻度、中度以及重度水肿周径)均有所缓解,但观察组BC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
目的:研究布地奈德联合常规抗哮喘治疗对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症状改善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用便利抽样法选取11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按就诊时间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5例应用常规抗哮喘治疗,试验组5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情况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2.73%,比对照组的78.18%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而试验组各项症状消除时间、住院时间及CD8+水平均比对照组更低,CD3+、CD4
目的:探讨研究硬膜外阻滞与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手术恢复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接受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手术治疗的6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32例采用硬膜外阻滞方法镇痛的患者分为研究组,将30例采用腹横肌平面阻滞方法镇痛的患者分为对照组,记录患者手术过程中液体出入量和丙泊酚、舒芬太尼使用量,记录患者补救镇痛情况、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手术之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患者手术之后2h、6h、12h、24h、48h、72h咳嗽和静息时的疼痛程度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将84例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口服倍他乐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稳心颗粒,观察并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后的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能显著改善患者症状,减少室性早搏的发生次数,两组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两组不良反应少.结论:应用稳心颗粒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室性早搏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