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数学教学中要注重改革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thc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现在所培养的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面临着新世纪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挑战。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如何培养学生精神人格和智力相适应,使之成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其根本途径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主体性创新学习。本人在中专连续三年担任数学新课改的教学工作,这是领导对我的信任,也是时代对我的要求,责任促使我无声的做好课改工作。这期间我灰心过,气馁过,但更多更好的是鼓起勇气向前进,三年过去了,我的数学教学进入了一个新天地。
  一、注重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
  我结合各节的数学内容,创设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生活情境,创设富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所有数学知识的学习,都力求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他们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入学习主题,并展开数学探究。从学生所熟悉的情境引入,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收报告作为实例。比如,我在和学生一起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安排一个“猜年龄”的游戏:“请大家把你的年龄乘以4,再减去7,然后叫学生说出所得结果,依次猜出其年龄。”倘若某学生所得结果是45,通过解方程4x-7=45得x=13,即猜出这位学生是13岁。这个游戏对初一学生来说,在老师“猜”对几个学生的年龄后,他们对老师佩服得五体投地,正当他们对老师的“神奇之功”赞不绝口时,老师告诉他们,学了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之后,你们也能猜出人的年龄。这样一来,学生学习兴趣盎然,听课劲头十足。
  二、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空间
  鼓励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学生数学知识和能力的获得是在老师的激励和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内化活动来实现的,要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内化,学生的学习过程,必须是主动获取,主动发展的数学活动化过程。我在教学中注重走近生活,走进自然,走出课本,走出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自我设计,亲自体验,自我评价,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发下周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探索的实质是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观,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能够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主动地获取知识,最终达到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三、在教学中提倡合作学习
  在学生学习数学问题中,小组合作学习是个很好的形式,一道题放在小组中,大家经过讨论进行了有选择性的商议,这时,思维活跃的孩子可以阐述自己的意见,面对面不爱发言的孩子,在小范围内也留给了他表现的空间,给予同桌讲讲,在大家的充分参与下,将数学知识面的结果展示给予全班同学。这时,学生对知识面的思考一过程进行了再现,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数学。在这样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学习体验是快乐的,不同的人会获得不同的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要留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怎么样让孩子在数学上有所发现,有所体验,这就在于他研究知识的过程是否有思考 ,是否经过自己本身积极地探究发现了数学结论。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留给予学生思考 的空间,如,我在处理解方程一节时,可先让学生分组准备一个足球,通过观察足球黑色五边形和白色六边形,就此事实,提出来你的问题,编一编有趣事的应用题,并通过小组讨论后解答。同伴的合作学习,意在通过生生互动,让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了反思,建构起更深层次的理解,听取别人的见解,合理地补充、调整自己的观点,形成描述概念、经历构建方程模型、解方程、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四、把社会作为学习数学的大课堂
  面向新世纪的数学教学理念是“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有用的数学应当为人人所学,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数学教育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如何根据教材的特点,把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让学生活学、活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呢?通过反复思考,我就从课堂教学入手,联系生活实际讲数学,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社会现象,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我创造性地融入一些生活素材,如股票、利息、保险、有偿储蓄、分期付款等方面的数学问题结合教材的教学内容,创设情景,设疑引思,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用品经验收报告作为实例,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识,掌握新本领。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身边处处有数学,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用已掌握的知识来解决自己身边的实际问题,形成“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的模式。
  五、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思考角度出发,产生不同的方法。老师应当鼓励与尊重学生独立思考,尽可能让学生提出各自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引导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选择合适的策略,在活动中人人获得成功的体验,强化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主体地们,突出探索式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材注重问题的探索性,题材的丰富多彩,信息呈现多样化并且有可选择性,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性,答案不唯一等。所有这一切都为了形成学生探索性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六、我们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体验数学
  教学设计要促使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感受到成功的喜悦,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树立坚定的自信心,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了兴趣。“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手脑并用听说写,心中司出始知深”。学习数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体验。教学中,我们不仅要给予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从事思考研究,而且要让学生更多的去反思,去探究发现的过程,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善于认识自己的各种需求、能力、思维品质与策略、态度和行为的反思能力,以及根据反思的结果自学进行自我调控的能力。
  总之,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及时审视自己的教学,调控学生的情绪,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给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和谐发发展空间,师生一起携手探究数学知识。我想,只有这样的教学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才能使学生在不断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树立自信心和体验成功感,使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诸方面同步发展,让数学课堂因课改而不再枯燥,精彩纷呈。
其他文献
近几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在体育教学中不难发现,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成为除了与其固有的身体素质以外,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体育成绩好坏的主要因素。需要是人的思想活动的基本动力,要使学生产生体育的需要,就必须使学生有学习和从事体育的兴趣,因此,加强学生对学校体育的兴趣,也是当前学校体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就当前中学体育的现状来讲,增强学生对学校体育的兴趣,应从这几方面着手:  一﹑认真的组
期刊
随着《数学课程标准》的颁发,新课程理念犹如强劲的东风吹进了校园,走进了师生生活并得到了广大教师和社会的普遍赞同。借着新课改的东风,我力求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把数学变成“有趣的数学”、“现实的数学”、“思考的数学”、“学习者获得不断成功的数学”,我在不断的困惑中反思,在不断的实践中思考。   一、注重自主探索   布鲁纳说过“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索,就没有数学的发展。苏霍母林
期刊
在我国,旧的基础教育越来越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为了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进行高中历史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   1、推行新课程高中历史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原有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存在着许多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旧的高中历史课程是直接导致学生厌学历史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使历史的教学功能大打折扣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课程的实施
期刊
物理学是一切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来源于生活实践又应用于生活实践,对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有时它竟是学生最为恐惧和头疼的课程。经过多方面的调查研究、沟通交流,发现绝大多数的高中学生,在谈到高中学习时,都反映高中的物理是所学科目中最难的。通过对学生学习中存在原因的研究,我总结出解决方案如下,以供大家参考:  一、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学科情感,提高学生的学习情商   首先
期刊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下面就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谈几点体会。  一、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活动水平基本上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因此,小学生是通过对实物、模型及形象性言语的直接感知、对学习材料
期刊
拜读李茂老师编译的《跟布朗先生对话之:乔伊》,笔者却有不同的见解。美国名师、教育家布朗先生的教育观认为: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的包容和爱,即使是那些挑战教师耐心的学生,教师都应爱他们,甚至喜欢他们。笔者以为:对于那些上课爱说话的学生,生活中可以包容,学生毕竟年纪幼小,经过教育可以改变;课堂上决不能纵容,一次说话可以原谅,每节课都爱说话的学生,那就是思想认识上有问题了。学校教育,首先是育人教育,再才是知
期刊
阅读过程是阅读个体的感悟和体验建构的过程,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文本总是存在着某些“空白”和“不确定性”,因而读者阅读鉴赏过程中有着充分的能动性,存在着自由发挥的极大空间;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思想感情、生活经验、文化修养、艺术趣味不同,对作品的理解和鉴赏也不同,存在着主观的差异;其面对文本所使用的方法和表现出的兴趣与深度等也都因人而异,其鉴赏过程和结果也是千差万别的。新课标指出:语文
期刊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而课堂教学效果如何,除教师本身的素质外,则取决于教学设计的优劣,即看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双边活动的构思和安排是否达到最优化。下面就我们的教学体会,谈几点看法。  一、坚持教学目标多元化是前提  教学目标是教学双方积极活动的准绳,是衡量教学质量的尺度。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对教师的教的方式以及学生学的方式起着决定和制约作用。因此,制订教
期刊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老师上课教,下课布置作业;学生上课听,课下做作业,多少年来一贯制。教学改革的热门课题是如何改进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等;特别是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其实数学教学的改革应包括作业的改革,因为作业是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  一、作业布置方面  学生在学习中进行一定的练习是非常必要的,在练习中既巩固了学过的新知识,又在练习中增强了技能,培养了解题
期刊
我个人在初中数学教学多年的实践中体会到,初中数学教学进行分层教学,教学效果比不分层的传统教学要好,初二和初三的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差别会更大,进行分层教学效果会更加显著。以下谈谈我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进行分层教学的一些做法和教学效果:  一、在充分了解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基础上  根据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思维能力水平对学生分开几个层次。并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