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楷模”刘永坦:踏平坎坷成大道

来源 :党员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zhi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白发苍苍的他登台领受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时,刘永坦——这个名字才广为人知。
  刘永坦一生只专注于一种国之重器——新体制雷达的研究。“只要国家有需求,我的前行就没有终点。”85岁的刘永坦说。

从零开始,干了一桩“惊天动地事”


  1990年4月3日,某地雷达实验站。
  时间仿佛在此刻停止。一个红色圆点,出现在一台设备的显示屏上。红色圆点,代表着雷达监测条件下的目标。
  人们开始忙碌起来:记录数据、核对信息、小声交谈或者大声惊呼……目标确认!
  人群中央,那个戴着眼镜、脸晒得黝黑的人热泪纵横。
  他,就是主持这项科研工作的刘永坦。在这片满目荒芜的海岸线上,他带领团队奋战多年,终于使我国新体制雷达实验系统首次实现目标探测!
  新体制雷达能突破传统雷达探测“盲区”发现目标。20世纪80年代初,少数几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牢牢把持着对海探测的信息优势,中国始终难有突破。
  “怕家国难安!怕人民受苦!怕受制于人!”
  1981年从海外留学进修归来后,这“三怕”就重重地压在刘永坦心头。他深知,真正的核心技术,任何国家都不会拱手相让。
  从零开始!45岁的刘永坦义无反顾,向中国的科研“无人区”进军。
  10个月后,团队建起来了,一份20多万字的《新体制雷达的总体方案论证报告》出炉!
  “没有电脑,一页稿纸300字,报告手写了700多页,写废的纸摞在一起就有半米高。”团队首批骨干成员之一、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张宁回忆说,刘永坦带着他们没日没夜地写了几个月,一直写到手指发麻、手腕酸痛,连鸡蛋都握不住。
  一场填补国内空白的开拓性攻坚战正式拉开帷幕。
  当时,雷达实验站的选址位于一片荒芜地带,经费不足,发射机、接收机等模拟系统和操作系统也十分落后。
  选址地远离人烟,科研人员住在四面漏风的简易房子里,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一干就是几个月。
  生活不便,他们经常用冷面包充饥;交通不便,他们顶风冒雨,单程徒步3公里往返驻地和雷达站。
  1989年,新体制雷达实验系统建成,中国人用8年时间,赶完了西方国家二三十年的路。1991年,新体制雷达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刘永坦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他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届院士。
  随后,刘永坦带领团队从实验场转战到应用场,着力解决新体制雷达实验系统的实际应用转化。
  这时,刘永坦已是两院院士,很多人劝他“歇歇吧”“别砸了自己的牌子”,他却坚持:“科研成果不能转化为实际应用,就如同一把没有开刃的宝剑,中看不中用。”
  设计—实验—失败—总结—再实验……刘永坦领着团队进行了更加艰辛的磨炼,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2011年,具有全天时、全天候、远距离探测能力的新体制雷达研制成功,并投入实际应用,攻克了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核心技术。

一生不悔,为祖国“永坦”永不停歇


  美丽的海滩,海鸥不时高亢鸣叫。挺立的雷达天线阵也像这聪明、勇敢的精灵,永不停歇地捕捉着来自远洋的信号。
  在刘永坦看来,它们仿佛早已有了生命,是团队中的“特殊成员”,凝结着很多人毕生的心血和梦想。他常跟人说:“我们团队的特点就是不服输、不低头、不怕别人‘卡脖子’,大胆往前走。”
  这又何尝不是刘永坦自己的人生写照?
  1936年,刘永坦出生于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工程师,母亲是教师。
  他出生后的第二年,发生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父亲给他起名“永坦”,不仅是对他人生平安顺遂的祝愿,也是对国家繁荣昌盛的企盼。
  从南京到武汉,从宜昌到重庆,刘永坦的幼时记忆,充满了飞机扔下的炸弹、被血染红的江水、颠沛流离的逃难……
  到了十一二岁,时局渐稳,刘永坦才有了一张安稳的课桌,开始如饥似渴地学习知识。爱迪生、牛顿等科学家的故事让他看到了一个充满神秘的未知世界。这个少年一会儿想搭梯子上天摘星,一会儿又想下海捉鳖,各种奇思妙想犹如潮涌。
  父亲从不干涉他的志向,只一句话:“科学可以救国。”
  那时他还不知,这种无法言说却令人血脉偾张的感受,就是日后影响他一生的“家国情怀”。
  1953年,刘永坦以优异成绩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后作为预备师资被派往清华大学进修两年。1958年,刘永坦回到哈工大参与组建无线电工程系,挑起教学、科研两摊任务。
  1965年,刘永坦提出并主持了国家“单脉冲延迟接收机”研制的总体设计方案,只可惜,这项科研任务很快被打断,这个醉心于科研的青年插队落户到当时的黑龙江省五常县。
  插队的经历,让他落下了严重的腰病,却也锻造了他坚韧的品格。此后无论顺境逆境、时代变迁,他对科学的求索不变,少时的报国之志不改。
  1979年6月,刘永坦作为国家公派出访的学者,登上了飞往英国的航班。
  那时,在英国埃塞克斯大学、伯明翰大学的雷达技术实验室,中国学生大多做的是科研辅助工作。
  “我是一名中国人,我的成功与否代表着中国新一代知识分子的形象。”刘永坦心里不服,他铆足了劲,在实验室里度过了无数个不眠的日夜。
  他的导师曾三次挽留这位来自中国的学生,因为“其科研成果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很出色”。
  “跟你同期来的中国学生,有的已经同意留在英国了。”最后一次,面对导师的劝说,刘永坦依旧淡淡一笑,微微颔首:“再次感谢您,人各有志。”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如今,耄耋之年的刘永坦,依然没有停下脚步。
  在他的设计推动下,“21世纪的雷达”将在航海、渔业、沿海石油开发、海洋气候预报、海岸经济区发展等领域大显身手,造福于民。

一辈子一件事,始终“燃着一把火”


  从最初的6人发展到30多人,刘永坦在自己的母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建起了一支“雷达铁军”,带出了新体制雷达领域老中青三代人才的“梦之队”。
  他们中很多人,本可以站到讲台上成为教授,却甘愿跟着“坦院士”,扎根在偏僻清冷的海边。
  “他是干將,是帅才,更是父兄。我们敬重他,更不能辜负他。”张宁说,“坦院士”发自内心地深爱着这份事业,关爱着年轻人的成长,每当团队有人科研进步或职称晋升,他都会特别开心。
  唯独对家人,刘永坦有太多说不出的亏欠:到农村插队,妻子毫无怨言相伴相随;长年在外地,妻子一人撑起整个家,不让他分心……
  40年前,他本可以像大多数人一样,选择“更好走的路”:沿着西方既有路线做更容易出成果的研究,或者直接“下海”赚钱。
  可是,他甘坐“冷板凳”,多少单位高薪聘请,都被他一一谢绝。即使在1991年和2015年两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后,他依然低调地奋斗在科研一线。
  2020年8月,刘永坦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800万元奖金全部捐给哈工大,助力学校培养人才。
  今年9月,以他名字命名的本科“永坦班”迎来第一批“00后”新生,这是他寄予厚望的后辈……
  刘永坦却并不在意这些盛誉。“我们那代知识分子都是这样,只想为国家做点事,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需要,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个人的追求。”他说。
  (摘自七一网 七一客户端/新华社)
其他文献
租售同权是当前中国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方向。然而我国在立法方面缺乏对该政策的具体规范,理论界对于租售同权的性质亦存在诸多争议。对租售同权法律属性及其政策意义的准确定位,是正确认识租售同权的体系构造,更好的保护租赁双方的合法权益的前提。理清租售同权的政策意义和法理基础的关系,不仅在理论上有重要意义,而且还可以有助于落实租售同权的地方立法。面对中国庞大的流动人口所面临的现实困境,本篇论文是以落实“租售同
国庆期间,一部《长津湖》打破了中国电影史上多个纪录,更让无数观众“破防”。  长津湖战役发生在朝鲜半岛东北部的盖马高原,是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东线阻击美军向鸭绿江推进的一次极其艰苦的战役。  在这场战役中,志愿军展现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全歼美陆军第7步兵师第31团“北极熊团”,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抗美援朝这场“立国之战”已经过去70多年,为什么这段历史至今
期刊
“所谓礼治就是对传统规则的服膺,生活各方面,人和人的关系,都有着一定的规则……维持礼俗的力量不在身外的权力,而是在身内的良心”  费孝通先生是久负盛名的社会学大家,他的《乡土中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影响了许多人。读《乡土中国》有一种亲切、自然的感受,其中的许多场景对有乡土生活经历的人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乡土中国》文风质朴,像散文一样,与一般高居庙堂之上的学术文字不同,虽有些理论、学说间杂其中,但
期刊
电信诈骗犯罪是诈骗罪在信息时代的新形态,行为人利用手机、网络等通讯设施和新型技术实施诈骗犯罪。该类型犯罪的手段翻新速度快,欺骗性强,属于高智能型犯罪。其给人民群众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的同时,也严重威胁了社会的稳定。近年来司法机关出台了办理电信诈骗案件的司法解释,使电信诈骗犯罪的猖獗势头得到了遏制。然而在司法实践中,由于电信诈骗犯罪具有作案手法隐蔽,诈骗方式方法会隧技术进步不断升级换代的特点。因此,在对该类案件的认定上,还存在有待研究的问题。
  文章通过收集近年来电信诈骗犯罪的相关资料,结合图像和相关数
战士在演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是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军队制定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中的一条,是中国共产党纪律工作的重要原点。唯有守住群众纪律红线,才能永远把党的事业与最广泛的民心牢牢系在一起。一条流传近百年的纪律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向井冈山挺进时,队伍中人员成分还很复杂,少数士兵无组织无纪律。行军途中,有的战士发现了一块红薯地,便抢着挖红薯吃。
期刊
人民视觉  2012年11月15日,这是一个历史性时刻。刚刚当选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与中外记者见面。他代表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向人民庄重承诺:定当不负重托,不辱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党领导人民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完全有理由因此而自豪,但我们自豪而不自满,决不会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党内存在着许多亟待解
期刊
2021年6月25日,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半城镇大王庄党支部30多名党员面对巨幅党旗庄严宣誓、重温入党誓词。视觉中国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在众多解答中,坚持德才兼备、选贤任能的制度优势,无疑是一个重要而耀眼的密码。一  “不发枪、不发炮,就发干部和电报。”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党中央从延安派出大批干部到敌后工作,建立、发展并壮大抗日根据地,发动群众开展敌后游击战,星星之火迅速成为燎原之势。  抗日战争
期刊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新华社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抓思想从严,抓管党从严,抓执纪从严,抓治吏从严,抓作风从严,抓反腐从严,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积聚了强大正能量。  打铁必须自身硬,管党治党一刻不能松懈。2016年10月24日至27日,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面分析党
期刊
油画《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作整风报告》。罗工柳  回溯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一路发展壮大的背后,加强作风建设这条红线,鲜明地彰显出中国共产党的独特优势。作风建设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  百年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总是会以一种巨大的历史自觉,把加强作风建设作为实现新的目标任务的重要保障,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实现大发展大进步。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战争环境下,我们党把作风建设作为安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旗帜鲜明地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两个结合”的提法,出现于党的文献中尚属首次,其重大历史意义、时代价值,其所蕴含的昂扬的、蓬勃的文化自信,我们当深悟之、躬行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  在中华民族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时期,各种主义和思潮都进行过尝试,资本主义道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