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中即刻法质控图前三点分析

来源 :临床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ly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即刻法存在质控图警告点偏多的问题,改进即刻法前两板次的检测条件,使绘制的质控图精准并更具监测意义.方法:ELISA法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HIV Ab)检测,更换新的批号试剂盒时预做两个板次,然后进行常规标本的检测,依据前三板次的质控值绘制ELISA即刻法质控图.绘制20个点后对质控图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分别将去除预做两点和保留预做两点的手工加样与仪器加样两种操作方式绘制的即刻法质控图进行比较,验证ELISA即刻法质控图的影响因素.结果:HBsAg和HIV Ab的检测结果均显示仪器加样与手工加样绘制的去除预做两点的即刻法质控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仪器加样的稳定性均优于手工加样.不去除预做两点的仪器加样与手工加样检测HIV Ab所绘制的即刻法质控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检测HBsAg绘制的质控图仪器加样优于手工加样(P<0.01).结论:仪器加样对检测HBsAg和HIV Ab均较手工法更稳定.预做两点可提高手工加样即刻法质控图的稳定性,减少警告点数量,降低操作方式对质控图造成的系统误差.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自体血回输对外伤性多脏器损伤患者血液流变学、免疫功能、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07-2018-07收治的86例外伤性多脏器损伤患者,按不同输血方法将患者分为观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规定:对于Rh(D)阴性和其他稀有血型者,应采用自身输血、同型输血或配合型输血.Rh(D)阴性血型在我国汉族人群中仅占0.2%~0.4%[1],属于稀有血型,故Rh(D)阴性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飞蝇钓法在现今的钓鱼人群体中被赋予了“高大上”的形象。是因为其技术含量的高深莫测,还是因为大多数人对于飞钓意境的崇拜和向往?作为一种欧美地区
目的:探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ITP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患者年龄、疾病分型及分期、出血评分、治疗方案[包括糖皮质激素、人免疫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ngioimmunoblastic T-cell lymphoma,AITL)是外周T细胞淋巴瘤(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PTCL)的一种少见分型,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和生物学
近年来,随着蛋白酶抑制剂和免疫调节剂、自体干细胞移植等治疗的应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的预后得到了明显改善[1-2],中位生存期从原来的3年延长至5~7年,
ADAMTS13是一种含I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家族第13位成员(adisintegrin-like and metalloprotease with thrombospondin-1 motifs, 13th member of the
目的:调研二尖瓣手术围术期输血现状,探讨影响输血的相关因素,从而加强临床血液管理.方法:收集大连地区3家三甲级医院接受二尖瓣手术患者189例,根据是否输注异体血分为异体输
目的:对长链非编码RNA(lncRNA) 8711-2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其可能参与的生物学过程,并研究其在人脂肪组织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UCSC在线数据库获取lncRNA8711-2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