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习粗心,家长巧妙应对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粗心是小学生的通病,做作业、考试时,明明会做的题,总是莫名其妙地出错,让家长和老师格外头疼。本期,我们邀请教育学博士、学习障碍研究专家魏锦琳女士,与家长朋友们共同探讨解决之道。
  粗心大意非小事
  杜筌慧(7岁男生的妈妈):我儿子是小学一年级新生,最近的几次考试成绩很不理想,只有80多分,在班级里算差的。我以为他没有学会,可是卷子发下来,那些错题他都会做,就是太粗心了。比如,每个段落的第一行要空两格,我教了他无数次,他也晓得,可一考试就忘了。现在我非常焦虑,如果孩子上小学一年级就落后,对他的影响会非常深远。请问,孩子学习粗心是什么导致的?
  李燕南(10岁男生的妈妈):我儿子学习也粗心,考试不知丢了多少分。每次试卷发下来,他都大叫冤枉,因为做错的题都很简单,都是因为他太粗心了。他很聪明,悟性很好,学什么都很快,可就是马大哈,我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学习粗心,莫非是遗传基因不好?他爸爸就是个粗心大意的人,经常丢三落四的。
  主持人:学习粗心,在学生中,尤其在小学生中非常普遍,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很复杂,请魏博士详细分析。
  魏锦琳(教育学博士、学习障碍专家):孩子学习、考试时粗心大意,专业的说法是注意力集中障碍。心理学研究表明,一心是可以二用的,这叫做注意力的分配。例如,老师一边讲课,一边观察学生听讲的情况,学生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等等,都是一心二用的例证。但是,注意力的分配是有条件的,即同时进行的两项活动中,其中必须有一项是十分熟练的。同时进行的几项活动之间的关系也很重要,如果它们之间毫无关系,那么同时做好两件事是有困难的,必然导致粗心。这是孩子学习粗心的根本原因。小学生,尤其是男生,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较弱,学习时很容易被其他事物转移注意力,所以粗心现象较严重。通常情况下,进入初中以后,学习粗心现象会有所好转,但家长不可掉以轻心,因为一旦孩子养成了粗心的习惯,纠正起来会相当困难,严重的可能演变成心理障碍,给学习和生活造成极大困扰。
  另外,导致孩子粗心的原因还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孩子的视觉记忆和辨识能力较弱;第二,家长没有及时纠正孩子的马虎,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了习惯;第三,孩子缺乏责任心,做什么都心不在焉;第四,孩子功课太多,做作业时紧追慢赶,往往丢三落四,忙中出错。
  孩子的注意力在什么环境中最难集中呢?不是学校,而是家庭,因为学校有学习气氛,有校规和课堂纪律,环境中事物的属性较为单纯,而家庭是生活环境,事物属性复杂,很难要求孩子专心致志地学习。比如,孩子在做作业时,如果父母看电视,孩子就会受到声音的影响;如果妈妈一会儿送牛奶,一会儿送水果,孩子也会被打扰。所以,许多教育专家都强调家庭气氛的重要性。最好的家庭气氛是父母和孩子一起学习,学习的时候家里像图书馆一样安静,孩子自然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当孩子养成了安心做作业的好习惯,上课就会专心听讲,考试则会聚精会神。
  主持人:建议大家都反省一下,家庭气氛是否适合孩子集中注意力?是否对孩子的粗心大意听之任之?是否注意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学习不可太疲劳
  董月升(11岁女生的妈妈):我对魏博士刚才讲的第四个原因感触特别深。现在的小学生学习压力太大了,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作业,周末的作业量更大。教育部门查得紧,老师就给家长布置作业,要么就是留网络作业,花样百出。作业做不完,孩子哪能细心?萝卜快了不洗泥,要不哪有时间玩耍,哪有时间睡觉?
  冯志亮(12岁男生的爸爸):我儿子明年小升初,想进重点中学必须下一番苦功夫。每天,他除了做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还要做补习班的作业,通常到半夜12点才能做完。我儿子比较听话,学习不叫苦,但我发现他的作业质量不高,作业前半部分还不错,后半部分字迹就潦草起来,错别字很多。想必这也是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造成的吧?
  魏锦琳:心理学认为,疲劳是由于长时间持续活动,导致学习能力减弱、效率降低、错误率增加的心理状态。疲劳不能消除,粗心问题就难以纠正。若适当休息,疲劳得以消除,学习引擎再度启动,恢复效率,粗心问题便能解决。
  主持人:孩子学习,重要的不是时间长短,而是效率高低。要保证学习高效,就要学会休息,做到劳逸结合。这是家庭教育的大学问。
  冯志亮:是啊,贪玩是孩子的天性,遏制不好,放纵更不好,如何拿捏好分寸,确实是个难题。
  魏锦琳:劳逸结合自然是家庭教育的原则大法,但过于笼统,必须结合孩子的性格特点和年龄特点,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才有效。其实,对小学生来说,因为课程较简单,实用性较强,家长不必把“劳”“逸”分得太清。比如,许多游戏要用到数学原理,还有一些游戏要求孩子口头表达,玩这些游戏,孩子既放松了紧绷的神经,又不知不觉复习了功课,寓教于乐,家长何不多陪孩子玩玩?
  对于功课较多的孩子,家长监督时不要逼孩子,要讲究方法。比如,“化时为量”就是一个好办法。家长不要说“做1小时作业才能去看电视”,而要说“做对5道题就可能去看电视”。孩子的劲儿就来了,从“必须忍耐1小时”的消极状态,转变为“快把作业做完”的积极状态。这种积极状态能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不知不觉中克服了粗心的毛病。
  注重培养专注力
  赵子乾(12岁男生的爸爸):“化时为量”的办法很巧妙,今晚回家就试试。魏博士还有什么高招儿,望不吝赐教。
  魏锦琳:孩子学习粗心,父母不可太焦虑,要保持宽容的心态,对孩子耐心一点,慢慢想办法,不要过多批评孩子,更不要期望一蹴而就地解决问题。要知道,孩子细心的好习惯是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养成的。以下是我的经验,与大家分享:
  第一,给孩子准备一个错题本。当孩子因粗心而做错作业时,不妨让孩子在错题本上把错误记录下来,同他一起分析做错的原因,并找出规律。这种方法对于提高孩子认识粗心大意的危害,提高改正粗心缺点的自觉性很有好处。
其他文献
修文古名龙场,地处贵州中部,因王阳明龙场悟道、创立心学体系而蜚声。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王阳明曾在贵州参学悟道,贵州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有独特优势,希望继续深入探索、深入挖掘,创造出新的经验。”为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修文县创办“重德修文”大讲堂,大力倡导阳明文化深厚的时代价值,凝聚精神力量,引领道德风尚。  修文县将“重德修文”
高中数学是一门相对枯燥抽象,与实际生活联系不紧密的学科,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数学是根难啃又没味道的骨头。下面就我在多年教学实践中的感悟与同仁分享。  1.让学生学会预习  课前预习是十分必要的,不少学生不注意预习。预习有三大好处:(1)可以对新课有大致了解,有准备地接受知识,特别是在预习中发现的疑难问题可以在听课中加以重视,容易化解难点;(2)便于做笔记,通过预习可以了解哪些内容已在课本中,哪些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