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载“太虚”与“气”之关系研究

来源 :科学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zt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张载提出“太虚即气”,关于“太虚”与“气”的关系,学界有三派观点。陈来、杨立华等认为“太虚”就是“气”,这种解释很好地说明了“太虚”与“气”之间的关系;汤勤福认为“太虚即气”实际上是“太虚非气”,这没有很好地说明“太虚”与“气”的关系;牟宗三认为“太虚”与“气”相即不离,但这种解释会与张载的文本冲突。
  关键词:太虚;气;相即不离;太虚非气
  一、太虚就是气
  陈来、杨立华等学者认为,太虚与气的关系为“太虚即气”。太虚、气、以及世间万物都是同一实体之不同的状态。
  陈来主张,太虚与气以及万物都是同一实体的不同状态。张载提到,“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1]7。这说明了,一方面气在聚为万物时的任何有形、有规定的状态都只是暂时性的;另一方面,在我们所处的整个宇宙中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虚空,虚空只是一种非常稀薄的气,这种气我们无法直接感知到它,所以“无形无状的太虚实质上是气的本来存在状态”[2]46-47。由此,太虚就是气。
  杨立华赞同张岱年的解释,他也认为“太虚即气”。“太虚无形,气之本体”,说明了太虚本来是无形的,而这就是气的本来的存在状态;“其聚其散,变化之客行尔”[1]7表明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存在只不过是气的不同存在形态而已。因此杨立华认为太虚就是气的本来状态,是无形的状态,聚起来就是有形的状态[3]129。太虚、气、万物是相互作用和转化过程中的不同形态和体段,是确凿无疑的[6]16。
  综上,陈来、杨立华等学者认为太虚就是气,气的本质的存在状态就是无形的太虚,这是一种真实的存在。气聚使万物的呈现成为可能,气的分散则意味着万事万物回归于太虚的本质。气必然要凝聚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为太虚。有学者认为太虚和气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认为“太虚是气”无法与张载原意吻合[7]53。
  二、太虚非气
  湯勤福认为,太虚蕴含气,但太虚本身不是气。太虚与气分属两个层次,太虚是最高层次的概念,而气是次一层次的概念[7]53。
  气之聚散于太虚,犹冰凝释于水,知太虚即气,则无无。故圣人语性与天道之极,尽于参伍之神变易而已。诸子浅妄,有有无之分,非穷理之学也。[1]12
  汤勤福认为这里的文本可以非常清晰地将“气”与“太虚”这两个概念区分开来。气凝聚或消散于太虚中,就好比冰凝结或融化于水中一样。“知太虚即气,则无无”是指懂得太虚就是由气构成的,也就懂得不存在“无”,因而太虚含气则为有。所以,尽管“太虚”处在一种“虚”的形态中,但是它并不是空,更不能是无。张载还有一些其他的文本“也体现出他确实是将‘太虚’与‘气’作为两个概念来讨论的”[7]53。
  太虚无体,则无以验其迁动于外也。[1]11这句话说明了“太虚”虽然没有形态,但它不能离开“气”。其中的“太虚无体”就是指太虚没有形态,所以我们不能检验其它是否有动静之态。但是在张载关于气的阐述中,“气”是有动与静、刚与柔、阴与阳之态的。如果把“太虚”与“气”等同,那么张载的上述观点就变成了“‘气’无体,则无以验其迁动于外也”,这明显与张载认为“气”有动静、刚柔、阴阳的说法不符。因此,“太虚”与“气”是绝对不能够等同的。但是,“‘太虚’无形体、无动静、无刚柔,并不是说它是‘虚’是‘无’,恰恰相反,‘太虚不能无气’”[7]55。
  总之,汤勤福主张太虚与气之间的关系是“太虚非气”。因为从张载的一些文本看来,太虚与气是确实两个不同的概念,这是由于它们处于不同的层次。
  三、太虚与气相即不离
  牟宗三认为太虚与气之间的关系是:“太虚即气”即“太虚不能无气”[4]395,也就是太虚与气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在他看来,太虚即气应为“虚体即气”,或清通之神即气。虚体即气也就是整个虚体全部是用,“就用言,体在用”。掌握太虚即气的核心在于,“即”是不可分离之“即”。“虚体即气中的‘即’是圆融之‘即’,不离之‘即’”[4]396,“而不能解释为等同意义的‘是’”[5]89,因此“太虚即气”就是“太虚不能无气”[4]395,所以,二者之间的关系就是太虚与气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杨立华认为,牟宗三的解释是误读,如果张载哲学中的虚与气是相即不离的关系,那也就意味着太虚没有气和万物之外的独立存在,换言之,太虚不是气的聚散过程中的阶段。然而,这明显与《正蒙》里与太虚有关的文本不相符合。在张载的气本论体系中,太虚、气、万物是同时并存,并持恒地相互作用和转化的。由于太虚之气与“蒸郁凝聚”之气总是并存的,所以要强调“太虚不能无气”[6]16。
  杨立华提到,太虚就是日月星辰的背景,由于看不见太虚的形状,所以不知道太虚是运动的,所以太虚和万物、大地、日月星辰是同时存在的,因而他们不是相即不离的。[6]130
  结语
  张载提出“太虚即气”以辟佛老,将“有”与“无”、“体”与“用”统一起来。关于太虚与气的关系,学界大致形成了三派观点。牟宗三认为“太虚与气相即不离”,但这种解释会与张载的一些文本冲突,这是对张载“太虚即气”的误读。汤勤福为解决“太虚”与“气”的关系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但是其内部也有缺陷,他一方面批评先前的学者对“太虚与气相即不离”的解释,一方面又用“虚不离气”来论证太虚非气。而且汤勤福也提到“张载对太虚与气的论断存在缺陷”[7]57,“太虚非气”无法很好地解释“太虚”与“气”的关系。笔者赞同陈来、杨立华等学者的观点,认为“太虚”就是“气”。“太虚即气”之“气”最具有实在性,同时又是精神性的存在,但这并非自相矛盾,它们是同一实体从形式到质料的不同状态。
  参考文献
  [1]张载.张载集[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78.
  [2]陈来.宋明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杨立华.宋明理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4]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册[M].吴兴文编,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5.
  [5]邸利平.牟宗三对张载“太虚即气”的诠释[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 38(03).
  [6]杨立华.“隐显与有无:再论张载哲学中的虚气问题”[J].中国哲学史,2020,(04).
  [7]汤勤福.张载太虚非气:“太虚”与“气”关系新说[J].南开学报,2000,(03).
  [8]米文科.王船山对张载“太虚即气”的诠释及其意义[J].船山学刊,2010, (02).
  [9]曾振宇.张载气论哲学论纲[J].山东大学学报,2001,(02).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唐思浩(1996—),男,湖南长沙人,西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德国古典哲学、伦理学。魏亚杰(2000—),男,河北邯郸人,西北师范大学哲学学院2018级本科生。
其他文献
摘要:建国初期,我国的卫生防疫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一系列成功的卫生防疫实践,并初步建立起了一整套卫生防疫机制,极大地改变了旧中国医疗水平低下、疫病横行的情况,病有所医取代了过去无医无药的困境。中共在领导卫生防疫工作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对于我们今天的卫生防疫工作仍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卫生防疫;实践;启示  卫生防疫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
期刊
摘要:本文阐述了选拔培养干部的意义和作用,培养选拔优秀干部,历来是我们党的一项战略任务,集团在选人用人上要实现"四个观念的转变,本文通过对探索选拔培养干部的环节及有关问题的思考,从理论上梳理当前在干部选拔和干部任用方面的一些新探索与新尝试。  关键词:干部选拔;干部培养;问题思考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选拔培养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轨道交通事业蓬勃建设的需要,是轨道交通集团建设分公司激
期刊
摘要:档案宣传一直是让全民档案意识增强的重要手段,而专题片就是一种既直观又形象的宣传方式。  关键词:新农村档案;专题片  宁阳县档案馆大力抓好对农村档案工作的宣传,我县农村档案工作可谓蒸蒸日上,全广角达标。我们制作的《风劲正是扬帆时科学发展谋新篇——新农村档案工作发展纪实》专题片起到了详细直观的宣传作用,该宣传片从文稿的编写、摄录像和编辑,为我县农村档案工作提升了亮点,新闻媒介的宣传力度总是占有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数字环境及公众需求发生了急剧变化,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数字福建”建设令全国瞩目,本文通过分析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的现状及出现的问题,挖掘基层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的不足,探索基层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新模式,尝试提出一些对策措施,以期推动基层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  关鍵词: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福建省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文化建设
期刊
现代农业的发展已经不再是局限在自然环境中,是通过现代化的农业技术的应用来实现的。本文通过对推广农业技术对提升农业种植业的作用进行探究,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增加农民的收入,还能促进农业种植业的发展。  本文通过推广农业技术,来有效的提升农业种植业,从而能够促进农业种植业的发展,并且同时能够增加农民的收入,为振兴农村经济,建设新农村提供理论方面的支持。所以说,农业技术推广对农业种植业具有重要的作用。
期刊
摘要:红歌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经历了国民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这四个时期人们创作了大量的红色歌曲。而不同时期的红歌有着不同的历史使命和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中国共产党通过这些歌曲对军民进行了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红歌;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红歌是中华
期刊
一、区位资源得天独厚  园区所地处辽河下游三角洲中心地带、辽河入海口,属新生代沉积盆地,境内沼泽河滩坑塘星罗棋布,大小河流交错纵横,苇塘数百万亩连片,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干冷同期、温度适宜、光照充裕。常年平均气温为10.5℃,年降水量650毫米,日照时数2700小时,气候相对较为温暖,土壤偏碱、昼夜温差大,无霜期长,适宜的气候、资源及沿海地理优势,有利于水稻等农作物的营养
期刊
摘要:体育作为促进健康有效的手段已被普遍认同,相关的研究也已成为学界关注。当前,关于体育健康促进研究主体涵盖了儿童、青少年、中年以及老年四个阶段。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梳理了我国体育与健康促进文献,審视了相关研究的发展态势。基于此,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实证研究方法运用,联合多学科领域学者合作,以及进一步提升体育健康促进对策的适用性与针对性。  关键词:体育;健康促进;研究主体  近年来,伴随“健康中国
期刊
摘要:提升基层党支部组织力,是推进党的建设工作水平全面提升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要载体。本文在分析当前国企基层党支部组织力存在问题与不足的基础上,就进一步提升国企基层党支部组织力,提出了应从强化组织领导、完善组织体系、夯实基层基础、坚持融合共进、注重组织关怀等几个方面入手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国有企业;基层党支部;组织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要以提升
期刊
摘要:文化的竞争优势是独特的、难以模仿的,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为了获取持续性的竞争优势,越来越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本文分析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针对当前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企业文化建设的系统化思路以及具体的企业文化落地方法。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系统化思路、落地方法  一、引言  关于企业的竞争力,人们往往想到的是创新能力、研发实力、营销策略、人才队伍等等,而实际上,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