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中医支招防暑清凉

来源 :祝您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aofengkob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走出防中暑误区
  不少人认为藿香正气水是解暑特效药,这是一個误区。藿香正气水是传统中医药的经典老方,主要成分为藿香、苍术、陈皮、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等十味中药,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夏季感冒、胃肠型感冒、急性胃肠炎、消化不良等疾病。
  中暑是因为暑热内侵,以高热、大量出汗、疲倦乏力为主要表现,严重的可出现虚脱。治疗应以清热泻火、养阴解暑为主。而藿香正气类制剂具有辛温解表、散寒、除湿的功效,属于温热药,根本不能用于防暑。主要适用于夏秋季节因贪凉、贪食冷饮所致的风寒感冒伴胃肠症状者,或急性胃肠炎初起见有恶寒发热、头痛等表症者。此外,藿香正气水毕竟属于药物,而且还有酒精成分,用药前最好咨询医生,保证用药安全。
  ◎ 中暑也有阴阳之分
  中医认为夏季中暑其实有阴阳之分,二者截然不同。
  “阳暑”,即大家普通认知的中暑,为炎热天气下活动量大、出汗多以致热毒伤阴,多表现为头痛烦躁、肌体大热、大渴大汗、脉浮气喘等证。其治疗需要清热养阴,食疗建议多食西瓜、喝绿豆汤等。对高热、昏厥的重症中暑(热射病),应送至医院进行补液治疗。
  “阴暑”,在现代都市发生较多。主要是因为在暑天遭受了外寒或者内寒,比如贪图空调而受风寒、外出被雨水淋湿、贪食冷饮而脾胃湿寒等,表现为发热头痛、无汗恶寒、肢体酸痛,或兼有呕吐、泻痢、腹痛等症。阴暑的治疗需要辛温开散,此时使用藿香正气水就很合适。
  ◎ 防暑降温秘籍
  暑天气候炎热,可选以下纯中药“消暑良方”,居家易行,副作用甚微。
  1.汤茶避暑方:紫苏叶30克(鲜)、藿香叶30克(鲜)、甘草3克。大火煎,沸1~2分钟即可,以汤代茶。可发表散寒、理气宽中、化痰止咳。有健脾补中,化湿清暑的功效。适用于伏天,暑热受寒的中老年和儿童。
  2.防暑成方:家中可备些藿香正气丸、香薷丸、清暑益气丸等中成药。这些成方主要的成分是藿香、香薷、扁豆、陈皮、茯苓、木瓜、滑石、甘草等。三伏天是暑湿当令,这些中药方剂对于治疗暑湿感冒、吐泻比较有效。
  3.清热解暑食物
  西瓜:中医称之天生“白虎汤”。可清热解毒、除烦止渴利尿,特别适合从事露天工作或在室内高温环境下工作的人。
  绿豆:具有清热解暑、止渴利尿的功效。
  黄瓜:气味甘寒,能清热利水。有补水清腐、利水清暑作用。
  冬瓜:解渴消暑、利尿。
  苦瓜:味苦、性寒冷,能清热泻火。苦瓜的微苦滋味,吃后能刺激人体唾液、胃液分泌,增加食欲。
  丝瓜:有清热解暑利肠的功效。
  盐开水:中医称白开水是百药之王,喝白开水时最好加些盐。盐,味咸入肾,肾主水。多喝些盐开水,能达到补肾保津、防暑的功效。
  茶水:夏季出汗多,体内的钾容易随汗水排出,茶叶含钾较多,约占其比重的1.5%。温度适宜的茶水应该是夏季首选饮品。
其他文献
鸟,是大自然里的精灵。养鸟,乐趣丛生,怡养身心。女儿在阳台上养了两只虎皮鹦鹉。每天一早,一阵阵清脆的叫声穿过客厅直入卧室,令人身心愉悦。  我家阳台上一些盆栽的花儿,四季竞相开放,加之两只小鹦鹉活跃其间,不绝于耳的鸣唱,让原本寂寞的阳台常常鸟语花香。  两只小鹦鹉,女儿给黄色的取名“小黄”,给青色的取名“小青”。养的时间长了,鹦鹉自然通了人性,我的手伸进笼子,它们就争先恐后挤进手心,一双机灵的小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