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英勇勋章》的生态解读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g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红色英勇勋章》是美国文学奇才斯蒂芬·克莱恩的力作。本文从生态批评的视角对小说进行研究,认为克莱恩在该作中对传统战争的意义进行了解构,把战争与工业机械化进行了类比,揭示了战争对人类生态环境的破坏,表达了他对资本主义机械文明的批判和对和谐生态的向往。
  关键词:《红色英勇勋章》 斯蒂芬·克莱恩 生态批评 机械文明 生态和谐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生态批评是20世纪80年代滥觞于西方学界的一种文学研究方法,是“关于文学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的研究”,是“一种在对环境负责的精神中探讨文学与自然环境之关系的批评”,“生态批评,是借用现代生态学观点,从生态视野观察文化和文学艺术的一种批评,是探讨文学艺术乃至整个文化与自然、社会及人的精神状态的关系的批评。”“作为作家,斯蒂芬·克莱恩的地位也许稍逊于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作家克里斯托弗·马洛或浪漫诗人约翰·济慈,但他却与他们一道,在世界文坛共享不足三十年短暂生命所带来的永久辉煌。”约翰·J·迈克多曼认为:“克莱恩以一种既令人信服又非常生动的方式描写人类状况,人类的行为,人际关系和人类生存环境……”。艾里斯·拉尔夫认为:“克莱恩在小说(《红色英勇勋章》)中对环境语言的评价给我们提供一种生态的思考。”基于以上评论,本文试从生态批评的视角对小说进行细读研究,挖掘小说的生态文化意蕴。
  一
  哈罗德·布鲁姆认为,“克莱恩对战争幻觉的精确理解可以与托尔斯泰相媲美。”在《红色英勇勋章》中,亨利·弗莱明在参战前对战争充满了美好的幻想,他幻想自己能够成为保护人类和平的英雄,幻想自己能够出人头地。但克莱恩却让弗莱明逐渐认识到战争不过是玩马戏似的游戏,是吞噬人类生命的妖魔。弗莱明的内心产生了一种对战争的恐惧。当他看到其他战士逃跑时,他再也无法控制自己,夺荒而逃。可是,富有讽刺意义的是,弗莱明却在逃跑中受伤而成为了所谓的英雄。最终,他不得不去为了这个虚伪的英雄称号而疯狂拼杀。通过揭示弗莱明的内心变化,克莱恩解构和颠覆了战争的意义:并不是所有的战争都能使人变成英雄,并不是所有的战争都是为了人类的和平。方成指出:“战争不过是给暴力与屠杀抹上一层美丽的光环而已;传统意义中的所谓英雄主义不过是一种毫无意义的宣传。”沃尔卡特指出:“弗莱明的错觉非常形象而又隐隐约约地展示了战争是一个疯狂怪异和荒诞破碎的世界。在战场上,军事行动盲目而狂乱,军事指挥官自私而无情,战争的目标残忍而野蛮。”艾米·卡普兰认为:“亨利从当地充满田园风光的家乡来到到一个扩张的工业化军队,这种转变与重新评价19世纪晚期美国内战所采用的文化路径是一致的,即从一个两败俱伤的地方冲突变成了一个国际性的战争模式。”申丹认为,克莱恩“替换了敌人的概念,颠覆了主人公的尊严,解构了战争的意义”。唐纳德·皮泽尔认为:“他小说中建构起来的战争景观提供了一种非常适合我们来考察19世纪90年代国际战争局势的透镜。”霍布森甚至认为克莱恩揭示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沙文主义、帝国主义”趋向。
  方成还指出:“这种关于战争意义的启示不应仅仅局限于对战争的阐释,更应该体现到对当时美国社会生活的阐释中”。克莱恩自己也曾说过,“战争就是生活。”我国学者杨金才认为,“《红色英勇勋章》不是一部简单的战争小说,它涉及文化和政治活动、对战争的重新阐释、对军事行为的再评价。”在《红色英勇勋章》中,斯蒂芬·克莱恩把战争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机械化进行类比。他认为,破坏人类和平和谐生态环境的不仅仅是看得见的战争,还有资本主义的机械文明。他在小说中多处把战争与工业机械文明进行类比。例如:“他面目肮脏,汗水淋淋,就像铸造厂的劳工。”又如:“青年边跑边可怜他们,墨守成规的傻瓜!机械似的傻瓜。”“战争好比一架巨大而吓人的机器,嘎嘎地转”、“这些人伤痕累累的身体明确证实了那架将他们搅进去的真正机器多么可怕。”“战争熔炉般的喧嚣越来越响,眼前巨大的云雾越飘越高,噪音也越发近了。”“它就是一架生产小玩意儿的机械装置,可以制造胜利。”“往日激流的河床堵上了许多马尸和战争机器的碎片。”“对置身其中的人来说,这声音应属于宇宙,这是巨型机器咚咚的撞击,是小星球之间发生的争端。”
  二
  作为斯蒂芬·克莱恩的代表作,《红色英勇勋章》在写作手法上一反美化战争的浪漫主义传统,真实再现了战争对人心理的巨大影响,暴露出战争原本荒诞不经的实质。在作品中,克莱恩没有花太多的笔墨描写战争的真实拼杀搏斗。相反,他重点揭示了战争对人类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所造成的无情戕害。首先,克莱恩揭示了战争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在小说中,克莱恩非常巧妙地运用印象主义创作手法真实生动地揭示了战争是如何破坏人类生态环境的。例如,克莱恩在小说中大量使用颜色形容词,把战争造成的硝烟弥漫与大自然的柔和宁静进行对比,把战场上血淋淋的红色与大自然的天然绿色进行鲜明的对比,揭示了战争对大自然的破坏和战争的残酷性。以红色为例,它是文中最鲜明、最突出的色彩。而在小说中,克莱恩则以红色来渲染战争的血腥和勇气。主人公亨利·弗莱明认为,“伤痕遍体的人们特别快乐。但愿自己也有个伤口,有块红色英勇勋章。”夜晚,军中旺盛的营火将士兵们的脸映得通红,而这红色的火焰暗示着潜藏在群体中的生命与活力。再如,当亨利·弗莱明听到行军部队的“红色鼓噪声”时,他决定循着正在战斗的“红色的喧嚣”方向奔去。在作者看来,战争是“红色的野兽”,长着“红色的翅膀”,发起“红色的攻击”。小说中反复出现的红色,象征着充满血腥的战争场面;其次,克莱恩在小说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来揭示战争对人类自然环境的破坏,例如,克莱恩把战士们射向树枝、树叶的子弹比喻为无数把正在砍伐森林的斧头,揭示了战争就像无数把无情的斧头把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大肆地破坏;他还在小说中把战争比喻为“制造尸体的机器”、“吃人的妖魔”,揭示了战争对人类社会生态的破坏。战争导致人们背井离乡,老无所养,幼无所托。在小说中,青年亨利·弗莱明的背井离乡给他的母亲造成了极大的痛苦。当亨利报名成功回来后发现他母亲蒙受创伤的面庞流下了伤心的泪水。战场上另一位战士坦白地说出了自己害怕被打死的原因,因为他家里还有一群小孩子需要他去养活和照顾,还有老母亲需要他去赡养,可是他却不得不冒着生命危险来到战场,来成就所谓的英雄梦想。这些都足以证明战争给战士们及其家属造成的精神创伤。小说中多处对尸体的描写证明了这些人的死亡是无辜的、毫无意义的,战争造成无数人毫无价值地丢失了生命。不仅如此,战争还破坏了人际之间的和谐。战士们抱着很高的希望前来参战,可是部队一直没有前进,也根本看不到真正的搏斗。只有一些士兵出于无聊误传进攻的消息,造成士兵之间的打架斗殴;部队里军官们不是瞎指挥,就是任意打骂普通战士,造成军队一片混乱;最后,战争还破坏了人类的精神生态。战士们参加战争,都是因为想在战场上立功建勋。可是,他们一直没有亲自参加真正的战争。无休无止的等待、士兵之间的相互猜疑、官兵之间的相互埋怨,使战士们度日如年,日夜煎熬。一旦卷入所谓的真正战斗,他们便无法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惧。克莱恩描绘了弗莱明的内心痛苦:弗莱明不敢公开自己的想法,因为担心遭到伙伴们的嘲笑。在一次逃跑过程中,他意外被人撞伤,获得一块血红的伤口,结果受到同伴的各种优待和赞美。但亨利却不敢公开这个意外受伤的真相。最后,他只能硬着头皮在战场上疯狂地搏杀。然而,他始终没有明白,他为什么要打仗?打仗是为了谁?这场战争有什么意义?克莱恩巧妙地揭示了战争对人类精神与心灵造成的极大伤害。
  三
  人们通常认为,克莱恩是一个环境悲观论者。因为他的许多小说都揭示了人类在自然或者社会环境中的孤立无援。作为一个自然主义作家,克莱恩很客观地描绘了自然对人类的冷漠和社会环境的残酷。但是,他并没有否认人与自然沟通的可能性。帕特里克·K·杜利评价说:
  “克莱恩对人类行为的态度是随着他在一个开放的、自然的境遇中而逐渐发展变化的……人类或者其它任何物种的个体既没有得到自然的帮助,也没有被阻止,自然对结果是中性的、没有偏见的。”
  在《红色英勇勋章》中,克莱恩在揭示战争对人类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的同时,也通过青年亨利·弗莱明的内心感受,表达了他本人对和谐生态的期盼。在痛苦的战场上,亨利·弗莱明总是追忆美好的田园生活。例如,在第二章中,亨利·弗莱明躺在草地上,在这种被自然的温柔安慰中,他开始向往回到温馨的故乡,想起家乡的有趣事儿,觉得当兵真是一种错误。又如在第十二章中,亨利·弗莱明又回忆起在家时与母亲和伙伴和谐融洽的生活情景。克莱恩花了较多的笔墨来揭示战争对人类生态环境的破坏,是为了提醒人们,战争是没有意义的。而比战争更可怕的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机械文明,它将像战争一样无情地摧毁人类美好的生存环境。克莱恩对人类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充满信心。在小说结尾处,克莱恩写道:
  “青年笑了,因为他发现这世界是为他创造的,尽管许多人发现它是由咒骂与鬼混组成。他已摆脱了战争血腥的恶心,狂暴的恶魔已成往事。……如今他转而以情人的焦渴向往着静谧的天空、新鲜的草地、清凉的小溪——温柔而永久和平的生活。”
  帕特里克·K·杜利指出:“以非常明显而有效的方式,克莱恩证明了自然是适意的、可以为人类服务的。”“克莱恩认为,人类建构的世界充满了奇思怪想,而在自然世界中的许多事情似乎有规律和弹性空间足以证明人类行为的重要性。”总之,在这部小说中,克莱恩对战争的意义进行了颠覆和解构,把战争和机械文明进行了类比,控诉了战争与机械文明对人类生态环境的破坏,表达了对和谐生态与和平生存环境的期待。
  
   注:本文系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文化批评视角下的斯蒂芬·克莱恩小说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WGW1114。
  
  
   参考文献:
   [1] Cheryll Glotfelty&Harold Fromm,The Ecocriticism Reader:Landmarks in Literary Ecology,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1996,p.xviii.
   [2] Phillips,Dana.Ecocriticism,Literary theory,and the truth of ecology.New Literary History,Summer1999,30(3):524.
   [3] 刘文良:《生态批判的范畴与方法研究》,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4] 斯蒂芬·克莱恩,黄建人译:《红色英勇勋章》,漓江出版社,1996年版。
   [5] Patrick K.Dooley.The Pluralistic Philosophy of Stephen Crane. Urbana and Chicago: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993,pxi,p61,p58,p59.
   [6] Iris Ralph.“An Ecocritical Study of Williams Carlos Williams,James Agee,and Stephen Crane.”[D] Austin:The University of Texas in Austin,2005,p14.
   [7] Harold Bloom.Modern Critical Views:Stephen Crane.New York,NewHaven and Philadephia:Chelsea House Publishers,1987,p4.
   [8] 方成:《美国自然主义文学传统的文化建构与价值传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9] Charles C.Walcutt.American Literary Naturalism:A Divided Stream.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72,p82.
   [10] Pizer,Donald.The Red Badge of courage:An Authorative Text,Backgrounds and Sources,criticism,Thrid Edition.Tulane University,1994,p281,p290,p290-291.
   [11] 申丹:《“整体细读”与深层意义——克莱恩“一个战争片段”的重新阐释》,《外国文学研究》,2007年第2期。
   [12] 杨金才:《评〈红色英勇勋章〉中的战争意识》,《外国文学评论》,1999年第4期。
  
   作者简介:
   贺一舟,男,1970—,湖南衡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美小说,工作单位:新余学院。
   刘斌贤,男,1968—,江西新余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比较文学,工作单位:新余学院。
其他文献
自然界的九月并非百花竞放时节,但今年的九月,却是红木产业的鲜花季。尤其是下半个月,更是斑斓多彩。看看我这半个月的行程,就非常说明问题。我和业内的几位专家简直象赶场子
1863年1月10日,世界上第一条地铁在英国伦敦正式运行,当天即有4万名乘客搭乘该条线路。2010年9月27日,沈阳地铁1号线正式运营,这是东北第一条城市地铁,与世界上第一条地铁开
超过八成的肿瘤患者服用双灵固本散在上海、江苏乃至全国的肿瘤病人及家属中,不知道双灵固本散的几乎没有。谈起双灵固本散,上海江苏等不少知名药店,也常常会为它所创造的销
结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患者以中年以上的人群为主,41-5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但也有5%的患者为30岁以下的年轻人。结肠癌发病原因尚未十分明确,但有些病如家属性息
1965年7月1日,北京地下铁道一期工程正式举行开工典礼,中国地铁建设迈出了令国人振奋的一步。经过4年零3个月的建设,1969年10月,中国第一条地铁基本建成通车。此后又经过41年
我国通过大量流行病学调查已一再发现饮水污染与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据20世纪70~80年代的调查,在肝癌高发区如江苏省启东县和海门县、上海的南汇县、广西省扶绥县等均提示饮
作为被历史称之为“老三届”的“知青”中的一员,我和许多同代人一样,在早年的读书记忆中,数《牛虻》一书的影响最大。我打小体弱多病,加上大饥荒的饿、“文革”的怕,身心都
2014年2月14日,云南通用机场股份有限公司携手云南罗平旅游局倾力打造的全新旅游产品——云南罗平航空房车国际露营地正式运营。这是中国第一家通用航空与房车露营地完美结合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有40%的癌症可以通过运动、健康饮食、不吸烟等健康生活方式进行预防。随着一些不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都市人口越来越多,人们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随之
认知乳腺癌人体内的多数正常细胞每天都在稳定而均步地分裂增殖,以替代那些老的或受损伤的细胞,维持人体的各方面功能。但当外界的一些因素发生改变,导致细胞分裂或繁殖加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