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语言的美学特征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l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71
  作为小学基础教育课程中的音乐教育,相对于其他一些学科而言,其内容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模糊性,需要教师的言传身教,学生的反复体会和琢磨,才能理解和掌握。音乐教师良好的语言表达,将会像音乐作品的美一样,给学生以艺术的享受和美的启迪。这是一种无形的艺术教育,也将对音乐教师本身的师德修养、音乐素质的不断提高,以及自身对文学内涵的不断加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音乐教师只有具备了这些综合素质,才有可能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情感的语言,丰富的教学手段,使课堂充满感情色彩,富于艺术性和感染力,使语言美与音乐美达到完善和谐的统一。在音乐教学中,除音乐本身具有的音响语言功能外,教师语言艺术化更能突出音乐教学的美学特征。
  一、音乐教学语言的标准美
  在实际教学中,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是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切记夹带家乡方言,甚至通篇使用方言。教师在讲解和范唱时,如果不能做到语音标准,字正腔圆,就不能准确注释歌曲或乐曲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不能给学生带来听觉上的美感享受,甚至降低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因此,要有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于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规范的语言发音,为发声练习歌唱的字正腔圆打下扎实的基础,还可以烘托艺术的美,使学生受益终身。音乐艺术来源于生活。在音乐教学中,自然离不开生活语言,但必须按照音乐的要求运用语言。在表述音乐中的"节奏"与生活中的"节奏"时,所使用的后缀是不同的。生活中常用"快""慢"来表示,而在音乐中严格地表达语义,则应该用"紧凑""疏缓"来表示。因为"快"与"慢"在音乐中表示速度,而节奏则是长短时值的组合。教师语义表述的完整性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些关键词或一些限制条件不能忽视。如涉及休止符时,应表述为"休止"几拍而不是"唱"几拍。又如:音程的概念"两个音的距离叫做音程",教师不能只强调音高上的距离,却忽视了"同度旋律音程"只有时间上的距离,而没有音高上的距离。所以教师在讲解这个概念时,要注意语义的准确和全面。另外,在一些类似概念中,也存在混用或曲解的现象。遇到这种情况,教师一定力求自己做到"咬文嚼字",语义标准。比如关于拍号与拍子,拍子是拍号的上位概念,表示作品的强弱规律或强弱之间的关系,而拍号不过是拍子的一种表现形式,即以几分音符为一个单位拍,每小节有几拍。在课堂上,教师一定要讲清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准确地表达音乐作品的创作意图。音乐作品作为一种艺术语言,学生对它的理解能力不是与生倶来的,更谈不上按照艺术规律进行再创作。音乐课上教师有责任把艺术语言以导语或解说等形式转换为标准的普通话,而且教师的言语要准确、有分寸,让学生在正确的思想引导下有充分想象的空间,增强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
  二、音乐教学语言的文学美
  我们知道,音乐本身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因此,教师的课堂语言也相应地要生动形象,精确凝练,把音乐作品中所蕴涵的艺术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能真正地融入音乐,接受艺术的感染与熏陶,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达到美育的目的。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还应该是组织有序的。课堂教学的组织,除了完整有序的教学环节外,体现在教师身上就是课堂语言的组织。一堂好的音乐课,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紧扣教学内容。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到带领学生遨游于音乐的海洋,应该环环相扣,富于逻辑,引人入胜。一堂没有语言组织,东拉西扯、信马由缰的音乐课,是难以吸引学生、难以激发起学生兴趣的。没有语言组织的音乐课堂教学,也将破坏音乐作品本身的完整性,因此提高自身的口头表达水平,语速、语调的均衡在讲课过程中至关重要,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做到缓急一致、高低一致、轻重一致,使语言氛围和音乐氛围相互交融、浑然一体。
  三、音乐教学语言的韵律美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的是对着人的心灵谈话的艺术。"在以歌唱为主的音乐课型中,歌唱中的音准、节奏、力度、速度等基本要求是应注重的,然而对歌曲的二度创作----挖掘演唱者对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则更重要,这就要求学生准确理解歌词内容,进入歌词意境。教师采用朗诵的形式,浸润学生的心灵,朗诵歌词要注重情感的投入,语言的韵律、色彩的明暗、声音的强弱、节奏的快慢、从而通过阴阳顿挫的韵律美感取悦于人,达到心灵的美化,情感的升华,在这优美的朗诵韵律的激发下进行歌唱,定能收到声情并茂的效果。一首好的音乐作品,正是因为有了旋律、节奏、力度、速度等的完美结合,才富有它迷人的艺术魅力。我们的课堂教学语言也是如此。美化音乐课的教学语言,可以提高音乐课的审美价值。教师要注意让课堂语言随教学内容的变化而变化,恰到好处地表达教学意图,增进师生间的交流。如:过渡性的语言,可采用适中的音量、自如的语气、平稳的声调;讲授教学重点、难点时,可放慢节奏,加强语气,给学生理解、吸收的空间;对富有激情的教学内容,可加快节奏,调整语言的力度,做到抑扬顿挫,感情充沛,变化有效,牢牢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教师韵律优美、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能把学生带入到音乐情境之中,加深他们对教学内容的印象,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音乐教学语言的形象美
  音乐中的很多知识,对于年龄较小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读,局限于音乐而音乐的讲课,会使学生感觉枯燥乏味,逐渐削弱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所以,教师在讲授时,要力求做到化繁琐为简约,化生辟为通俗,化抽象为具体,化模糊为生动,真正快速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对于那些枯燥乏味,难以理解的知识,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生活中的一些形象生动的例子来对他们进行启发、引导。如:讲解竖笛吹奏时的口风运用,可以让学生体会吹蜡烛时摇晃而不灭的感觉,学生吹奏时就不会把一口气一下全部吹完,从而造成刺耳的怪音;讲到声乐教学中的气息运用,可以让学生体会闻花香的感觉......教师教学中的语言越形象、生动,选用的例子越贴切,学生就越容易理解,这比起一大堆枯燥的纯技术语言,要实用得多。在歌唱中,许多学生五音不全,节奏不准,强弱不分,因而,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十分重要,而在教学中,这往往是薄弱环节,学生也感到抽象难懂,兴趣索然。教师应借助语言的直观性,形象生动的启发引导。如讲音阶,用板书,画成级高不等的阶梯形,醒目标出半音关系的音级,并说明音的階梯与普通阶梯的区别,再强调音高的顺序排列及mi、fa、ti、to间的半音关系,然后教师在琴上弹奏音阶,用这种直观的教学语言增添了学生兴趣,易于记忆。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420  高效是每位教师在教学中不断追求目标,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呢?高效课堂是基于新课程标准,老师教的高效和学生学的高效。那么怎样去做才能使课堂高效?这也是我们每位教师永恒疑惑。在这里我就将本人对高效课堂的些许感受和看法与各位分享。  首先,要敢于接受和正确的理解高效课堂。  很多教师习惯了老一套的教学方法或者是对高效课堂在思想上没有深刻的认识和体会。昌乐二中的高效课堂模
从物业税“空转”到2011年上海市、重庆市房产税试点,对房屋保有环节征收的房产税备受学界重视,关于其立法目的、合法性基础、税基选型等相关研究成果已蔚成大观,但遗憾的是
目的:探讨原癌基因Fra-1在肾母细胞瘤患儿血液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8年1月病理明确诊断为肾母细胞瘤的患儿作为病例组(n=50),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n=40);获得随访的45例患儿中,将持续缓解患儿纳入理想疗效组(n=33),复发、转移或死亡患儿纳入疗效不佳组(n=12)。采集所有研究对象外周血,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Fra-1 mRNA表达水平。结果:肾
学位
目的:检测激活素(Activin)受体在胎儿生长受限胎盘及正常足月胎儿胎盘中的定位及表达水平,研究其与胎儿生长受限的关系,探讨激活素受体在胎儿生长受限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各收
摘要:在如今这个社会中,处处可见数学。因此,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在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小学数学的学习是以后学习数学的基础,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小学数学教师要正确的引导和帮助小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上课要选择适当正确的教学方法,并且还应从各种教学方法中取其精华部分,综合教学方法从而進一步改造出更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综合选
摘要:新课改后,许多优秀的教学法被广泛的应用到教学中,其中问题教学法是比较常见的,也是容易出成效的教学方法。问题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出发点,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进行问题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问题教学法中,问题设计是一个很关键的环节,好的问题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我们应该对问题设计做一些思考。本文就此探讨了问题设计在初中地
研究目的:  通过评价320排容积CT常规剂量FBP重建与低剂量迭代重建(AIDR 3D)的心血管CTA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探讨维持与常规剂量FBP重建相当的图像质量时,应用迭代重建的低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