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压力预警线有多高?

来源 :职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iadufzxy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通货膨胀的攀升、生活成本的增加、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得都市职场人背负的生存压力也层层加码。长此以往,会出现焦虑、敏感、失眠,易怒、对事物兴趣下降、难以集中精力等亚健康信号,以及颈椎病、胃病、食欲不振、抵抗力下降等“办公室病症”,严重的甚至会危及生命。2011年连续出现的几例“职场人过劳猝死”案例,再次为人们敲响了警钟。
  职场人的压力状况到底如何?在压力来袭时,我们又该如何正确应对挑战?
  
  压力与跳槽,临界点在哪里?
  科锐国际近日进行的“2011職场人工作强度与压力调查”显示:18%的被访者曾经有过因为工作太累而直接辞职的经历;12%的被访者表示虽然工作强度不是选择辞职的最主要原因,但确实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对于绝大多数职场人来说,加班并不是新鲜事,特别是在咨询、投行、高科技、传媒广告等行业领域内,加班更是成为常态。尽管如此,每个人都有承受的底线。“2011职场人工作强度与压力调查”显示:30%的被访者表示当加班时间占据正常休息时间比例超过30%时就会考虑跳槽;42%的被访者认为能够接受的底线是50%;仅有28%的被访者能够接受70%的比例。
  
  高薪与高压,如何抉择?
  高薪虽然让人羡慕,但是企业要求高绩效的回报,从而对职场人工作能力、抗压能力提出要求。工作和生活能够获得平衡,是所有职场人的追求,但是很多情况下往往需要一方做出妥协。
  在高薪和高压的抉择面前,“2011职场人工作强度与压力调查”发现,16%的被访者认为高薪就应该承受高压,可以接受;76%的被访者表示高薪可以高压,但是必须要在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另有8%的被访者表示,宁可不要高薪也不愿意承受高压。这说明绝大多数职场人能够比较理性地看待高薪和高压的问题,并会为自己设置承受压力的底线和范围。
  
  中层成为“过劳重灾区”
  “2011职场人工作强度与压力调查”发现,相对于普通的职场白领,中层职业经理人面临的工作强度和压力问题更令人担忧,不少人已经触及 “高压预警线”,成为“过劳重灾区”。
  中层职业经理人群体认为自己工作强度大的比例最高,达到53%;其次是高级职业经理人与专业技术人员,分别达到了40%和30%;而普通职员则全部认为当前的工作强度“适中,能够接受”。
  中层职业经理人是每个公司都必有的岗位,也是公司的中坚阶层,他们虽不直接影响企业的战略与决策,却是企业执行力的基本保障;同时,中层职业经理人上有上司、下有下属、前后有同级,大多会承受来自三个方面的压力——也就是所谓的“夹板气”,相对于公司高层和普通员工,这一群体所面临的工作强度、对于晋升的渴求、承受的工作压力更加不容忽视。
  人力资源专家建议:中层职业经理人应正视自己面对的工作强度和压力,寻找适合的方式缓解。这其中,沟通的作用不可小视,包括和上级商讨更加有效的解决方法 ,和下属沟通及时鼓舞士气,和家人沟通享受生活乐趣等。另外,从根本上而言,中层职业经理人还需从自身职业规划上入手,搭建良好的人脉关系,这样才能在职场游刃有余,巧妙化解压力,让自己远离“过劳“威胁。
  
  减压有法
  “2011职场人工作强度与压力调查”显示,野外亲近大自然以及和家人朋友倾诉是职场人首选解压方式,比例分别达到了68%和63%,选择睡觉减压的比例也较高,达到62%。
  人力资源专家建议,职场人要理性评估加班或超负荷工作的原因,思考是否能够通过提高效率以及改进工作流程或方法得到改善。如果确实由于工作性质及公司组织结构所决定 ,并且长期处于高强的工作状态下 ,则需要适当踩刹车,根据自身情况采取积极的减压方式。对于企业来说,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核心资本,企业只有营造人性化的工作氛围以及科学的管理激励制度,才能持续让员工创造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患儿误吸的预防及护理对策。方法总结我科1例因误吸窒息的患儿的护理方法。结果这例患儿成功抢救,经对症治疗和护理病愈出院。结论正确的护理措施是预防患儿发生误吸
本文对中国公众多媒体网的网络结构、IP业务的特性和组网技术进行了探讨。就 IP over ATM,IP over SDH以及IP over WDM的几种帧格式作了介绍,在对这几种组网枝术的分析比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