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素质教育;工业革命;第一生产力;两面性
〔中图分类号〕 G633.51〔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05(B)—0027—01
历史教材中的丰富内容向来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美味佳肴,因此,寓素质教育于历史教学中,这是历史课得天独厚的优势,而历史教师充分利用和发掘历史资源,于细无声中有意识地对学生施以素质教育,会收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在九年级历史教材《改变世界的蒸汽革命》一课中,我对学生进行了如下的素质教育尝试,达到的效果不错。
一、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推动事物发展的教育
工业革命率先开始于英国,其直接原因是因为英国国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国内生产力的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唯一的途径便是提高国内生产力。而飞梭,这一织布工具上小小部件的发明,提高了织布速度,很快就使纱线供不应求,“纱荒”迫使纺纱系统发明了“珍妮机”,它不但解决了“纱荒”,其高速高效又将飞梭的生产能力落下了十万八千里。“珍妮机”揭开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序幕,它的出现首先在棉纺织业中引起了发明机器,进行技术革新的连锁反应,使纺和织互相推动,共同改进,纺织的速度和质量大大提高。然而当时驱动这些机器运转的动力主要来自于人力、畜力、风力和水力,这制约了纺织业的进一步发展。于是,研究和发明一种可以提供更强大、更持久、更稳定,能在任何季节和地方都能使用的,可以带动一切工作机的原动力便成了当务之急。瓦特创造的改良蒸汽机满足了人们的这种愿望和需求,它使纺织业如虎添翼,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而且还促使其他行业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这种相互作用,不仅对一个行业、一个国家、乃至于对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教育
工业革命中,许多生产领域和行业用机器代替了手工,用蒸汽机动力代替了劳动者繁重的体力支出。这些科技发明带动了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从而使英国成为了当时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而那些在英国之后使用了机器的国家,如法、美等国的经济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也很快地步入了近代史上的世界强国之列。工业革命中的创造发明,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人们依托这些发明,创造了史无前例的物质财富,并充分享受到了“蒸汽时代”“火车时代”带给人们的轻松、方便和舒适。
三、政治和经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互作用的教育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生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这是因为当时斯图亚特王朝所维护的封建专制政治制度阻碍了新兴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这场政治革命所确立的君主立宪制政体不仅扫除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障碍,而且还使资产阶级参与并逐步掌握了政权。资产阶级通过其所控制的议会,制定了一系列旨在限制王权、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法令,这使得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具备了进行工业革命的政治保证和经济基础。工业革命后,英国资本主义飞速发展,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也越加雄厚。凭借日趋增长的经济优势,资产阶级又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法规,这有力地加强和巩固了其政治基础,从而使英国的政治体制、生产关系朝着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资产阶级统治的方向前进,形成了资产阶级所需要的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的局面。
四、事物两面性的教育
工业革命不仅给人类带来了享受,列强还通过对外侵略扩张把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生活方式、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理念传播到了世界各地,这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程,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共同进步,其历史功绩和进步性是无庸置疑的。但同时工业革命也是一把锐利的双刃剑,在它发展的过程中也产生了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另一面:为了扩大原始资本的积累,增强自由竞争的实力,追逐最大的剩余价值和利润,资本家不得不一再地加重对工人的剥削和压迫,结果造成了社会的贫富分化,导致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和激化,由此而引发的社会动荡反过来又影响和破坏了经济的发展;列强为争夺殖民地而引发的世界大战更是给人类生命和财产带来了空前的灾难;为追求更多财富而造成的资源短缺和枯竭、生态失衡、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严重,短期内难以解决。
五、崇尚科学、勤奋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的成才教育
工业革命中的发明者大都是生产第一线的普通技工,他们很少,有的甚至没有接受过学校教育,但是他们在各自平凡的工作中,爱岗敬业,从一个个小问题入手,仔细研究,百折不挠,从寻常中得到启迪,在转瞬间捕捉灵感。这些高尚的品质和精神即使在高科技时代的今天也是值得学生学习的。
〔中图分类号〕 G633.51〔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05(B)—0027—01
历史教材中的丰富内容向来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美味佳肴,因此,寓素质教育于历史教学中,这是历史课得天独厚的优势,而历史教师充分利用和发掘历史资源,于细无声中有意识地对学生施以素质教育,会收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在九年级历史教材《改变世界的蒸汽革命》一课中,我对学生进行了如下的素质教育尝试,达到的效果不错。
一、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推动事物发展的教育
工业革命率先开始于英国,其直接原因是因为英国国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国内生产力的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唯一的途径便是提高国内生产力。而飞梭,这一织布工具上小小部件的发明,提高了织布速度,很快就使纱线供不应求,“纱荒”迫使纺纱系统发明了“珍妮机”,它不但解决了“纱荒”,其高速高效又将飞梭的生产能力落下了十万八千里。“珍妮机”揭开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序幕,它的出现首先在棉纺织业中引起了发明机器,进行技术革新的连锁反应,使纺和织互相推动,共同改进,纺织的速度和质量大大提高。然而当时驱动这些机器运转的动力主要来自于人力、畜力、风力和水力,这制约了纺织业的进一步发展。于是,研究和发明一种可以提供更强大、更持久、更稳定,能在任何季节和地方都能使用的,可以带动一切工作机的原动力便成了当务之急。瓦特创造的改良蒸汽机满足了人们的这种愿望和需求,它使纺织业如虎添翼,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而且还促使其他行业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这种相互作用,不仅对一个行业、一个国家、乃至于对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教育
工业革命中,许多生产领域和行业用机器代替了手工,用蒸汽机动力代替了劳动者繁重的体力支出。这些科技发明带动了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从而使英国成为了当时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而那些在英国之后使用了机器的国家,如法、美等国的经济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也很快地步入了近代史上的世界强国之列。工业革命中的创造发明,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人们依托这些发明,创造了史无前例的物质财富,并充分享受到了“蒸汽时代”“火车时代”带给人们的轻松、方便和舒适。
三、政治和经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互作用的教育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生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这是因为当时斯图亚特王朝所维护的封建专制政治制度阻碍了新兴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这场政治革命所确立的君主立宪制政体不仅扫除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障碍,而且还使资产阶级参与并逐步掌握了政权。资产阶级通过其所控制的议会,制定了一系列旨在限制王权、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法令,这使得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具备了进行工业革命的政治保证和经济基础。工业革命后,英国资本主义飞速发展,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也越加雄厚。凭借日趋增长的经济优势,资产阶级又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法规,这有力地加强和巩固了其政治基础,从而使英国的政治体制、生产关系朝着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资产阶级统治的方向前进,形成了资产阶级所需要的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的局面。
四、事物两面性的教育
工业革命不仅给人类带来了享受,列强还通过对外侵略扩张把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生活方式、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理念传播到了世界各地,这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程,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共同进步,其历史功绩和进步性是无庸置疑的。但同时工业革命也是一把锐利的双刃剑,在它发展的过程中也产生了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另一面:为了扩大原始资本的积累,增强自由竞争的实力,追逐最大的剩余价值和利润,资本家不得不一再地加重对工人的剥削和压迫,结果造成了社会的贫富分化,导致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和激化,由此而引发的社会动荡反过来又影响和破坏了经济的发展;列强为争夺殖民地而引发的世界大战更是给人类生命和财产带来了空前的灾难;为追求更多财富而造成的资源短缺和枯竭、生态失衡、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严重,短期内难以解决。
五、崇尚科学、勤奋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的成才教育
工业革命中的发明者大都是生产第一线的普通技工,他们很少,有的甚至没有接受过学校教育,但是他们在各自平凡的工作中,爱岗敬业,从一个个小问题入手,仔细研究,百折不挠,从寻常中得到启迪,在转瞬间捕捉灵感。这些高尚的品质和精神即使在高科技时代的今天也是值得学生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