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利的海外游学生意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mista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们本来应该在阳光明媚的南加州享受一个快乐的游学夏令营:参观加州常春藤大学的校园,学习英语俚语、到当地主题公园看看、游游泳,并且到知名企业谷歌公司一游。
  然而,一切随着一场空难戛然而止。
  7月6日,一架韩亚航空的客机在美国旧金山国际机场着陆时发生事故,截至7月12日,已造成3名中国学生遇难。失事飞机上,有141名中国公民,其中,中国师生70人,属于3所国内中学的3个海外游学夏令营。
  一次突发的灾难,将近年来颇为火爆的海外游学呈现于公众面前。
  赴美加游学的市场规模达百亿元
  每年七八月份和春节期间,在加拿大温哥华一家旅行社工作的Jane就成了“超级孩子王,外加保姆”。Jane所在的旅行社相当于地陪,要全面负责来自中国的游学生在加拿大的一切行程。“前些年是韩日的游学团比较多,这几年几乎全是中国学生来游学。”
  “每个团队的要求都不一样,根据价格不同,我每次都要量身定做不同的‘中加少年国际交流行程单’,短短15天,要从温哥华到渥太华,再赶赴蒙特利尔,参观4所大学、8处景点,安排到当地家庭住宿一晚,还要留出一天的时间供孩子们血拼(购物),不经过精心设计根本不行!”Jane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游学(Study Abroad),号称“微留学”,是一种边学边玩的国际性文化体验模式,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
  据外媒报道,2012年中国赴南加州游学约15万人次,比2011年增长50%。因中国游学人数激增,每年暑期,加拿大发放签证的时间都在成倍延长。Jane告诉记者,游学已经成为近年来加拿大一些旅行社的主打项目,按照人均3万元人民币的团费计算,每年来自中国大陆的夏令营和游学团已超过10万人。据估算,仅中国赴美加游学的市场规模就能达到人民币上百亿元。
  “每年到了暑假,加拿大当地的游学团就呈现井喷,能借得到的教室几乎都满了,以往由院校老师来上课的内容不得不变成请当地一些大学生来做临时代课老师。同时还要协调各方的时间。”Jane说。
  对于旅行社来说,游学的利润很可观。游学学生团基本报价是一个人3万元人民币,行程一般是15~20天,每个团20人左右,两三个老师带队。游学期间,大多数团只安排一两天时间在当地联系一所大学或中学交流,其他时间以旅游为主。美国和加拿大的很多景点都属于免费参观,没有任何费用。在加拿大包一辆大巴的费用在500美元左右/天,15天费用加上司机小费也不到8000美元,折合下来,人均不到400美元(约人民币2500元)。而住宿一般都是不到100美金的经济型酒店。一个团下来,实际每人的食宿和交通花销平均在人民币1万元左右,再加上学生每个人身上都会带着零用钱在当地购物,旅行社和组织方能赚到三分之二的利润。
  价格不透明,可操作空间大
  “他们的家长花了很多钱,让孩子们亲眼看看并体验下美国,他们的第一目的就是为大学做准备。”此次遇到飞机失事的游学团接待方、西谷基督学校(West Valley Christian School)的德里克·斯维尔斯说。
  而已经有3次游学经历、号称“游学达人”的小林这样向《中国经济周刊》描述游学的感受:“我觉得游学挺好的,除了每天必须的英文课学习,还安排了精彩的主题课程:艺术、科学、自然、高尔夫球、马术、自制冰淇淋、击剑、瑜伽、健身运动及游戏等,这些众多的课程也不是一般夏令营所能及的。每次出去也很开心,都是和同学做伴一起去的,就像一年一次旅游一样。”
  从事微留学的张先生向《中国经济周刊》透露,目前国内旅行社和教育机构针对外国游学、欧美的语言培训学校、国际夏令营的项目操作已经非常成熟了,产品都是设计好的套餐。这种定制式的留学项目,游学签证因为周期短,成功率高,更容易办理,而留学至少要折腾一年,还有可能申请失败,要退费。加上一些发达国家放宽签证政策,助推了国内学生境外游学热潮,如英国增加了“学生访问签证”的新种类,部分国家对于有过出境经历、记录良好的学生可以免面签,游学签证的办理时间也大大缩短。
  最初开拓游学市场的都是旅游公司,以“看名校”为噱头带学生旅游。之后随着留学中介、教育机构陆续进入市场,这些机构因为自己的海外学校资源优势而逐渐成为留学市场的主角。
  目前,提供“游学”服务的主要有两类机构,一类是旅行社。比如广之旅推出“澳洲布里斯班名城名校英文之旅20天”项目,提供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圣约翰学院的短期就读服务,报价30989元。鸿鹄旅游推出的为期11天的常春藤名校游学,计划参观哈佛、麻省理工、耶鲁、哥伦比亚、普林斯顿、乔治华盛顿6所名校,总计费用高达11.9万元。另一类是教育培训机构和咨询服务公司。像新东方、环球雅思、金吉列、澳际教育等这些比较有影响力的留学培训机构,都把“海外游学”的条目放在了网站上醒目的位置。而之前韩亚航空飞机上的“游学团”,是由镇江博悦国际交流咨询服务公司和江山中学共同组织的。这个项目为期两周,费用是每人29300元。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旅行社从业者向记者透露,这种以培训为卖点的旅行团利润都非常高。“比起机票 酒店的那一类产品,游学或者培训里的项目价格都很不透明,你说参观一下名校在总费用中算多少钱?你说听个老师讲课需要付多少钱?你说带着你做个游戏要花多少钱?这里面可操作的空间都很大。”
  小林的爸爸则直言不讳地说:“现在的独生子女太娇气,与人交往能力差,把孩子扔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让他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学会与同龄孩子交流,游学能起到家庭旅行不同的效果。至于什么能让孩子深入当地了解各国的文化、培养国际化视野、高端商务夏令营、欧洲艺术之游、少年领袖考察,这些名字玩的是文字游戏,能让孩子心动,让家长出钱,旅行社和主办方钱自然就赚到了。”
其他文献
“丹麦开辟了一条发展经济的新路径——既能够满足对日益增长却居高不下的昂贵能源的需求,又可以关注环境问题。它不可或缺地变成了国家发展的DNA。”丹麦中央政府绿色国度联盟执行主席芬恩·莫滕森(FinnMortensen)在第十四届中国经济论坛上说。  据芬恩· 莫滕森介绍,1976 年通过的第一个国家能源计划,揭开了丹麦能源结构调整的序幕。1990 年至2001 年间,丹麦先后出台“能源2000”、“
编者按  花旗银行前董事长、花旗集团高级副董事长威廉·罗兹在花旗工作50余载,与许多国家的高层领导人、政治家、铁腕人物共事,促成过多宗巨额的金融交易,有丰富的金融实战经历。2013年伊始,面对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现状,罗兹先生有怎样的见解?自本期开始,威廉·罗兹将在《中国经济周刊》定期发表文章,与读者分享他的观点与见解。  欧洲债务危机现在已进入第四年,将继续阴云笼罩。17个成员国经济放缓,减少了全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张璐晶 | 北京报道  “如果下一个10年中国经济还能继续高速增长,城镇化必将是其重要的引擎。”2001年诺贝尔奖经济学奖得主、纽约大学教授迈克尔·斯彭斯(Michael Spence)对《中国经济周刊》总结道。2014年4月8日,就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颁布后不久,斯彭斯来京出席由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主办的第四届中美经济学家颐和园对话会。  尽管对
自20世纪以来,还从未有哪两个国家能像中美两国那样,对带动全球经济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自20世纪70年代起,中美两大经济体就陷入了一种尴尬的相互依赖关系。随着中美面临各自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和挑战,这种相互依赖的平衡关系正在经受考验,而全球也在等待这一转型的结果。  身为摩根士丹利前首席经济学家兼亚洲区主席,本书作者史蒂芬·罗奇曾亲历亚洲金融风暴,对中美两大经济体之间的关系有着更加深刻的
并购非洲金矿 收购北美页岩气  丝路黄金段甘肃积极探索外向经济路径,以国家“走出去”战略为契机,当地企业纷纷试水海外,投资并购矿产资源,进军工程承包市场,一时间风生水起。  走出去,让甘肃对外投资近年屡创新高。截至去年底,该省累计完成对外直接投资逾28亿美元,初步形成多形式、多渠道、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格局。  并购南非第一黄金  白银集团于2008年开始将目光转向海外。两年之后,白银集团迈
过度依赖进口将威胁产业安全,进口量要控制在30%以内  近年来,全国多地屡次发生PX项目因抗议而搁浅的事件,除了投资方窝心,更着急的还有下游用户。  如果没有PX会怎样?PX只靠进口行不行?  PX最大量的下游产品是纤维。中国化纤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纺织工业中,化纤占其纤维加工总量的80%;在化纤中,有80%是由PTA制成的涤纶,PTA以PX为原料——这样算来,PX对纺织
是一种“放大”的方式,从物理学的词源来说,是用较少的力去撬动较大目标的作用。任何能产生这种效果的金融衍生产品和运作方式都可以造成杠杆化。  “去杠杆化”是中国经济最近热门的词汇,被巴克莱银行概括为“李克强经济学”(Likonomics)的三大支柱之一。这源自李克强总理对于“要通过激活货币信贷存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等看法的衍生。  金融体系的各个参与者通过运
近日有媒体披露,奔驰(中国)的外方母公司戴姆勒公司要在中国发行人民币债券了。在中国,这种债券有一个吉祥的名字叫熊猫债券。在日本,这种类型的债券叫武士债券。在美国,这种类型的债券叫扬基债券……  实际上,这些带有各国特色风情名字的债券都属于国际债券。那么,什么是国际债券?为什么它们的名字听上去似乎都很不专业?  根据教科书的定义,国际债券是指一国借款人在国际证券市场上以外国货币为面值、向外国投资者发
每一次中国经济重大数据的公布,都会引来国际舆论的热议。但这些意见之间的分歧较大,甚至是结论截然相反。  关于中国GDP 7.5%左右的增速,国际上就有多种不同的观点和解读。其实,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国际舆论中的唱衰和质疑无非来自于中国目前面临的几个难点及焦点问题。  其实,对于这些难点,中国政府从未回避。今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就毫不讳言,“今年挑战依然严峻,而且可能会更加复杂。”  不过,待政府工
一周财经人物排名  新世界发展主席I郑裕彤  上榜理由:86岁高龄宣布退休  点评:退出江湖,传说仍在     独立学者I杜建国  上榜理由:冲击世行报告发布会,反对国企私有化   点评:国企私有化是洪水猛兽吗·     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I陈光标  上榜理由:在京派发2000辆自行车,倡导低碳生活  点评:绿色出行,从我做起     著名学者I余秋雨  上榜理由:否认为熊胆企业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