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抗挫力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mum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的学生很多多都经不起困难和挫折,脆弱的“蛋壳心理”很普遍,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往往采取过激的行为,有的自责,有的攻击,有的冷漠退让,甚至出现轻生行为。在体育教学中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抗挫能力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经受得住困难和挫折的考验,是培养学生心理健康,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体育教学 抗挫力 策略
  1、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心理活动、心理状况对生命质量的影响日益突出。现代社会人们存在着比以往更重的心理压力,特别是中小学生抗挫折能力较弱、因心理品质差而屡屡导致悲剧事件发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如何培养学生正确面对学习、生活等方面遇到的挫折,需要学校教育及时予以指导或引导。在众多学科中,体育学科由于其在强健学生身心与培养学生意志品质以及健全人格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并且体育运动本身就是一个不断面对困难,克服挫折,挑战自我,不断突破进取的过程,所以很适合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2、抗挫力培养的重要性
  体育本身便是一门处处有挫折的课程,无论是教学内容和练习还是气候环境和场地器材等,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所有教学内容和练习都有一定的难度,只要经过一定的努力,克服挫折,才能有所提高。即遇到挫折——克服挫折——提高或不适应——适应——提高,这是体育教学的一大特点。因此,体育教学是不断克服挫折而获取成功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正确认识、面对和克服挫折能力的有效途径。
  3、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抗挫力策略
  3.1加强管理者对中小学体育教学培养学生抗挫力的重视
  目前,我国中小学的领导和教师的心理状态是对学生的安全十分负责,怕出了问题向家长不好交待,因此在行动上对学生安全过度保护,一般不敢让学生到比较艰苦的地方或险境中去,如果带学生出校门,也有许多教师带队并对学生的照顾,不敢放手让学生独立活动。对中小学生安全负责的心理和行为是正确的,但过分了,就会影响学生独立生存能力和抗挫折能力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也仍存在着较多的“教师主角、学生配角”教学模式,让学生独立地出外观察问题、收集资料,或自己登台演讲等动手动脑的机会还不是很多,这也影响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和排除挫折能力的提高。从培养学生的独立生存能力和抗挫折能力要求出发,学校的领导和教师要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为学生创造条件,创设机会,让学生进行独立活动和锻炼。
  3.2教师加强体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抗挫力的理论方面的学习
  (1)教师要教给学生抗挫折的方法和技能。学生抗挫折力的培养离不开相应科学知识的掌
  握。有些学生在遭遇挫折后,由于没有掌握一些必备的调整心态的知识和方法,因而在挫折面前往往情绪低落、无所适从。如何使学生获得面对挫折和战胜挫折的知识和技能呢?第一,要教育学生正确地认识与对待挫折,在思想认识上消除对挫折的畏惧感。第二,要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自信心,在精神心理上超越逆境,战胜挫折。第三,要通过课堂教学或教育讲座使学生系统了解挫折情境、挫折认知、挫折反应、挫折防御、挫折疏导等有关的基本知识,用科学知识武装头脑。学生具备了相应的知识和心理准备,就可在挫折面前沉着冷静,认真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从而减少挫折给自己带来的消极影响。
  3.3提高学生对困难和挫折的认识
  (一)开展培养学生抗挫力的主题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困难和挫折的客观存在性
  我们应该努力让学生认识到:我们每个人,在不同阶段都会面临不同程度的困难和挫折,它是我们每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也是我们不断强大、不断走向成熟,走向成功的一种促动力。当然,要让学生对困难和挫折有这样一种认识,还要注意不同年级学生、不同学段学生的理解能力是不一样的。
  (二)教会小学生面对挫折时的一些心理自我防御方法
  对挫折和失败进行合理的归因,每个学生的能力是有限的,每个学生之间的能力也是有差异的。所以,每个学生所能承受的困难和挫折的程度也是不一的。当学生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要积极的寻找原因,如是不是因为自己努力不够;是不是因为任务或目标太难,超出了自己目前的能力所能达到的范围;或者仅仅是因为运气太差等等,不能一味的责备自己,沉浸在失败的阴影中和某种消极的情绪当中,要教会学生变挫折为向上的动力,要可以增强努力,在措施上加大力度;也可以改变策略再做尝试;还可以降低行动目标或重新选择达到目标的方法,甚至可以以其它方面的成功来弥补某一方面的缺陷,毕竟“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3.4在体育教学室外课中对学生进行抗挫力培养
  (一)以日常体育教学活动为主对学生进行抗挫力培养
  利用体育教学教师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和能力差异,结合学生体育课程的内容特点,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情境,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自我实践的舞台。教师通过适时地引导、点化,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慢慢的体验困难和挫折,不断地提高认识,以学会坚持与学会放弃的结合,自我加压与自我解脱的平衡为培养策略,让学生在团队的合作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挫折观和一定的抗挫力,能够在体育活动中调节和控制情绪,从而达到既定的目标。
  (二)以体育竞赛活动为辅助项目对小学生进行抗挫力培养
  在体育教学中进行的竞赛活动存在着必然发生失败和挫折的特点,如跳高比赛最终都得面临失败,其他项目必然有失败的一方,每个参加比赛活动的学生都必须面对挑战,要想赢得比赛,就必须有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如果缺少了这种勇气,我们将很难从比赛中获得信心和成功的喜悦。所以说,体育比赛活动对学生的抗挫力的培养无疑是一个巨大的促进。如低年级的学生适合以一些强度低!趣味性强的合作项目为培养项目,例如:两人或多人绑腿短跑比赛,抬花轿过河等等,中、高年级可以适当进行一些强度大的,有一定对抗性的团队合作项目作为培养活动,例如:篮球趣味对抗赛,拔河比赛。在比赛中让学生体验身体的对抗疲劳,这本身就有利于学生意志力的提高,重要的是学生在比赛中的体验和感受对于学生抗挫力的提高都是有直接帮助的。
  参考文献
  [1]李海洲,边和平.挫折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张泽玲.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与训练[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3]王素珍.试论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J].今日科苑
  [4]包良新.在体育教学中实施挫折教育[J].贵州教育
其他文献
一堂体育课上得怎么样?不但对体育教学具有导向作用,而且学生在体育课堂上是否生动、活泼、具有朝气也显得至关重要。因此结合《体育与健康》课程新标准以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对课的评价的做法谈几点感受,供同行们参考。  一、评价一堂体育课上得怎么样重在一个“动”字  一堂体育课,不但要在看学生在体育课堂上是否生动、活泼、具有朝气,而且还要看学生能否体会到体育活动的乐趣。教师在驾驭课堂时只有做到这一点,学生才既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体能--是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表现出来的能力,包括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技能。身体素质包括力量、速度、灵敏、协调、平衡、耐力、柔韧等素质。基本活动技能包括走、跑、跳
摘要:随着体育教育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的弊端也日益呈现,这种老旧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的学生的需求。因此,高中体育新课标提出: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选项教学是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已在大多数高中学校广泛实施。选项教学模式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育特长,帮助学生养成了终身学习体育的好习惯。但是当前选项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还是存在比较多的
【摘要】对于笔者而言,通过实验法研究解决小班化体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得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学习、教师指导为宗旨,以新课改的目标为前提,以提升体育教学质量为根本。  【关键词】方法 小班化体育教学 问题 对策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笔者查阅了大量资料,并以笔者所在学校为试点,笔者所在校为寄宿制与走读制共同存在的南京市小班化示范学校,任教年级为
【摘要】 新课程标准下开展农村学校体育课,是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并构建了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并且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新课程改变了传统的按运动项目划分课程内容和安排教学时
选取云南高原向贵州高原过渡地带上的乌江南源——贵州省三岔河上游流域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提取其流域内的花渔洞地下河流域与三塘地下河流域的地形指标,分析两者的流量衰减现
“大气层对太阳、月亮及其他星球射过来的光的确有折射作用,天边恒星最多偏转37分,天顶星光线不偏转.”这是事实存在的自然现象.在此现象中同样也不能否认,“我们用肉眼在天
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使我对构建高效课堂有了全新的认识。课堂不能再是教师教会了学生知识的课堂,而应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主动学会知识的学堂;课堂不再是
【摘 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从“纲要”精神不难看出,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要以实现幼儿的身心健康为目标,提高幼儿对健康的认识水平,帮助幼儿逐步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习惯,提高自我保健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促进身心和谐健康发展,帮助幼儿逐渐地学会以健康的方式来生活的教育。  【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