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改革成效的调研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调解前置是践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生动实践,是人民法院深化司法改革的重要举措。Z市法院通过设立专门机构和团队,构筑调解平台进行繁简分流,取得较好效果。本次调研基于Z市法院调解前置工作现状,总结经验,以期发挥调解前置机制的最大解纷功效。
  关键词 矛盾纠纷 调解前置 多元化解
  作者简介 :徐启慧,中央民族大学,研究方向:法学。
  中图分类号:D925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研究从引入精准扶贫背景出发,从政策落实较好、识别准确率较高以及帮扶满意度高三个方面出发介绍乌林镇小沙角村精准扶贫所取得的成就,并指出乌林镇小沙角村精准扶贫问题在于:其一,“等、靠、要”思想成分较多;其二,乡镇居民脱贫不彻底;其三,干部队伍素质不高;其四,资格审查、扶贫监督机制存在纰漏。针对如上问题,本研究构想如下对策:其一,加大思想教育开展力度;其二,年轻干部下基层,提高干部基本素养;其
摘 要 仪式传播观认为传播“最奇妙的”不是控制与效果,而是作为一种仪式,它不仅将人们吸引到一起,更能建构一个有意义的文化世界。本文基于仪式传播观视角,通过对一组报道的文本分析,试图探究都市类报刊日常报道如何成为一种文化仪式的过程,并解析其中促成城市文化共享和认同的特质。  关键词 都市报刊 仪式传播 文化认同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成果(项目编号Y201738083)。  作者简介:陈荣
摘 要 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均是约束性、制度性规范,两者之间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本文从探讨党纪与国法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出发,结合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管党治党的整体形势,对纪法分开、纪在法前、纪严于法、纪法衔接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纪法分开 纪在法前 纪严于法 纪法衔接  作者简介:李一成,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纪委。  中图分类号:D920.0
摘 要 在刑事司法实践中,大多数人关注的是法院判决,而忽视了审查批准逮捕环节对刑事案件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定。检察机关在审查批准逮捕时,会对一个案件的性质、侦查方向作出判断、指导,对于可能属于民事关系的经济类案件更是慎重对待,如合同诈骗案件。本文欲通过检察机关审查逮捕的一个案例来分析检察机关对合同诈骗案件审查逮捕的适用条件,探究刑事合同诈骗与民事合同欺诈的界限。  关键词 合同诈骗 合同欺诈
摘 要 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在从计划经济向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积淀了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城乡差异,在转型过程中的各种矛盾纷纷涌现,所以城乡融合发展思想越来越得到重视,本文在阐述城乡融合发展的社会背景的基础上,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评价体系,使得城乡融合发展有标准可循,着重研究的是以岳阳市政府为具体对象的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方面,从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创新、政策评估和政策完善三个大方面
摘 要 随着互联网、数据库、云计算等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生活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速信息时代——大数据时代。在此背景下,个人信息的交流、存储、获取和收集行为会变得越来越低成本而高效化,但随之而来的还有对个人信息的肆意收集获取甚至是非法买卖,个人信息的保护无疑成为现代社会所面临的新挑战,至此个人信息权的概念应运而生。本文旨在通过比较分析,在分析得出我国目前针对个人信息权的保护所存在的问题的
摘 要 在司法裁判中,往往更加关注司法公正与法条的运用,而忽视裁决结果产生的社会影响。文章由电梯劝烟案两次审判出发,对比分析相似案例的判决,指出裁判过程及结果对社会认知具有引导作用。裁判不仅要遵循公平原则,协调个案中的当事人间的关系,也要关注社会价值观导向。提出司法裁判在依照法律,遵从原则的同时,应发挥其正面引导作用,方可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有利于法制社会的建设。  关键词 司法裁判 价值引导 社
关键词 司法鉴定 伤者 赔偿  作者简介:李志艳、陈燕嫦,中山大学法医鉴定中心;谢银霞,广东省怀集县公安局。  中图分类号:D630.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3.256一、案情简介  “7·15”广州公交车爆燃事件,是指2014年7月15日晚,发生在广东省广州市的一起恶意纵火爆炸事件。  2014年7月15日晚7点46分广州市交通
摘 要 本文立足于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做好离退休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并就离退休人员思想政治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解决的思路和办法。  关键词 新时期 离退休人员 思想政治工作  作者简介:常保华,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
摘 要 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依法治国的基本理念正逐步深入人心,同时,伴随着互联网等新传媒引发的信息革命也异常活跃。毋庸置疑,新媒体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在传达司法信息上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而依法治国可顺乘 “新媒体时代”这股春风把“知法、懂法、守法”贯彻到每个公民的行为中去。但由于“媒体自由”与“司法公正”之间天然的价值冲突,有些媒体在开展法制宣传过程中存在违背法治精神、偏离法治文化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