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隔音新技术打造绿色建筑新模式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1989111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噪声扰民已成为当今的一大环境和社会问题,城市建设必须重视声环境质量。提高城市建筑环境质量需要采取行政和技术综合的措施,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绿色建筑的隔声新技术—纳士塔建筑体系,从而打造绿色建筑新模式。
  [关键词]建筑隔音 绿色建筑 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4-0204-01
  多年来我国住宅、公寓等居住建筑隔声问题一直是居民对住宅质量投诉最多的问题之一,由于楼板隔声太差,引起上下层住户发生争吵、不和,由于分户墙隔声差,造成左右邻居闹矛盾,成为社会问题。其实不仅是居住建筑,办公、教学、医院、体育等建筑,对隔声都有相应要求,不少旅馆公共走道或隔壁房间的噪杂声音常常影响房间内旅客的休息。良好的隔声环境是绿色建筑的重要特征之一。
  前些年,由于对建筑隔声深入研究不够,更由于经济条件所限,对建筑隔声特别是住宅隔声缺乏行之有效的办法,国家的有关规范对楼板撞击声隔声规定了三级标准,即:一级不大于65dB,二、三级不大于75dB,并注有“当确有困难时,可允许三级楼板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压级小于或等于85dB,但在楼板构造上应预留改善的可能条件”的宽松许可,而且并未规定何时需用一级。对住宅分户墙空气声隔声也作了三级规定,即一级计权隔声量大于或等于50dB,二级大于或等45dB,三级大于或等于40dB,也未规定何时用一级、二级。日常工程中常常选用三级标准,即最低标准,隔声效果很差。
  1 绿色建筑的含义
  “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共有六类指标,由高到低划分为三星、二星和一星。
  绿色建筑的室内布局十分合理,尽量减少使用合成材料,充分利用阳光,节省能源,为居住者创造一种接近自然的感觉。以人、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在利用天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良好、健康的居住环境的同时,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使用和破坏,充分体现向大自然的索取和回报之间的平衡。
  2 绿色建筑的隔声新技术
  2.1 绿色建筑的节能隔声
  在绿色建筑的体系中有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生活方式、建筑法则和适宜性技术等多种构成的元素相互的作用、相互的影响、相互的制约而形成了综合的体系。绿色建筑群体和传统的建筑群体本质上的区别是:绿色建筑不再局限于建造业以前时空的限制了,独立的考虑自身的发展。二十建立在发展和环境相互的协调和配合的基础上的,以生态系统俗称的就是大自然和人类本身。的一个良性的循环为基本的原则,建立一个让大自然环境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绿色建筑主要是考虑了决策的方面、设计的思路、施工的要求、人们的使用情况、自身的严格管理一个系列的全过程,在一定的区域范围之内呢结合自然地环境,当地的自然资源,发展经济的情况和社会发展的现状建立起来的。所以为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所以必须要节省能源。绿色建筑主要是一种新的生态意识,即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类生存环境,有发展经济。这种概念让人们又看到自己是自然生物圈中的一个部分了。
  2.2 绿色建筑的隔声方法
  隔声计划对现有的私人住宅和其他对噪声敏感的使用进行隔音,作为对资产所有者参与的回报,其可获得航空通行权。测量建筑围护构件声学性能参数,叫做声透射级或隔声等级STC。STC是ASTM E413:2004(隔声等级分类)中定义的一种利用ASTM E90:2004《建筑和建筑构件空气声隔声性能实验室测试方法》测得的传声损失计算而得的隔声性能单值评价指标,在美洲地区使用较为普遍,频率为125~4000Hz。对于环境噪声来讲,STC一般比实际构件的隔声性能夸大了5~10dBA。也就是,如果构件的隔声量为STC30那么对于环境噪声来只能隔掉20dBA。
  (1)第一阶段隔音
  增加建筑物的隔声量,第一步是使用密封条、非硬化堵缝、门槛密封条,密封所有泄漏路径的缝隙。空气泄漏路径,是通常存在于门和窗户周围,较小的缝隙和裂缝。孔洞、缝隙以及穿透造成的漏声,这些开孔的隔声量为STC0。一般建筑中,通过处理泄漏路径或密封缝隙,而不需要改造的窗户,门或其他建筑元素,大概是5dBA左右。
  (2)第二阶段隔音
  普通建筑物门和窗户的隔声量,比周围的墙壁低一些,它们通常在隔音的第二阶段改造。单层玻璃的隔声量为STC25~30,第二阶段应该提高玻璃对高噪声的隔声量,可以使用双层玻璃完全分离的方法,形成双层窗系统提高隔声,间距至少大于50mm,大的空气层使两层玻璃独立振动,可能会增加高达10dBA的隔声量。在这个隔音阶段,通常需要安装隔声板在通风孔、烟囱和厨房管道。
  (3)第三阶段隔音
  如果前两个阶段没有提供足够的噪音降低量,则需要对建筑物的墙壁和屋顶进行隔声改造,将其改造成双层墙结构。
  2.3 绿色建筑的隔声新技术
  目前,在众多的建筑材料与建筑体系中,既能保温节能,又能承受载荷的墙体为数不多。而纳士塔建筑体系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节能绿色工程体系,其墙、楼板和屋顶是由纳士塔构件组合支撑起来的。
  (1)纳士塔构件是由聚苯乙烯泡沫塑料颗粒、水泥、添加剂和水,在专业化工厂中通过高度自动化专用设备混合铸压而成的横竖带孔槽的平板型构件,.是一种新型建筑墙体材料。
  (2)纳士塔墙板是由单体、双体和边端三类标准构件,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在施工现场或专业工厂中用粘合剂拼接而成。整个墙板的内部构成了纵横上下左右都能互相贯通的孔槽,孔槽浇灌一定强度的混凝土或穿插鋼筋后再浇灌混凝土,经过一定时间的养护凝固,墙体内就组成一个能抵抗各种变形的承载负荷的刚性骨架结构,这就是纳士塔建筑墙体独有的奥妙之处。
  (3)纳士塔建筑体系是由上述承重墙体及各种形式构件和实心板材粘接组合形成的墙板、楼板、屋盖和地基支撑起来的完整的建筑体系。是一种全新的、独特的、既保温隔热又轻质承重的建筑新体系。
  2.4 纳士塔建筑体系技术特性
  (1)自重轻
  干密度350kg。250mm、370mm厚的纳士塔墙体能够满足南方、华北、东北地区外墙对传热系数的要求,比其它的外墙材料的重量要轻,从而减轻了基础承受的荷载,节约了对建筑物基础的投资,在同样的地基承载能力下,也可增加建筑物的层数。
  (2)保温、隔热、节能
  导热系数0.083W/(m·K)。由于该体系材料的不导热性及墙体内混凝土刚性骨架的热容量大,使居室内的气温趋于恒定,而墙体表面微孔的透气性与墙两面的恒温性共同作用,又使建筑的空调与取暖能耗大大降低,节约能源65%以上。
  (3)隔声
  该体系构件有最佳的吸声和消声效果,其隔声量≥53db。保证并创造了居家安静的生活环境。
  3 结语
  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意味着绿色设计必然成为将来工业设计的必然发展趋势。绿色设计的产品将为人们带来更多的挑战与机遇,这就需要工业设计者们在设计的同时要更具有环境保护观念,考虑节能隔声等概念,更要比以往更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对传统设计进行改进,使我国工业设计走向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 王晓银.绿色建筑及其设计浅谈[J].科技风,2009(01).
  [2] 范洪超.浅谈绿色建筑技术[J].黑龙江科学,2014(04).
  [3] 李华志,苗嘉勇.国内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及改革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9(19).
  [4] 苏永军,张云,赵福伟.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发展[J].内江科技,2011(04).
其他文献
[摘 要]工程造价管理是建筑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建筑企业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的重要途径。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建筑工程投资效益的好坏,也体现了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和施工质量,其关系着建筑工程能否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因此,科学、合理和系统的研究分析建筑工程造价中的合理控制很有必要。本文在此从设计、施工、竣工等不同阶段对工程造价控制做了详细的研究。  [关键词]工程造价;全过程;
期刊
[摘 要]水利工程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很多,有变形引起的裂缝:如温度变化、收缩、膨胀、不均匀沉陷等原因引起的裂缝;有外载作用引起的裂缝;有养护环境不当和化学作用引起的裂缝等。在实际工程中要区别对待,本文根据具体情况提出了预防混凝土裂缝的措施与处理方法。  [关键词]混凝土 裂缝 预防 处理  中图分类号:TV5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4-0187-01  1
期刊
[摘 要]钢筋构造问题通常会发生在现浇框剪结构中,其常见的问题有两种一种是主筋偏位,另一种是框架柱接头设计不合理,而之所以会出现上述两种问题,主要是设计与施工两方面的问题,钢筋构造的问题会引起质量问题,因此需要及时加以处理解决,只是在现实生活中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都不注意这个问题,使其屡禁不止,本文具体介绍了主筋偏位以及框架接头处理不当的问题,并且介绍了其治理措施,仅供借鉴。  [关键词]现浇框剪结
期刊
[摘 要]文章从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控制要点入手,其次分析了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关键词]高层建设 施工技术 存在问题 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4-0200-01  1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1.1 管道与设备安装  高层建筑由于具有较多的楼层,而且不同楼层之间也具有较大的差别性,
期刊
[摘 要]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在所有的建筑工程项目中,影响最大的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电气施工。为了保障电气施工的质量就必须做好建筑工程施工中的电气监理工作。本文将对建筑工程施工中电气监理工作的要点以及如何做好电气监理工作进行阐述。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电气监理;监理要点  中图分类号:R770.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公路交通事业也随之加快了发展脚步。在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经济管理对工程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工作等具有重要影响,但也存在着一些管理中的弊病,所以若要做好经济管理工作,就应积极采取措施应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进行改进,保证公路工程经济管理的有效进行。  [关键词]公路工程;经济管理;问题;改善对策  中图分类号:U4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
期刊
[摘 要]目前,倒置式防水保温屋面应用范围不断增广,这是因为这种屋面结构使防水工作环境得到有效改善,避免了传统屋面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本文从倒置式防水保温屋面的特点和作用入手,简单阐述了其设计原理和施工控制要点,并对其未来应用前景做出展望。  [关键词]建筑物;屋面;设计;施工控制;倒置式防水保温屋面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4-019
期刊
[摘 要]加强市政工程给水排水管理,可以保证城市各类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并为居民正常生活提供了保证。因此,市政给水排水工程的管理研究具有社会意义。如何更有效加强市政工程给水排水管理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如何运用项目管理以及各种方法应用到市政给排水管理中。本文针对市政给水排水工程管理中的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市政工程;给水排水;施工;分析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期刊
[摘 要]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建筑企业先后采用了各种相互独立的应用系统,这些系统间的资源利用效率低,信息共享程度差,没有相互连接的信息渠道,数据通常都被封存在企业的不同数据库中,致使本该协同一致的完整业务过程被人为分割和打碎,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严重制约了建筑企业的信息化发展,因此企业迫切需要构建统一的协同管理平台。建筑工程质量监督项目管理系统平台的构建,可以有效改造和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手
期刊
[摘 要]混凝土模板技术和支撑体系在建筑整体的建设中占据着非常关键的位置,尤其在大跨度的工程中使用非常的普遍,在建筑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建筑更加凸显其个性化的特征,高层建筑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多,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建筑自身的稳定性和承载力就要更高。混凝土模板工程和支撑体系在实际的施工中时比较常见的,其作用也越来越明显,本文主要对混凝土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应用技术进行探讨,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