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在抗美援朝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来源 :新湘评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kk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1950年10月19日,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历经两年零九个月舍生忘死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湖南人奋勇杀敌,以生命和鲜血,以责任和担当,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英明决策,果断出兵。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6月28日,毛泽东庄严宣告:“全国和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进行充分的准备,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7月上旬,毛泽东着手进行战争准备,将战略重心北移,组成东北边防军集结在鸭绿江边,后来的形势发展表明这一战略决策十分英明和富有远见。9月25日,美军在仁川登陆,朝鲜劳动党和政府急电苏联和中国请求支援。10月上旬,毛泽东连续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出兵参战问题。10月8日,毛泽东以战略家的眼光发布《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任命彭德怀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后来评价:“这个决心不容易定下,这不仅要有非凡的胆略和魄力,最主要的是具有对复杂事物的卓越洞察力和判断力。历史进程证明了毛主席的英明正确。”
  挥师决战,力克顽敌。彭德怀、陈赓、邓华、杨得志、杨勇相继担任或代理过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他们均为湖湘子弟。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军事统帅,彭德怀的名字与抗美援朝密不可分,他知难而进、勇为前驱的精神,一直为广大干部和群众所称颂和敬仰。陈赓是接替彭德怀的最佳人选,朝鲜授予他一级独立自由勋章。邓华是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全过程的志愿军司令部首长,亲自指挥上甘岭战役。杨得志是朝鲜战场“地道战”的首倡者。杨勇是志愿军最后一任也是任期时间最长的司令员,为抗美援朝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而先后入朝参战的5个野战兵团里,兵团、军、师一级的指挥员中也不乏湖南共产党人的身影,如二十军军长张翼翔、二十三兵团副政委姚喆、二十四军代军长兼代政治委员张震、三十九军军长吴信泉、四十七军军长曹里怀、六十六军军长萧新槐等,他们靠前指挥,立下了赫赫战功。
  驰骋汉江,英雄无悔。朝鲜战场上的三湘子弟兵不怕牺牲、勇敢杀敌,把满腔热血洒在了异国他乡。从入朝作战至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阵亡183108人,负伤30多万人。湖南籍的将士牺牲11541人,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如抗美援朝“第一个志愿兵”毛岸英、牺牲在朝鲜战场上级别最高的湘籍将领李雪瑞、“革命到底,誓不回头”的喻求清、营救朝鲜少年不幸牺牲的“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盘肠大战英雄”罗连成、上甘岭战斗中为抢救伤员牺牲的第一位湘籍女战士黄金菱、击退美军10多次进攻消灭30多人的曾南生,还有负伤转业后在新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业绩的戴笃伯等英雄。
  万众一心,支援前线。1950年11月5日,湖南省委与各民主党派和团省委联合致电全国政协、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决心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而奋斗。11月6日,湖南成立了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美国侵略委员会湖南分會。省内各大报纸及各专区报纸都开辟栏目报道抗美援朝战争。1951年5月1日,《新湖南报》发表社论《把爱国热情变为行动》,长沙23万人分别在8处地方集会和游行,汇成一股宣传抗美援朝的洪流。1950年12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发出招收青年学生和青年工人参军的决定,湖湘儿女的激情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不到一个月,全省就有4.2万多人报名。湖南人民掀起热火朝天的增产节约捐献飞机大炮活动,共捐献人民币1986亿元(旧币),可购买战斗机132架,超过原计划100架的32%。湖南省委、抗美援朝湖南分会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拥军优属活动,解除志愿军指战员的后顾之忧。
其他文献
处分意识不要说无法妥当区分盗窃罪和诈骗罪,与肯定权利人的同意排除盗窃罪构成要件的主张不相协调.处分是值得保护的财产价值实现方式,财产权是一种自我决定权,财产权的行使须反映权利人的真实意思,故处分意识必要说能够全面反映盗窃罪与诈骗罪的不法类型差异和不法程度差异,权利人的处分意识是构成诈骗罪的前提.在诈骗罪中,权利人的错误认识仅限于动机错误,而不包括对所处分财产本体属性的认识错误.在处分意识的程度要求上,应坚持严格的处分意识说,权利人须明确认识到其处分行为将转移自己对特定数量财产的占有或支配,但不必认识到被处
列宁曾指出:“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人民民主专政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和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国人民作出的历史性选择,是中国革命取得的重要成果,百年风雨,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后,土地革命的风暴袭来,中国共产党有关人民政权建设的探索和实践,从湖南开始。  全国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诞生于湖南东南部的茶陵。1927年11月28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的第一个红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毛泽东同志创造性地解决了缔造一个在党的绝对领导下的人民武装力量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建成一支具有一往无前精神、能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的新型人民军队。”在湖南发生的多次武装起义是创建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大革命失败后,面临中国革命何去何从的重大抉择,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英明论断,共产党在湖南领导发动了秋收起义、湘南起义、桑植起义、平江起义等多次武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