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巨大肾混合性上皮间质瘤一例报告

来源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ghtwish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男,24岁.因发热1个月于2009年3月2日入院.查体:左腹部巨大实性包块,自肋缘向下延续,大小约20 cm×18 cm,光滑,无触痛。

其他文献
目的 总结经尿道KTP激光前列腺汽化术(PVP)治疗伴有下尿路梗阻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伴有下尿路梗阻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33例.年龄(76±6)岁.其中T3 18例,T4 15例.前列腺体积36~140 ml.患者术前IPSS为28.2±3.6,QOL为5.0±0.7,Qmax 4.7~10.1 ml/s,残余尿量(RU)为(126.0±25.2)ml.33例均行KTP激光经尿道汽化前列腺
患者,女,54岁.因查体发现膀胱肿物1个月于2009年6月人院.患者查体时B超检查发现右肾盂轻度积水,尿常规检查发现镜下血尿.尿红细胞80/μl.外院膀胱镜检查见膀胱三角区黏膜粗糙,滤泡生成,膀胱顶壁、后壁、侧壁见散在淡红色肿物生成.镜下取活检报告:溃疡性膀胱炎伴腺性膀胱炎.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排尿后有轻微下腹部不适。
期刊
手术是治疗肾癌的主要手段,Ⅰ~Ⅲ期肾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96%、82%和64%[1],但约20%~30%的患者术后将出现复发或转移[2-3].人们一直在探寻预防肾癌术后复发或转移的方法,现就肾癌术后辅助治疗的临床研究进行回顾,并依据肾癌靶向治疗的研究现状对辅助治疗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期刊
目的 报告伴Stauffer综合征的肾癌患者随访结果,探讨Stauffer综合征的临床意义.方法 2000年至2006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42例肾细胞癌患者中44例确诊为Stauffer综合征.男32例.女12例.年龄38~80岁,平均61岁.肾肿瘤直径3~13 cm.平均8 cm.MCC分期:Ⅰ期18例、Ⅱ期18例、Ⅲ期4例、Ⅳ期4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34例,肾部分切除术6例,肾动脉栓塞术4例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肾肿瘤手术的手术技巧及肾脏保护方法.方法 采用70°斜侧卧位经腹腔途径对36例肾肿瘤患者行肾部分切除术.36例肾肿瘤患者均经B超、CTU、IVU或MRU等相关影像学检查初步确诊.肿瘤位于肾上极17例,肾中部6例,肾下极13例.肿瘤直径平均2.6(0.8~4.0)cm.采用动脉夹阻断肾动脉,剪刀剪除肿瘤,缝合肾脏时用Hem-o-lok夹住缝线,替代打结,应用乌司他丁预防和
目的 总结符合脑死亡诊断标准的低龄患儿心脏停跳后供肾应用于成人移植的处理经验.方法 心跳停止后单个供肾患儿6例,月龄49~106(75.35±22.8)个月,体质量16.6~37.8(23.9±8.4)kg.受者11例,平均年龄(28.2±7.9)岁,体质量(46.9±4.2)kg.单个供肾植入受者右侧髂窝.手术方法同成人尸肾移植.术中开始单/多克隆抗体加甲泼尼龙诱导治疗,术后常规环孢素或他克莫司
目的 探讨草酸钙结石患者肾乳头Randall斑与草酸钙结石形成的关系. 方法经结石化学成分分析确诊为草酸钙肾结石患者12例.于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直视卜获取肾乳头Randall斑活检标本,分别行HE染色和锇酸固定,光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其组织病理和超微结构特点.结果 12例患者共检查肾乳头72处,肾乳头表面有Randall斑形成63处(87.5%),7例部分肾乳头表面有小结石附着.12例Randall斑
患者,女,71岁.因反复肉眼血尿1年余,MRI检查发现右肾盂占位病变1个月于2006年12月12日入院.查体:腹部未及包块,双肾区无叩击痛.B超检查提示左肾积水、占位病变;CT扫描提示左肾盂占位病变,最大径约3 cm,伴肾静脉癌栓.CT值30 HU,增强后为62 HU。
期刊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冷冻消融治疗小肾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肾肿瘤患者10例,共11个肿瘤.肿瘤位于左肾3例、右肾6例、双肾1例;肾上极2例、中极6例、下极3例.均经CT或MRI检查证实:肿瘤直径平均2.8(1.5~4.0)cm,远离集合系统,无远处转移.临床分期均为T1aN0M0.实验室检查Hb(137±21)g/L、红细胞沉降率(ESR)(27±12)mm/1 h、SCr(92±41)μmol/
作者对接受曲张精索静脉外科修复的不育症患者手术前后的精子染色质结构及其对受孕率的影响进行前瞻性评估。纳入该研究的49例患者有至少1年的不育史,并且有明显的精索静脉曲张和少精症。手术前后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精液分析和通过精子染色质结构方法计算DNA片段化指数表示的精子DNA损伤程度进行评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