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秀波 做个哲学大叔

来源 :北京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weib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君秀波,帝都人士,少时与傅彪刘蓓同辈学于中央戏剧学院 。同学知其能,皆善待之。某次其病,傅彪善言相慰:会当一日,达君达己。其为人也良,宜知想象。
  所谓良人运厄,古今同辙。及壮,吴君秀波陡遇坎坷,一时未能展平生之所学。或驻唱于秦楼瓦肆,或当垆贩酒,与庸保杂作涤器于市中。虽贫,人也淡然:善因困而为福,转阻力而为动力,贵轻重,慎权衡。未及不惑之年,时来运转。目下,国内一线男星,或无出其右者。
  笔者尝有此念:若论中国梦,吴君秀波亦为实践者。一言蔽之 :起落之间,初心不改,贫则守志,达更淡然。此一言, 知易行难!
  观者说
  采访之前便有耳闻,吴秀波是一个能让人一见面便觉得很舒服的人。
  果不其然。这次采访不像是工作,而是几个好久不见的朋友你一句我一句的胡侃。他确确实实有种能让周围人都舒服的气场。不同于这个年龄的男人经常传递出的若有若无的说教气息,他从不急着灌输什么理念,或推销他的思想。简单的对话,不像问答,更像聆听与倾诉。他谈话中常突然旁若无人地停下思考,而后在自言自语般的回答中不断纠正自己,更爱不急不躁,淡然地叙述着自己年轻时的荒唐事,一派在讲别人故事的模样。“现在想想,我原来的那些事,其实挺得意的。在那种不自觉的行为间积累了很多别人永远也经历不了的东西。”
  记得是谁说过,一个人最好的状态,是有了多年积累,却还未被人发掘的那段时期。但是在“圈儿”里有着“娱乐圈的哲学家”称号的吴秀波,虽然凭着《黎明之前》大红大紫了两年多,思想上却未见任何透支,反而愈发犀利明朗。
  “我的身体里住着四个人:一个老人、一个孩子、一个特胆小的人和一个特顽强的人。这四个人,他们都不会得意,不会骄傲。因为,说句特绕的话:我不以为,悲观是不痛苦的,也不以为悲观是不乐观的。”
  这一段绕到让笔者一时没醒过闷儿来的话,回头仔细想想,倒真是那么回事儿:哈哈大笑固然开心快乐,但谁又能判定略带伤感不是更幸福的状态?显然,吴秀波早早地悟透了这些,并在不惑之年乐呵呵地开始寻找人生新的至高点了。
  说到不惑之年,现在的人似乎比任何时期都要更怕老。且不说各种圈子里总有人得意于隐瞒自己真实年龄,就说那铺天盖地的舆论导向,让“延缓衰老”这四个字显得越来越亲切可爱。总有人不敢直视时光的目光,他们或是耿耿于怀与之作对,或是毕恭毕敬将之奉若神明。吴秀波却用不同于旁人的姿态与它直视,骄傲于过往的种种不羁与弯路,甚至与之拍着胸脯称兄道弟。就好比他这两鬓已经生出的些许白发吧,周遭的工作人员、亲戚朋友多少有些看不下去,都一再劝说他快去染染,他却不以为然。
  “我觉得挺好看的,我染它干嘛?我长白发了是证明我活到了这么长时间,看着那些满头银发的,我都一心羡慕呢。就举一个特别简单的例子,有的人攒了一辈子钱,打了条金链子挂脖子上了;我攒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攒出这么点儿白发,我干嘛要把它染了?”
  10年前,吴秀波刚过而立之年。如果用一个字形容当时的他,那便是“背”。
  在这之前,他在酒吧跑过场,驻过唱;开过六七家餐馆,一一倒闭;开过美容院,“黄”了;自己跑到石狮进货折腾服装,结果也没做长。他还给刘蓓做过经纪人,可两年下来,一单生意都没谈成。
  吴秀波人生的“黎明之前”,百字之内足以概括。
  10年前“背运当头”的吴秀波为了糊口不得不一头扎进演艺圈。10年后,他站在金鹰节的领奖台上,手捧双料奖杯,不疾不徐地说道:
  “十年前我知道自己没有了退路,因为我的孩子要出生了。所以我当时惟一能做的就是演戏。我以为我今天还能做得好,是因为孩子,因为责任。我以为人如果一直想为自己活得好,并不一定能活得好;但如果想为别人活得好,那就一定能活得好。”
  一人一个梦,帮助吴秀波圆梦的,是责任。
  十年荣誉
  没得奖的状态才真是千金难求
  2012年可谓是吴秀波入行十年的丰收年。《心术》让他的人气空前高涨,而两年前的《黎明之前》则让他尽揽各大奖项:“白玉兰”视帝、搜狐视频电视剧盛典年度最佳男主角、金鹰奖双料大奖……用句最俗的话说,吴秀波真的是拿奖拿到手软。但这些千载难逢的奖项,他却并不在意,反而变成了修炼自己的大好机会。
  “我一直在修炼自己,让自己变得淡定。演戏是这样,得奖也是这样。我会在拍戏的时候把手搭在脉上,要求自己在导演喊‘开始’的前后脉跳上不许有一点节奏上的变化。演员最佳的状态就好比守门员总是站在球门最中间,这样到达任何一点的距离都是最短和最快的。演戏时说哭就哭说笑就笑,然后在结束的一刹那不能有任何的得意和不满,再迅速回到这个中间点。”
  在日常演戏中这种长时间的修炼,让吴秀波愈发淡定。以至于奖项对于他来说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东西,甚至真颁给了他,他还会有些许失望。“如果这奖不颁给我,我脉搏还能保持一个节奏,那我这乐趣就大了,这种状态真是千金难求啊!你知道修几辈子才能修得那一瞬间吗?人生最大的探险,就是不停地失意。”
  十年公司
  如果我做到100分,就算它倒闭了,也还是100分
  攀上事业顶峰的吴秀波,坦言这经历就像在长跑,当得到奖项,再往前跑时,接下来的路会更难。居安思危的吴秀波开了一家制作公司,以此来投资自己中意的剧本,希望用这个方法延长自己在娱乐圈的寿命。
  “你以前可以说是做什么都不行,开公司也老倒闭,这公司你不怕也被你开倒闭了?”记者逗他。“我现在其实想得最多的也是这件事。现在的我对阴晴圆缺有了特别深的理解,所以无论是好是坏,都是正常的。如果公司倒闭是我的问题,那我承认自己没办好,找到自己的原因。这件事如果我做到100分,那它就算倒闭了,到我这儿也还是100分。”
  然而这种好心态却不是原来就有的。在他诸事不顺的那几年,吴秀波经常会因为生意不好生气发脾气。但跨入演艺圈后的这十年,他开始逐渐找回这种不患得患失的心态,每天磨炼与考察自己。   “其实,我的每一份错误,和每一份青涩,没有好坏之分,都是我生命历程中需要经历的。如果再要我来一次,我也未必能做到全对。”
  十年改变
  有人敢骑在我脖子上拉屎是最快乐的事
  虽然入行纯属温饱所迫的无奈之举,但吴秀波对表演的认真和玩儿命程度却是惊人的。他拍戏的玩儿命状态经常让身边人受不了。
  但现在,他变了。改变了他这种演戏较真儿态度的,并不是什么大腕儿和导演,而是不起眼的场工。“有一场戏,夏天酷暑41、2度的天儿,我穿着呢子大衣,老觉得拍得不行,得要再拍一条。我当时想的是,我都没喊累,你们凭什么喊累?结果一斜眼,看见几个场工在那热得直倒气儿,我霎时间就崩溃了。人家也有妻儿老小,你说人家才挣多少钱?你凭什么用你的生命去影响别人的生命?你的德行就是要放下你的名利,让人家早回家。”说着,吴秀波情绪激动起来。
  片场场工,让吴秀波懂得了尊重,也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腕儿”。“你知道尊重父母妻小,那为什么不懂得尊重别人呢?一个德高望重的艺术家,不是尊重艺术,而是尊重生命。只尊重艺术的,那就是一个混蛋。”
  从一个在组里说一不二的“腕儿”,到懂得尊重身边人,吴秀波颇下了一番心思。现在的他,坦言进每个剧组后最大的乐趣,就是在三个月内打破所有身边人对他的隔阂和敬畏之心。“如果有人敢骑在我脖子上拉屎,这就是让我最快乐的一件事。”
  十年信仰
  没有礼仪,就没有信仰
  演戏十年,吴秀波似乎永远是那么谦和有礼。在拍摄现场,他会和每一个人有礼貌地打招呼,寒喧上几句,拍摄结束后,他会依次感谢每一位工作人员,甚至会绕到影棚后门,找到在楼梯口抽烟的摄影师表示感谢。说到礼仪,他一改一贯轻描淡写的语气,认真谈了起来:“我觉得,中国以前有一样特别好的东西,现在没有传承下来,那就是礼仪。我认为恢复礼仪是我们国家特别重要的事,礼仪让人有德行,让人有行而知止,现在却几乎没有了。如果我们吃完饭,能够彼此鞠个躬,说声谢谢你,如果真有一个人这么做的话,我可能会哭出来。我觉得人与人之间彼此的珍重会克制住自己某些不当的行为,那是人类的未来。”
  在拍摄《心术》时,吴秀波就被如此地击中了泪点。戏中的一个老头,在做完手术后,给他深深鞠了一躬,这一条戏,吴秀波当场就冒出了泪。“没有礼仪,就没有信仰。我不以为没有信仰多么悲催,但我会觉得可惜。你到庙里见到一个泥胎,还知道跪下行礼,每个人都是佛陀,见到真人,你为什么不去行礼呢?与其对着一堆泥,一堆破石头鞠躬磕头,为什么对活人连个礼仪都没有?”
  十年朋友
  我惟一怕的,就是麻烦朋友
  吴秀波自言曾经不是什么好人,但是通过这十年的演艺生涯,他受益匪浅:“演戏需要不停地进入角色的状态和态度。所以往往直到演完以后,我才会在某一刹那间感觉到角色自身的东西莫名其妙地长在我身上了。演的好人多了,这东西就留下来挥不走了。”
  九月份的金鹰电影节上,吴秀波问鼎视帝。正因他的得奖,让观众有幸看到了一段圈内好友讲述他成名故事的视频。视频拍得励志又感人,但当主持人撒贝宁鼓动着吴秀波再说两句,试图把情绪推到那个“爆点”的时候,他却微微一笑:“我知道拍这个视频麻烦了好多朋友。我从来就是一个什么都做不好的人,惟一怕的,就是麻烦朋友。”
  寥寥数语,将观众们蓄势待发的情绪转向平和,亦将重心从自己身上卸下,顺带感谢了视频中夸赞他的朋友们。不得不说,吴秀波真是个中高手。
  十年孩子
  享受和承受永远是划等号的
  虽然吴秀波现在在娱乐圈也算个响当当的腕儿,但他却对孩子未来的铺路计划完全没概念。
  “我不完全相信前人所说的经验的总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这个笼子是要打破的,但这完全不是我能决定的。但我儿子有一次挺感动我的,他第二天要去夏令营,本来特别兴奋地准备了半天,结果告诉我,还有好多作业没写,他不想写作业。我说,这个我也没办法,人这一辈子,好多事都是平等的,比如去夏令营玩儿是享受,相对应来说,那学习就是承受。享受和承受永远是划等号的,享受就必须要去承受。我儿子用这句话自勉了好长时间,现在遇到他不高兴的事儿,他就会自己鼓励自己,说我要承受。”
  吴秀波虽然嘴上说着不会不懂,却用自己的一套平等交流的方式陪着孩子一起慢慢成长起来。
  十年责任
  诚实、认真、责任感,这是我的三原则
  金鹰节上的那一段得奖感言,让无数观众为之动容。因为在那之前,他很少在公开场合主动把孩子拿出来说。也是在这个颁奖礼上,大家知道了他的两个儿子的名字,“憨憨”和“小雨”。比起奖杯,他们才是真正让吴秀波快乐的,也是他们,真正把吴秀波“逼”到了成功的境地。
  十年,那个当年把吴秀波逼到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孩子也十岁了。如果没有孩子,吴秀波也许现在不知身处何方,做着什么行当。孩子出生前,他纯粹是为了自己活着,“打麻将高兴就打麻将,什么高兴做什么,没车没想法更没需求,顶多买个BP机就挺不错了”。
  孩子的到来,却让他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无路可退,尽我所能”。他不得不再次回到这个让他熟悉又陌生的演艺圈。他说自己谈不上伟大,只是初尝责任感。
  “简单地说,我们都知道黄继光和邱少云。他们如果只为了自己,能活吗?他们一定能活下去,他们为什么把自己逼到没有退路?因为他们为了别人。”
其他文献
十周年珍藏展  沛纳海置地太子专卖店是品牌在亚洲于 2002 年开业的首家专卖店,也是全球第二家继意大利佛罗伦萨之后的历史悠久沛纳海专卖店。此次,为了庆祝香港的专卖店开业十周年,特别举办的腕表珍藏展共呈现出48枚沛纳海独特腕表,且每一枚腕表都是来自收藏家们视若珍宝的私人珍藏,非常难能可贵。这也是基于他们对于品牌的信任和喜爱,才如此慷慨无私地与大众分享,参观者也才得以有这次机会,在香港欣赏到众多集创
期刊
西班牙的库伦卡剧团并不家喻户晓,此次带来上海和北京的《安德鲁与多莉尼》也并非名著和经典,但是剧团的表演和剧作的内涵却彻底征服了挑剔的中国观众。他们靠的是内在的力量,他们用事实证明:所谓文化的“软实力”就应该是以丰富的内涵打动人、以细腻的感情感染人,而不仅仅是用票房收入的数字来证明自己。  《安德鲁与多莉尼》的剧情非常简单:就是展现一对相伴多年却常常为一些生活琐事相互斗气的老夫老妻的平淡生活。而一张
期刊
胡同——北京古老的城市小巷。六百多年前,正是一条条胡同勾连着“内九外七”座城门,也勾连着一座座院落。体现着“天圆地方”建筑理念的青砖灰瓦四合院,作为一种景观,一种传统,一种生活,一种艺术,四合院是北京的市徽,是北京城的微缩,是中国的一个精致的方盒子。在这些四合院中曾经有不少名人故居深藏于此。数百年以来, 老城寓居过众多著名人物,昔年,他们或是以文章警世,或是以行动影响时代。  比如,位于北京西城的
期刊
“你觉得自己是一个偶像?”  “啊?我本来就是啊!不然我为什么要化妆整头让你拍照。”  林宥嘉说话的语气有一种可爱的骄傲。入行已经五年,他的脸变得更加锐利鲜明,接受采访时,他总是微微抬起下巴,俯下眼睛看人,这种慵懒的高傲,在你注视他分明的侧脸时,会演变成一种独特的魅力。一种既与稚嫩无关,又与男人味无关的性感。  林宥嘉是一个流行歌手,是一个偶像。  二十岁时,他是台湾《超级星光大道》第一届的第一名
期刊
一种全新的时尚——跨界,伴随着头脑风暴的盛行而大行其道,创意跨界完全可以成为一种新型的产业关系,在一加一等于二的基础上探索一加一等于三甚至等于十的叠加效应,任何看似不搭界的行业碰撞在一起都有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火花。  时尚产业作为跨界重镇,层出不穷的跨界花样比比皆是。2012秋冬,LACOSTE再度携手来自巴西的艺术家CAMPANA兄弟为假日收藏家系列打造全新经典POLO衫。2012年9月21日,
期刊
希腊神话中,众神之神宙斯因为拥有一面无敌盾牌,总是能够化险为夷。而在奥克斯空调事业部技术中心总经理舒乐华看来,现在的奥克斯空调也因为找到了这样一面盾牌而无懈可击,而这就是品质。  2011年底,奥克斯在其明星产品热霸1代的基础上,经过全面的改良,推出了“零下25度超低温启动,制热量提升30%,能耗减少30%”的热霸2代空调,而其魔鬼训练路也由此开始。当月,奥克斯与中国南北极考察队签约,热霸成为南北
期刊
“我提前一年从法律系毕业,回归了摄影”  当Gudzowaty决定不以律师为饭碗的时候,他提前一年就从华沙大学法律系毕业了。“当初选择法律专业纯粹出于实用主义的原因,而且我对法律的理解太理想主义了。不能说法律无聊,其实我倒觉得它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但是我实在是没法以它为终身的职业。”  对于Gudzowaty而言,摄影更像是一种回归。从小,Gudzowaty就跟着他的第一位摄影导师——叔叔——一起
期刊
最近一段时间,跨界娱乐和财经的最具话题性新闻,无疑是房地产大老板王石的离婚案。这条极具话题的新闻是在某个大风刮过刚刚降过温的深秋午夜,在网络上开始以一条极为隐秘的微博发布的。由于内容涉及王石、老丈人是高官、高额的夫妻共同财产分割、净身出户和80后曾经出演过《后宫甄传》 的女演员……而迅速在网络间弥漫以致成为最热新闻。  由于此条消息发布的时间太晚,那些习惯早睡早起的人就错过了这条消息最初的发酵期,
期刊
为什么时尚圈中人士都疯狂地热爱Miuccia Prada?从时装秀到广告图册,几乎每一个人都争先恐后想要拥有与Prada有关的一切事物。一句“衣服不是最重要的。”经典名言使得Prada不屈于大流成为先锋派。要知道,Prada女士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文艺青年。  永远又文艺又嗲的Prada请来著名时装插画家Richard Haines合作“IL Palazzo”项目,以时装插画的形式来表达其2012秋冬
期刊
英国是个最分裂的国家——最优雅与最癫狂;最保守与最前卫;贵族范儿与亚文化......今年10月,两个最受关注的英国作家对此做了一次淋漓尽致的现身说法。英国最畅销的小说家J.K.罗琳放下了奇幻的《哈利.波特》系列,转去写一部批判写实的成人小说,里面少不了粗口、性交、死亡还有政治。这个因为电影的推波助澜而把影响力扩散到全世界的女作家,不甘于畅销和儿童作家的标签,开始为自己的严肃文学之路开辟疆土。  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