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电网企业如何创新行政管理提升经济效益

来源 :中国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未来我国经济发展将步入一个新常态阶段,这对于电网企业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意味着电网企业必须尽快进行管理创新,将管理创新作为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从而更好地应对新常态经济发展模式下所带来的冲击。在此背景之下,如何在行政管理创新方面做到与时俱进,从而推动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提升,这成为了电网企业行政管理的一个重心。本文根据笔者的理解,探讨了电网企业行政管理创新的必要性以及当前行政管理存在的实际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行政管理创新的具体路径,以期为电网企业经济效益水平的提升带来有益探索。
  【关键词】电网企业;行政管理;经济效益;创新效果
  十八大以来,随着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理念的不断成熟,习总书记提出的新常态理论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认可,这也意味着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新常态将成为我国经济模式的最典型特征,而新常态带给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也会不断凸显,对中央企业盈利能力和经济效益的要求也将不断提升。但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网企业在行政管理领域的不足与僵化愈发凸显,从而给电网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针对此种情况,需要电网企业正视行政管理创新方面存在的不足,意识到行政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并围绕企业经济效益提升这一重点,在行政管理创新方面不断发力。
  一、电网企业行政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电网企业行政管理创新既是提升企业经济收益的需要,同时也是管理水平提升以及满足客户需求的必然之举,具体阐述如下。
  1.经济效益提升的需要
  获取经济效益是企业经营的根本目的,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发展阶段,宏观经济增长放缓,用电量增速也在不断下滑,加上电力及电价体制改革所带来的冲击,电网企业经济效益水平下滑非常普遍,并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存在。在导致电网企业经济效益下滑的诸多原因中,行政管理创新不足是一个重要因素。通过行政管理创新,将有助于企业经济效益水平的提升,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行政管理创新有助于企业净收益增加,促进企业收益水平跃上新台阶;其次,从收入来看,通过一系列行政管理创新措施的作用,有助于企业进一步拓展收入,开拓新的营收渠道;最后从成本控制来看,在企业成本管理、经济考核等行政管理措施的创新作用下,企业成本上升势头能够得到有效遏制,有望实现成本零增长,这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夯实了基础。总之,行政管理创新与单位经济效益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在行政管理不断创新作用下,企业经济效益将明显提升。
  2.管理水平提升的需要
  我国电网企业当前的管理水平与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与国际先进电网运营商的管理水平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这成为提升我国电网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主要瓶颈。行政管理创新是电网企业管理水平提升的关键手段,通过行政管理制度、理念、方法的创新,可以推动电网企业管理水平上台阶,为电网企业的发展带来更多保障。
  3.满足客户需求的需要
  行政管理创新是满足客户需求的必然手段,客户需求是电网企业行政管理创新的基本方向,对于电网企业来说,客户满意度将是考核其经营业绩的重要指标。整体来看,目前电网企业客户满意度水平还不高,借助于行政管理创新,能进一步简化客户服务工作流程,缩短工作时间,提升客户服务质量,给客户带来更好体验,提升客户对于企业的满意度。
  二、电网企业行政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电网企业行政管理创新必要性的背后,彰显出现有管理水平的不足,在现行管理模式下,尚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行政管理理念落后
  管理理念落后是电网企业行政管理中的一个突出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行政管理更多以控制为主线而不是以激励或引导为主线;其次是行政管理工作处于一个从属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最后是行政管理创新意识匮乏,因循守旧,循规蹈矩。
  2.行政管理制度僵化
  电网企业与其他一些竞争性国有企业或民营企业相比,在行政管理制度方面还较为僵化,制度的适宜性以及动态性不足。一些行政管理制度已与企业实际情况不相符合,却没有得到及时变更以及调整,从而导致行政管理制度与企业经营管理实际需要之间产生巨大的落差。在这种行政管理制度之下,电网企业经济效益受到影响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
  3.行政管理沟通不畅
  行政管理沟通是否有效,将直接决定企业行政管理效率,进而影响到企业经济效益。就当前而言,电网企业在行政管理沟通方面还存在诸多不畅,企业上下级之间,企业不同部门之间缺少沟通渠道以及沟通机制,导致各种信息传递不及时、不流畅。行政管理沟通不畅给电网企业带来了无谓的损耗,很多资源被浪费在了沟通层面,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升。
  4.成本管理不够理想
  近年来,电网企业对成本管理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但横向比较而言,尚存在诸多不足,如成本控制不够严格,各种损耗比较多,企业成本管理意识不到位等。在企业收入固定的情况下,成本支出失控,必然会给企业经济效益产生负面影响。电网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的短板,一定程度上拉低了企业经济效益水平。
  5.经济指标考核缺失
  电网企业属于自然垄断企业,相对于竞争性企业而言,其在经济指标考核方面的力度较弱,企业经济效益与员工业绩之间关联度较小,员工在绩效提升方面缺乏应有的积极性,导致企业经济效益提升缺少应有的动力,拖累了企业整体效益水平。
  三、电网企业行政管理创新具体路径
  针对电网企业行政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以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为基本指导原则,提出电网企业行政管理创新需从以下几个方面不断努力。
  1.创新管理理念
  电网企业行政管理理念要做到不断更新,树立正确的方向来引导行政管理效果的不断提升,从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在具体理念方面,关键是要具有敢于创新、激励引导等理念,重视行政管理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电网企业行政管理工作需要根据这些理念进行组织,从而给企业经济效益提升带来更多的推动及促进。
  2.创新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创新,就是基于电网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以企业经济效益提升为着力点,根据正确的行政管理理念,突破旧有的制度束缚,加快制度的完善及调整,确保制度的适宜性,从而实现整个企业行政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推动企业管理在完善的制度引导下,步入管理水平持续提升的通道。
  3.创新管理沟通
  为了减少行政管理沟通不畅给企业经济效益带来的负面影响,电网企业需要在管理沟通方面进行创新,一方面是建立多形式的沟通渠道,另外一方面就是确保沟通渠道的顺畅,让各种信息能够快速的在上下级之间、在不同职能部门之间及时传递,减少因为信息不畅所带来的资源损耗。
  4.完善成本管理
  在成本管理方面,电网企业需要给予更多的重视,进一步做好支出预算管理,堵住不合理的成本漏洞,实施全面成本管理。在行政管理工作中,要建章立制,控制“跑冒滴漏”,控制行政成本开支,让每一个员工在工作中都能够做到节约,从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改善。
  5.加强经济考核
  电网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还依赖于经济考核手段的实施,在企业行政管理中,需要进一步健全经济考核,将企业经济效益与员工、部门奖惩挂钩,利用奖惩的激励力来引导员工不断朝着经济考核指标的要求迈进,从而更好地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目标。
  随着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到来,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电价体制改革在深圳的试点以及即将而来的全面推广,随着未来电网企业经营环境的进一步变化,电网企业经济效益提升的期望与压力必将与日俱增。针对这一客观现实,需要电网企业更加重视行政管理创新,从管理理念、制度、沟通、成本管理、经济考核等方面不断优化,利用这一手段为企业经济效益提升注入更多的活力,助推电网企业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海菊.强化安全生产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J].品牌,2013年10期
  [2]袁惠萍.电网企业预算绩效管理框架设计[J].会计之友,2014年6期
  [3]余立军.从企业价值链看电网企业“三集五大”集约化管理[J].能源技术经济,2011年5期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零售业的不断发展,连锁零售企业在我国流通行业中的比重逐渐增大,对其加强库存管理成为增强连锁零售企业实力的重要内容。如何针对企业库存进行合理化分析与改进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连锁零售企业库存增大原因及后果、存在缺陷及合理化库存三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零售企业库存;原因及后果;缺陷;改进  近年来,我国连锁零售企业以其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品牌形象不断地扩大规模并取得有利的竞争优势,
【摘 要】关于煤矿企业的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工作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增长问题,同时还直接影响公司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在当前新型的会计准则出台之后,我国煤矿企业的会计工作也有了明确而具体的指导方针,为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在战略上确立了新的发展目标。作为煤矿企业,只有做好企业成本会计的财务管理工作,才能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并充分发挥出企业内部的投资管理的优势,进而从整体上推动煤矿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
曾经被3?15晚会连续三年追踪报道的垃圾短信,经过多部门联手治理,已经比过去减少了很多。今年的3?15晚会又报道了比垃圾短信还可恶、更加来势汹汹的骚扰电话,好似按下葫芦又起来个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2014年第三期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和《三季度手机安全报告》显示,三季度垃圾短信被拦截量为103.4亿条,环比下降41.5%;三季度新标记骚扰电话号码约1.22亿个,同比翻番。有技术公司人员表示
【摘 要】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定位的“查错揭弊”,影响了其职能的充分发挥,无法满足现代企业管理和发展需要。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阐述了新形势下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能定位,分析了目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未来发展思路,对进一步完善内部审计机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关键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措施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
对时效性商品的定价问题进行了研究。基于一种负二项分布的离散需求函数,并在利润最大化原则下,建立了时效商品最优定价模型。由于该模型涉及多个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常规函数极
现有的随机设施布局问题的优化方法或是优化总物料处理成本的均值以获得最鲁棒的布局,或是优化其方差以获得最稳定的布局,但两者均只优化了总物料处理成本随机特征中的一个方面
针对高校仪器设备网络化共享系统中的仪器设备资源优化配置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排队论的规划方法,利用排队论对共享系统仪器设备资源优化进行建模分析,建立了仪器设备网络化使用
从环保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将模糊综合评判和数学规划相结合的电子废弃物回收利用网络优化设计方法。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待选的有害物填埋地点进行评价,获得了能够综合反映
将DEA方法引入TRIZ应用体系,首先依据TRIZ理论分析顾客需求,选择TRIZ问题解决工具,获得不同的创新方案,然后考虑各种投入要素,利用DEA方法选取最佳方案。该方法有效弥补了TRIZ理论
【摘 要】企业属于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健发展发挥出了重要作用。但因为国内很多企业自身内部管控制度不完善,财务管理水平不高,加之财务人员专业素质能力不高等,在市场竞争环境中很可能存在资金短缺或者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阻碍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要了解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寻求科学有效的对策控制财务风险,本文正是对这一问题展开探讨。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