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对比,回味无穷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jl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隽 永
  表面的奢华只能满足一时的虚荣,
  惟有外表下意味深长的内涵,
  才是最为值得细细品鉴、琢磨的。
  珠宝带来的“中国风”,
  也许与你想像中截然不同……
  如果拍摄一部历史穿越剧,让十六七世纪的各国皇后贵妇坐在一起,那无疑将是一场中西珠宝文化的饕餮盛宴,我们对于中西珠宝文化之别也会一目了然。
  含蓄VS外向
  以明代为例,累丝嵌宝石人物胸针大量运用了中国古代宫廷技艺“花丝镶嵌”的制作技巧、工艺复杂,整体构图十分规矩、层次感非常丰富,通过细节完美处理,将首饰的典雅高贵气质引申而出。
  但文艺复兴时期的胸针,工艺上除了镶嵌、切割之外,并无他奇。色彩斑斓、大小不等的宝石被堆叠在一起组成图案,相互配合下却也耀耀生辉、绚烂华美。
  由此可见,中西珠宝文化之别,首先在审美追求不同。众所周知,中华五千多年文明的积淀下产生的审美哲学是追求一种内敛、含蓄、细腻、稳定的诗化审美情趣,其投射到对珠宝的追求则多为欣赏玉石的温润莹洁、致密柔韧,即便是宝石,也会将其处理得圆润规整、宝光内蕴。
  更为可爱的是,中国喜欢珠宝是极其务实的,讲求“把玩”是独特一面。不管是玉石还是宝石,中国传统文化追求不仅要心身愉悦,更要有人格修养的提升。在这一点上,由于历史影响,美玉似乎远胜“晚到”的彩色宝石。
  但西方的美学追求是外向型的,突出形式和形态的表现,显然更喜欢宝石的晶莹无瑕、光彩夺目,所以宝石往往被切割得刻面平直、棱角分明、锋芒显露。
  另外,西方文化的特性之一是想方设法地否定前人,所以不断地求新、求变、求异;中国的传统观念是敬畏先灵,所以往往喜欢肯定前人而否定后人,好古之心较重,由此对于珠宝不太注重形式的变化,而重内在精神的继承创新、稳步发展。
  完美VS瑕疵
  中国人更喜欢完美和天然的东西,红蓝宝石、祖母绿等彩色宝石往往十有九裂,所以相较于玉石翡翠,中国人自然更钟情于后者。
  同样是带有醉人绿色,翡翠在中国的出现要远远晚于彩色宝石,国人常以雕刻来缔造翡翠艺术的光辉,而西方珠宝则喜欢将祖母绿切割得晶莹诱人、以大为珍。
  同样是激情澎湃的红色,现代中国人更喜欢追求以南红玛瑙或者红珊瑚为主材的珠宝,而对于红宝石,则是一种“有则喜、无则不强求”的心态。像顶级红宝石“鸽血红”,多数人只曾耳闻未见实物,其魅力也就难以大众化。
  更为有趣的是,面对珠宝商惯用处理或者填充的方式来消除彩色宝石的绺裂,不少人会认为这是在造假,处理得再好也并非天然。即便是玉石翡翠,中国人也会想尽办法用雕刻和工艺来剔除它们身上的瑕疵,只不过彩色宝石中的暗绺明裂是很难用雕刻或者工艺来弥补的。但西方人似乎并不太在意彩色宝石的绺裂甚至是处理。他们只觉得东西好看、稀奇,这就足够了。
  科技VS手工
  在15世纪末期,西方人开始用没有经过琢磨的宝石级金刚石或仅琢磨几个刻面的钻石来做结婚的信物。1909年,旅居美国的波兰人塔克瓦斯基精心设计出最佳反光效果的58个刻面切割工艺的标准钻石型,钻石以其耀眼的光芒、无与伦比的虹彩让世界大吃一惊。随后这一技术也逐渐运用到其他彩色宝石。
  纵观西方珠宝文化史,不难发现,西方人对宝石的认知和了解很多是建立在自然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加之凭借领先中国数百年的现代冶金技术,切割工艺、刻面造型非常精彩。
  不过,在古代中国的珠宝制作中,烧蓝、景泰蓝、玉雕、花丝镶嵌、錾刻、点翠、金银错等超凡手工技艺来展现珠宝“天人合一”艺术精神,则鲜见于西方珠宝艺术。
  模仿VS独立
  闻名世界的华人珠宝收藏家、美国华平投资集团董事总经理、亚太区主席孙强认为,如今不少藏家依然停留在追求石材的阶段,过于注重宝石尺寸、成色的稀有程度,不太注意作品的内涵和艺术价值。“珠宝的价值固然重要,也可以是用以炫耀的资本,但我更欣赏的是艺术珠宝的内涵和它代表的意境。”
  国人对珠宝设计的不够重视的确值得一提,一方面是因为原有观念太过根深蒂固,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如今中国珠宝的设计多是模仿参照香港理念和路线,而香港则是跟着西方走,所以很多设计既太过商业化,又缺乏中国文化精髓。
  但在西方的珠宝文化中,设计的价值往往超过珠宝本身。比起国内的设计师往往容易被条条框框所束缚,国外的珠宝设计师风格很明显,工艺缜密而思维却天马行空。
  不少闻名遐迩的西方珠宝,虽然其所用的宝石并非顶级,但却因为创新的设计、主人的名望、传奇的身世而家喻户晓。如英国女王皇冠上有一枚名叫“帖木儿”的红宝石,虽然颗粒大而且身世传奇,但实际上是它并非红色刚玉而是红色尖晶石,却并不妨碍西方人对它的赞誉。
  还有在收藏群体上,如今国内的珠宝藏家多为有过国外生活经历或者与国外人士接触比较多的人,他们分布在各行各业;而在西方,真正的珠宝收藏爱好者大部分是珠宝商或者圈内人士。
  写到这里,笔者想到旅德芭蕾舞蹈家,艺术制作人邱思婷说过的一番话:“记得在巴黎时常去CARROUSEL DU LOUVRE看定期的展览,每次结束都会到二楼两个固定长年展出古代首饰的小厅里呆一会儿,从头到尾细致再看一遍,每每感动我的都是两个字:传承。西方的珠宝奢华贵气,而东方的珠宝内敛含蓄,前者善于外修,后者适合内养,两种美不可同日而语,却各有千秋。西方珠宝中的光芒四射赋予我生活的激情,而东方珠宝中的柔情灵动更适合于长相厮守。”
  对比中西珠宝文化的种种,令人倍感意境深远……
其他文献
嘉宾:中国嘉德珠宝钟表部总经理黄铭  关键词:消费、产地、报价体系  珠宝部分,今年嘉德秋拍还是以翡翠为主,因为在内地珠宝市场中除了翡翠以外,其他资源都比较有限。彩宝、钻石都是舶来品,虽然在一级市场也有不少珠宝商经营钻石和彩宝,但珠宝商和拍卖公司在合作上相对比较困难——由于一个拍卖季前后差不多需要4个月的操作时间,对珠宝商来讲周期过长。翡翠虽然产地在缅甸,但翡翠加工基本都在内地,所以,翡翠的货源上
期刊
无论是高端的拍卖会,  还是大众的日常消费市场,  当前,  国人对于珠宝的消费需求与能力,  确实不容小觑……  槌起槌落,绽放别样风景  要想了解珠宝的市场表现,拍场动态是不容错过的“指向标”。今年的秋拍,我们将会看到哪些精彩,当前藏家的口味喜好又如何?本刊编辑部独家专访了几家海内外知名拍卖公司相关负责人,一起跟着他们的视野认识珠宝的世界——  3264.5万美元!苏富比蓝钻纽约创记录  当地
期刊
从去年北京文化局批准5家机构从事艺术品鉴定,到最近国家文物局批准7家单位针对社会公众开展民间收藏文物鉴定试点工作,这种行政部门直接干预批准鉴定机构的做法民间怎么看?民间文物艺术品鉴定市场究竟该如何管理?  吴少华(上海市收藏协会会长):  政府不应该冲到第一线  面对艺术品和文物鉴定市场的混乱局面,国家应该尽快进行相关法律条令的建立,对于不合规的行为进行坚决打击,塑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起到一个裁
期刊
嘉宾:香港苏富比珠宝部副主管朱燕仪  关键词:创记录、内地藏家、感动之心  自1995年香港苏富比推出珠宝拍卖专场至今,已经走过近20个年头。每一年的珠宝专场,苏富比都会为藏家们筛选具有高价值、高品质的精品珠宝。像今年秋拍的瑰丽珠宝及翡翠首饰专场中,300多件瑰宝中有近三成是翡翠饰品,钻石、彩宝等珠宝约占了六七成。虽然与往届相比并没有特别大的改变,但本届瑰丽珠宝及翡翠首饰专场上有多件珠宝创造了记录
期刊
嘉宾:保利拍卖珠宝钟表尚品部总经理王婷  关键词:顶级、祖母绿、黄钻、鸽血红  顶级的彩色宝石是保利一直以来的特色,也是保利近来主推的项目,同时还是投资收藏的明智之选。  保利本次秋拍征集的彩宝绝大多数没有经过任何人工处理。每一颗祖母绿都得来不易,而30克拉以上的更是难得,此次将有一枚18K金镶嵌30.24克拉哥伦比亚艳绿色祖母绿戒指,未经注油,浓绿的色调再加上纯净的晶体,鲜亮夺目。在我看来,祖母
期刊
美丽的珠宝当然少不了好的首饰盒来搭配。古往今来,由珍贵材质,复杂工艺悉心打造的璀璨盒子装点着无数淑媛贵妇的花容月貌,悉心点缀了女性的华贵容止。现在,这些别致的小盒子不仅是佳人心头上的好,掌心上的宝;更是凝聚了丰富文化内涵和工艺技巧的收藏佳品。  象牙首饰盒为泰国的旧作。上层可以存放宝石、戒指、耳环、胸针、帽花等。下层设计可放置项链、手链、脚链等。因内侧镶接天然檀香木,存放过的首饰也因此香气扑鼻。 
期刊
有人说,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尽管多少有玩笑的意味,但很形象,不管夸张还是低调却不失内涵,对一个人的生活与人际交往来说非常重要。很赞同一句话:佩戴好的珠宝是为气场加分的,甚至能让人焕然一新,前提是你得选对。而搭配中色彩是否协调也不容忽视。  祖母绿、碧玺链牌  肤色较白的人挑选范围比较广,如红色会凸显好气色,绿色则看起来很清新。  钻石手镯  肤色偏黑的人可以尝试钻石、蓝宝石等色彩纯度较高的宝石
期刊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中国已经跻身全球最主要的珠宝消费市场,其中黄金、钻石、玉石等的消费在世界排名中位居前列。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从2006年到2013年,中国珠宝市场一直处于稳定增长状况。2013年,中国内地珠宝销售市场达到了4700亿元人民币的销售额,几乎占到了全球销售市场的三分之一。  不过,尽管近年来珠宝行业的销售收入一直处于增长状态,但是最近几年其增速却在逐渐放缓。以今年为例,有数据显示,今年
期刊
嘉宾:天成国际珠宝部董事杨俊贤  关键词:名人、创意、实用、红色  12月7日在香港亮相的天成国际2014年珠宝及翡翠秋季拍卖会包含了300件珠宝首饰,以及50件“甄妮珍藏珠宝慈善拍卖”拍品。本次上拍的300件拍品共价值5.3亿余元港币,相较于上一季度珠宝首饰专场360件、总价值4亿余元港币,本季度的拍品收藏价值和艺术价值更高,同时也更为珍贵、稀有。  其中,华语乐坛著名女歌手甄妮捐赠用于慈善拍卖
期刊
人们钟情珠宝,不仅是因为其本身的珍稀可贵和绚丽光彩,还有经加工后所蕴含的那些艺术魅力和情感追求。因为有了这样的载体,尽管种族不同,语言各异,珠宝爱好者们却在同样的情感中默契地“聚”到了一起。  倾心理由:魔幻得不可思议  Vivienne Becker(维维恩·贝克 珠宝历史学家、专家及作家)  虽然研究和喜爱珠宝是本职工作之所需,但珠宝真正打动我的,是其蕴含的深厚情感。因为世上再无其他艺术品与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