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目标与冲突趋向:儒学政治价值体系的内在悖论

来源 :内蒙古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wuwangw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儒学政治价值体系是中国现代政治价值体系建构不可回避而又必须研究的问题。在儒学政治价值体系中,和谐不仅是基本的价值准则,也是重要的价值目标。然而,儒学指导下的政治生活却很少出现和谐的局面。儒学政治价值体系自身存在的矛盾是造成这一反差的重要原因。儒学政治价值体系对礼的崇尚、对道德的推崇、尊君子抑小人的价值取向极易导向矛盾和冲突。失序恐惧和权威崇拜是儒学的两个基本特征。这两个特征有助于从理论上认识和反思儒学的和谐思想及其价值体系在和谐问题上的悖论。
其他文献
包容性发展蕴含着发展成果的共享性、发展方式的可持续性、发展机会的公平性以及发展目的的人本性。包容性发展的内涵体现了和谐理念的本质要求,是和谐理念的实践之维,践行着
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下,科技发展已经呈现出一种高速性、全面性的特点,尤其是网络的普及使得中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之间的文化的激烈碰撞,对广大青少年的思想发
服务型政府是基于服务行政理念提出的公共行政体制概念。西方国家提出服务行政理念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诉求/参与—回应—责任"模式的民主行政体制目标,是因为原先的官僚行政体
区域政治是指一个国家的中央和地方政府运用公共权力在区域之间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权威性分配,并通过合理有效的分配机制及其功能实现社会公平与效率,促进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
就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而言,主体是社会个人,矛盾是社会个人的两个方面,即生产力与社会关系的对立统一。从社会组织的角度,运用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研究社会主义人格,发现社会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而不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在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社会,无产阶级政党、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制度三位一体,否定
1 病例介绍 患者曾某某,男,46岁,以'车祸致左足部肿痛、活动受限1d.'为主诉于2007年7月11日12:00收住我院.临床表现:左足跟部及踝部肿胀明显,可见明显局部皮下青紫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