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形势下线上教学的几个误区及应对策略

来源 :广东教学报·初中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rplerain9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自2月17日起,国家、有关省市和学校整合优质教学资源,陆续开通了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和中国教育电视台空中课堂,免费供各地中小学校自主选择使用。另外,钉钉、微信等也纷纷加入了在线教育的战线上来。在这特殊时期,在线教学负重前行。在线教学究竟存在哪些问题?该如何应对?本文试从四个方面提出问题和改进建议。
   误区一:在平台应用上,纷繁芜杂,良莠不齐。目前市场上,线上教育平台众多,很多的教育APP或机构也都一拥而上,开发各种教育应用来满足市场上多元化的需求。在平台选择上,不同地区甚至不同的学校使用的平台各异,而且直播平台功能繁多,如视频播放、弹幕、在线讨论、点赞等,看起来热闹非凡,但实用价值并不高。应用APP更是比比皆是,但是质量上良莠不齐。以初中语文为例,知识点不同,使用的APP也各異。有作文智能批改的APP,有猿题库APP,有初中文言文阅读APP,有古诗词典APP,还有很多APP内容陈旧,质量不高。学生在不同的平台和APP之间应接不暇,疲于应付,线上教学显得一片忙乱。甚至,很多APP应用,无意间把某些在线平台变成了强化应试的新场所。
   因此,我们在平台应用的选择上,要删繁就简,去芜取精。应简化直播界面,禁用弹幕、点赞功能,避免无谓的干扰。对于过多的APP应用,我们应该去芜取精,减少使用。充分利用好教材,减少学生在线学习时间。以初中语文为例,在学科统一直播平台的基础上,我们更多地去优化教学设计,把统编教材课后的思考探究和积累拓展有机地融入教学设计,课后留更多的时间进行纸质阅读。如《回延安》一课,我们在设计时着重在诗歌的线索和语言特色上,通过诵读理解诗歌情感。在课后我们推荐《延安颂》《小米的回忆》《记一辆纺车》等篇目的纸质阅读,没有纸质阅读条件的学生则要求提交诵读录音。
   误区二:教学方式上,机械统一,生搬硬套。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学校把“教学”简单固化为“讲课”,把“在线教学”片面窄化为“直播讲课”。很多教师对线上教学尚未厘清,仓促上阵,把直播或微课视频当成了线上教学。要么就是一讲到底,要么直接放微课视频。只见教师,不见学生;只听上课,不见交流。教师自顾自讲,学生自顾自学。
   当然,直播教学或微课视频教学具备直观明了的优点,但它并不是在线教学的唯一打开方式。因此,除了直播或微课视频讲课外,在教学方式上还要灵活多变、不拘一格。一方面,我们要认识到教学活动形式多样、教无定法。除了最为传统的“师讲生听”,还有练习、讨论、游戏、探究、测评、头脑风暴、资料检索、小组研讨、网络探究等等。以初中语文为例,教材篇目有积累型文本、语用型文本、写作型文本等等,不同类型文体侧重点不一样,如《社戏》可以上成写作型文本,就可以使用头脑风暴的方式,聚焦在它的布局谋篇、景物描写和人物刻画上;《安塞腰鼓》可以上成语用型文本,可用在线朗读的方式,聚集在它的排比修辞上。另一方面,在线教学的组织方式除了同步直播或微课播放外,还可以是线上异步教学、混合式教学、翻转或半翻转等方式。以八年级下册《诗经》二首为例,把诗经的相关知识介绍或朗读做成1-3分钟小微课,在线直播时把直播和微课结合起来,知识点的东西用微课来讲解,教师更注重与学生互动、引导,效果会更好。除了直播互动,教师与学生也可以通过在线平台、通讯设备等进行不在同一个时间点的异步互动;或者根据教学的情境需要,在不同环节融合采用同步或异步的方式,综合应用各种资源、平台和工具开展混合教学。
   误区三:教学策略上,因循守旧,单一片面。首先,线上教学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按部就班,依照原有的线下课堂教学计划“依葫芦画瓢”,不考虑线上教学的实际;其次,在教学组织上,单一片面,缺少联动机制。采用单人对多班或者单人对单班的方式,教学上前后失节,缺乏有效的统筹规划和合理的组织安排;最后,在教学评价的选择上,缺少积极的教学改进策略。课堂的效果、学生的反应无人顾及,作业的反馈变成了冷冰冰的分数。
   根据当下线上教学的实际情况,我们在教学策略的选择上,要因“时”而异,因地制宜。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考虑到线上的教学实际,在教学内容关联性允许的情况下,打破原有的教学顺序和教学计划,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有选择地进行线上教学内容安排,对一些基础性知识点的学习和适合自主学习的内容可以优先安排线上教学。以初中语文学科为例,我们可以先安排诗歌和文言教学,从这些积累型文本入手,推进到其他类型文本。对一些不适合线上教学或者对教学环境要求较高、需要探究的内容,如语文教材中的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因为要准备的材料比较多,时间也较长,甚至需要实地调查,我们可以调整到开学后进行。在组织备课时,教师要运用联动机制,线上集体备课,根据教材的情况进行适当的取舍和加工。以名著为例,寒假已组织学生自主阅读了篇目,那我们更多地注重该篇目的名著分享,课前导读和课中导读则可省去。在教学评价反馈上,每节课的教学除安排一人做主播外,其他同科组老师做助教。所有老师同步课堂,一方面要了解并记录每节课学习进度,一方面要观察学生在线情况,及时答疑,分析学生作业情况,以便进一步调整线上教学的策略。
   误区四:在作业设计上,贪多求全,僵化死板。很多线上教学,资源包中既有微课、学历案的自主学习,又有课堂评测加课后配套练习。尤其是许多应用APP有自动评改的功能,很多老师只管布置,不管结果,导致各科作业过多过泛。另外,作业布置僵化死板,缺乏个性化、精准化。或直接在APP一键推送,或作业同质化、机械化倾向明显,一刀切导致作业质量参差不齐,学生负担过重。
   线上教学的核心是“资源 任务 反馈”,资源与任务和反馈要一致,学教评测一体化。学什么,教什么;教什么,评什么。因此,作业布置要定位清晰,形式丰富。作业的批阅与设计应该是线上教学计划的一部分,老师要定位清晰,精准推送。一般作业可以分为检测性、巩固性与提高性三大类,我们可借用在线平台大数据进行作业分层。
   因此,作业设计要更符合学习者的层次需要,助力成长。以八年级下册《安塞腰鼓》为例,作为语用型文本,重点抓住文中的排比学习它的语言,在作业设计时我们分层设计,如优秀层级:请模仿文中的排比句写一段话,以我校的读书节为对象,描述一个表演场面,且使用除排比外至少一种修辞;中等层级:请模仿文中的排比句写一段话,以我校的节日活动为对象,描述一个表演场面;基础层级:请模仿文中的排比句尝试写一段话,使之语意连贯。学、教、评一体化,让作业更精准,更高效。当然,语文学习的外延非常广泛,如学习《大自然的语言》,我们还可以布置观察性作业,让学生在家观察阳台种植植物的花期,来推断所处城市的物候特点,为课文补充例证。
其他文献
【写法指津】   一、书信体的基本要求   首先,要素要齐备,格式要正确、规范,称呼、正文、落款、署名、日期一样不能少。如,问候语要另起一段,可与正文相连,也可单独成段;正文之后一行右对齐先署名,后注明日期。考试时,可以写××年××月××日,但不能漏掉。   其次,写信的目的或是传达感情,或是相互问候,或是交流思想,或是传递信息,或是研讨问题,或是有事相托,等等。入题要快,主旨要明确,条理要
俗语说“母子连心”,在英国就发生了一个充满奇迹的故事!一名罹患心肌炎的母亲性命垂危,住院期间因思念3个月大的儿子,丈夫将他带来医院,让他躺在妈妈的病床上2个小时。没想到奇迹发生了,这名母亲的心跳竟慢慢恢复正常,就从那晚开始,她逐渐恢复健康。
“以天下为己任”的北宋名臣范仲淹,廉洁奉公,忠贞于国,而且治家严整,教子有方。  “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这是《宋史·范仲淹传》中的一段话。说他富贵以后,若非招待宾客,日常菜肴绝无两种以上的肉食,妻子、儿女只是满足基本的温饱而已。  范仲淹常以俭约训导儿子,他说过这样的话:“我最不愿意看到的,是你等安享父官的富贵俸禄。”  他的第二个儿子纯仁结婚时,计划请匠人
为何人们热衷于在社交媒体上收获大量“赞”?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赞”让人获得的愉悦感类似于吃巧克力或赢钱,青少年的“点赞”行为更易受到其他网友影响。  发表在《心理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当青少年发在社交媒体上的照片收到大量“赞”后,他们脑回路中的活跃区域与吃巧克力或赢钱时相同。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阿曼森·洛夫莱斯脑地图中心的研究人员选取了32名13岁至18岁的青少年,让他们加入一个类似于
年轻是一种力量,让人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执杖闯天下的冲动和激情,每个人都会萌生趁年轻到外面走走,借机寻找机会发展事业的念头,但是我们究竟该何去何从?又是否拥有只身一人闯天下的能力呢?下边,就来测测看吧!  1.假如你在商店遇上态度很恶劣的服务员,你是否会采取容忍的态度呢?  ·是的——2  ·不是——3  2.你喜欢电子舞曲类型的歌曲吗?  ·是的——4  ·不是——3  3.你总是能够轻易揭穿
美国纽约市一名圣诞老人扮演者为了让孩子们相信其圣诞老人的身份,遂将自己的名字改成圣诞老人,自此以后,他的事业蒸蒸日上。起初,成为圣诞老人扮演者后,依然会受到很多人的质疑,因此,他于两年前决定把名字改为圣诞老人。此后,他的事业开始走上正轨,每年12月,都会举办150到200场演出,为各大公园圣诞演出站台,还承办个人舞会或公司会展等,为人们带来欢乐的节日气氛。
印第安土著乐器是美洲原住民族文化遗产的瑰宝,它凝聚着印第安人的无穷智慧和艺术。  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1492年以前,印第安人是美洲的原住民,因此,其音乐文化成为当时美洲音乐文化的主流。1492年以后,教会音乐由耶稣会教士传给美洲土著居民,殖民当局镇压土著音乐,当地的节奏、旋律与欧洲的节奏、旋律逐渐混合而成新的、有特色的拉丁美洲音乐形式。因此,至今,仍可在拉丁美洲的音乐中寻探出许多印第安因素。  
还记得斯皮尔伯格的经典电影《第三类的密切遭遇》的场景:上方的UFO一出现,客货两用车的引擎和灯光全部熄灭。这种场面并非臆造或吓唬观众,它有实例为证。自1940年以来,尤其是1957年之后,有许多此类事件的报告。  英国UFO研究学会的研究人员杰弗·法拉于1979年收集了英国的这类事件,并于1981年补充了发生于英国的事件,汇编成册。2012年9月,法拉在伦敦的研讨会上将自己的著作升级;英国UFO学
“地狱之鸡”  这种叫做“安祖”的恐龙长得和现在的鸟有些许相似,不过它生活在6600万年前的北美大陆上。因为它的化石出土于南达科他州的地狱溪地层,再加上和家鸡相仿的体型,人们送给它一个酷炫的外号——来自地狱的鸡。  珊瑚树  一种寄生于其他植物根部的濒临灭绝的植物,目前科学家只在菲律宾明岸山的西南坡上发现了它的踪迹。它那粗糙分叉的地上块茎,让它在同类中独树一帜。  自成一门的蘑菇状生物  隐匿在澳
由工件制作的第一个“塑料细胞”  对于如此微小的东西而言,生物细胞是个非常拥挤的地方。在被称为“真核生物”的多细胞生物中,每个细胞都挤满了更小的结构——细胞器。这些细胞器有特定的功能,通常与控制化学反应有关。为了更好地理解细胞的化学反应,荷兰内梅亨大学的科学家们用内置实际工件创造了第一个人造细胞。他们把微小的充满酶的球体注入到一粒水滴中,再把整个物体用聚合物包裹起来,由此产生“塑料细胞”。  伊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