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土拐话民歌研究文献综述

来源 :报刊荟萃(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j1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广西土拐话民歌主要流行于广西融水县、罗城县的客家与仫佬族当中。土拐话是一种由平话与壮侗语相互交融而形成的语言,最初为广西融水、罗城、柳城一带的客家人使用的语言。随着客家人与少数民族的相互交融,特别是与仫佬族的交流,仫佬族逐渐将土拐话山歌也作为自己的古歌的一部分,融入自己的文化当中。近年来对仫佬族民歌的研究文章逐渐增多,但针对土拐话民歌的研究却相对较少。本论文是以广西融水县客家与罗城县仫佬族为例对广西土拐话民歌进行分析、探究。
  关键词:广西土拐话民歌;文献;分析
  一、关于广西土拐话民歌的文献概况
  本人所研究范围内的文献共10余篇,其中直接描述广西土拐话民歌的仅有一篇,为樊祖荫教授的《话到嘴边口又封——土拐话多声部山歌赏析》,这也是作者目前发现的唯一一篇直接写广西土拐话民歌的文章。另外几篇是关于仫佬族民歌的文章,例如樊祖荫教授的《广西仫佬族民歌的风格特点》、苏沙宁教授的《仫佬族多声部民歌源流考》、广西罗城县文体局出版的《仫佬族古歌》、龙殿宝的《一蓬艳丽的民族之花——仫佬族民歌研究》、唐代俊的《仫佬族传统民歌的音乐形态特征》和《仫佬族民歌歌唱语言浅释》以及《仫佬族民歌的审美及教育价值》、过伟的《仫佬族民歌初探》、王克永德《浅析仫佬族民歌音乐特征》、李娜的《仫佬族民歌结构》、包玉堂的《仫佬族民歌的格式和韵律》、黄丝雨的《仫佬族民歌:类型划分及诸类型的深层意蕴》等当中有涉及土拐话民歌的片段,但均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探究。关于仫佬族民歌的研究可以说非常之多,但提及仫佬族人除会唱仫佬歌外还会演唱客家的土拐话民歌的非常之少。另外还有一本1991年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广西客家山歌》,其中也只是提及客家在广西罗城、融水等地有分布,但并未将土拐话民歌单独列出。
  二、广西土拐话民歌的文献分类
  在本人搜集的14篇文献当中,内容非常广泛,研究的方向与角度丰富多样。以文献的主要论述方向及其所涉及的具体内容为依据,笔者将所收集的文献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土拐话民歌的音乐本体特点、土拐话民歌的歌唱语言、土拐话民歌的文化特点。体将文献进行归类时,部分文章所研究的内容涉及多个方面,笔者将以文章侧重的部分为依据进行分类。
  (一)土拐话民歌的音乐本体特点
  土拐话民歌的音乐本体特点主要是围绕土拐话民歌的旋律、音列、曲调、韵律等音乐本体进行分析。广西土拐话民歌曲调类型是以句子数量或字的数量进行区分的,主要有四句体、五句体、六句体、七句体、八句体、九句体、十一字、二十四字等,其中以七言四句尤为最多,也是民众最为喜爱、接受度最广的一类。土拐话民歌由高低两个声部构成,主要是“高唱低跟”的形式。乐音音列为“56123”。
  涉及此类的文献有:樊祖荫教授的《话到嘴边口又封 ——土拐话多声部山歌赏析》、广西罗城县文体局出版的《仫佬族古歌》、樊祖荫教授的《广西仫佬族民歌的风格特点》、龙殿宝的《一蓬艳丽的民族之花——仫佬族民歌研究》、唐代俊的《仫佬族传统民歌的音乐形态特征》、过伟的《仫佬族民歌初探》、王克永德《浅析仫佬族民歌音乐特征》、李娜的《仫佬族民歌结构》、包玉堂的《仫佬族民歌的格式和韵律》等。其中樊祖荫教授的《话到嘴边口又封 ——土拐话多声部山歌赏析》中列举了两首土拐话民歌的曲谱,从曲谱中可以清晰的看出土拐话民歌由两个声部组成,为一唱一和的形式,高唱低跟,低声部主要为高声部形成和声伴唱。广西罗城县文体局出版的《仫佬族古歌》当中也列举了不同曲调的土拐话山歌,但与本人实地采录的曲谱略有不同,并且其中许多曲调目前已经没有艺人会唱,仅有曲谱留存。樊祖荫教授的《广西仫佬族民歌的风格特点》当中提及了仫佬族多唱土拐话民歌,并强调了在仫佬族的土拐话民歌中只有徵调式。
  (二)土拐话民歌的歌唱语言
  歌唱语言主要围绕土拐话民歌的演唱语言以及歌词进行分析、研究。土拐话民歌是主要以口传心授的方式,没有乐谱记载,仅有歌本流传。歌词主要有集体创作和民间歌手个人创作两种形式。个人创作的形式主要是在山歌对唱比赛中,双方对唱歌手根据所处环境或时间、地点以及对方歌手进行即兴创作的,这一类因其歌词所指代的特殊性,以及对方歌手的不同性,相对流传性较小,唱过之后容易忘记。集体创作大都是有歌本的,歌词是固定的,多在表演性演出时演唱。这种类型也包含两种,一种是自古流传至今的,另一种是现在创编的,旨在歌颂社会主义政策以及家乡的变化等。土拐话民歌根据歌词分类可分为:同年歌、大话歌、古人歌、恭贺歌等。
  涉及此类的文献有:广西罗城县文体局出版的《仫佬族古歌》、龙殿宝的《一蓬艳丽的民族之花——仫佬族民歌研究》、唐代俊的《仫佬族民歌歌唱语言浅释》、过伟的《仫佬族民歌初探》等。广西罗城县文体局出版的《仫佬族古歌》中对仫佬族土拐话民歌的歌词分类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也列举了部分收录的歌词,但记录的曲谱相对较少。
  (三)土拐话民歌的源流及文化特征
  土拐话是一种由平话与壮侗语相互交融而形成的语言,最初为广西融水、罗城、柳城一带的客家人使用的语言。随着客家人与少数民族的相互交融,特别是与仫佬族的交流,仫佬族逐渐将土拐话山歌也作为自己的古歌的一部分,融入自己的文化当中。所以大部分的仫佬族民间艺人除会演唱仫佬语外,也会演唱土拐話民歌,其曲调与客家的大致相同,只在尾音或长音处理以及伴唱(土拐话民歌均为多声部民歌)上略有不同,曲调类型不如客家土拐话民歌更为丰富,但演唱使用的语言均为土拐话。两个民族的歌手可以相互对歌,也可以同台演唱、比赛。
  涉及此类的文献有:苏沙宁教授的《仫佬族多声部民歌源流考》、唐代俊《仫佬族民歌的审美及教育价值》、黄丝雨的《仫佬族民歌:类型划分及诸类型的深层意蕴》。这些文章多是对仫佬族民歌进行的分析,并未单独提及土拐话民歌,所以作者只能从中摘取适量信息为自己论文作用,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实地的调查,以确保信息的真实有效性。
  三、广西土拐话民歌的文献总结
  从本人列举的文章可以看出,近年来对广西仫佬族民歌和广西客家民歌的研究文章逐渐增多,但针对土拐话民歌的研究却相对较少。土拐话民歌不仅是客家的优秀文化,同时也是各民族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体现所在。并且针对广西土土拐话民歌的硕博论文更是鲜少出现,广西融水县正在申请土拐话民歌的非遗项目,演唱土拐话民歌的地域范围不仅涉及广西的融水县、罗城县,还有周边的柳城、融安等县市,演唱的人群数量可是非常可观,曾有位学者对本人说过:客家文化博大精深,在广西众多民族交汇的情况下仍能保持现状,可见其凝聚力与向心力,其文化和民歌值得深入研究。
  作者简介:
  潘丹凤(1992.6—),女,汉族,籍贯山东日照,现就读于广西艺术学院艺术研究院民研所2015级民族音乐理论专业,学历:硕士。
其他文献
摘 要:21世纪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已不再满足于产品的物质需求层面,而是上升到了讲究品质。追求个性的精神需求层面,产品若要跟上这个变化,满足这些要求,设计的多元化形势将越来越明显。  关键词:功能设计;形式表现;情意体验;多元化  如今,80,90后新生代正在逐步成为消费市场的主流群体,由此带来了新的消费习惯。而随着消费力和生活品质的提升,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已经到了另
期刊
摘 要:群众文化是目前我国文化建设过程中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所具有的社会功能与文化价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群众文化属于一种常见的文化现象,其具有娱乐交流功能、仪式功能、符号象征功能,而且也具有主导文化、文化产业、精英文化等文化价值,更好的推动了群众文化的发展。本文将会对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与文化价值进行探究。  关键词:群众文化;社会功能;文化价值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对日
期刊
摘 要:书籍是传递知识,承启思想的载体。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书籍设计受到新的媒介、新的设计技术的挑战,发生了巨大变化。过去单一的平面思维模式设计,已经满足不了人们日益提升的审美需求,书籍平面形态和设计单向思维的模式已经逐渐被多形态的空间设计思维所取代。设计师的使命是把设计的多种元素进行有机的艺术化组合,改变这种单调的视觉语言,探索书籍新的视觉形式、拓展新的美。  关键词:设计;书籍;传递;承启
期刊
摘 要:文化政策对于文化建设和发展,有着强而有力的作用。音乐厅是近现代社会人类文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作为承载表演艺术活动的物化载体,音乐厅一方面肩负着传承优秀文化为己任,另一方面作为公共性的文化空间,有着为公众提供机会接触艺术和营造良好文化环境的责任。笔者以广州星海音乐厅为案例,从文化政策的角度去探索星海音乐厅的发展,以及文化政策对于文化艺术的普及作用。  关键词:星海音乐厅;文化政策;公共文
期刊
摘 要:任何国家或民族的语言都是经过历史的磨合及语言间的相互影响和产生的。语言作为一种交流工具代表着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民族认同感、语言感情、文化水平等等社会及心理的因素。本文主要阐述了在中国范围内尤其是东北地区,汉语对朝鲜语产生的影响,以及发展朝鲜语言文化应该采取的措施及对策。  关键词:朝汉语言文化;融合发展;影响及对策  从20世纪初开始,居住在朝鲜半岛的居民由于朝鲜国内安全状况等原因开始
期刊
摘 要:作为新时期最后一位京派文人的汪曾祺,延续了京派对文学审美性的执着和对人性美的赞颂。他称自己是“中国式的抒情的人道主义者”,这一概括显示作者在传统文化浸染下保有的对人自由自在生命形态,对和谐人际关系和其自身宽容的人性救赎的立场。他执笔书写的是美的人,美的事物与风景,抒发的是其用仁爱精神为读者所经营出的一个充满善与美的理想化世界。  关键词:人道主义;传统文化;生命形态;人际关系;人性救赎  
期刊
摘 要:王维和孟浩然是盛唐山水田园诗创作的杰出代表,在山水田园诗的创作上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对后世影响深远。纵观王维、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珠联璧合,相映成趣,成为盛唐诗坛一道清新绝伦的奇观。王维和孟浩然在盛唐山水诗坛享有盛名,世称“王孟”。在山水诗创作上,有许多令人惊异的相同之处。  关键词:唐代;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艺术特色  一、风格清新淡雅,意境空灵悠远,且运用白描手法,情趣盎然  王维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审美情趣不断提高,对视觉传达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视觉传达设计的过程中,色彩设计是提升作品设计效果和质量的关键环节。合理的色彩设计可以有效提高视觉传达设计的品质和整体效果,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通过对色彩设计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具体作用进行了分析,使色彩设计能够真正发挥其内在价值。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色彩;应用  随着当前视觉传达设计
期刊
一、建峰村现状和民宿生态旅游的意义  (一)建峰村现状  建峰村是处于武陵山连片贫困地区的深度贫困村。其地理概况是山高坡陡、环境优美,平均海拔1200米,是大风堡风景旅游区山脚下的一个小山村。全村318个农户,848人,其中建卡贫困户61个173人,低保户83户188人,五保户6户7人,外出务工人员316个。总幅员面积27平方公里,林地面积31826亩,森林覆盖率达91.6%。现全村着重发展乡村旅
期刊
摘 要:在对文学语言的研究报告中,我们可以发现,在文学语言使用过程中,顺应是一个必然肯定的因素,是不允许随意更改或者替换的。在使用过程中,语言的结构和策略是必须顺应使用语言。叶芝个人作品《当你老去》一文中,语言在选择使用上依据人物的心中所想,社交能力表现以及性格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后最终确定语言的使用,而语言的使用必须顺应这些要素,由此可见,顺应性在文学语言中的立场作用。  关键词:《当你老去》;文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