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增产田间管理技术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oi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合理的田间管理技术,对于控制番茄植株生长发育不良、病害发生,产量和品质下降等有着显著效果。
  1搭架绑蔓
  番茄定植成活后,应及时搭架,可选用长1.6~1.8m、食指粗的竹竿或树条,在离植株8~10cm的沟侧插牢,并联结成高“人”字架。植株生长到一定高度时,分次用布条或塑料绳绑蔓,以确保番茄植株向上正常生长。
  2整枝打芽
  整枝打芽是人工调整植株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重要技术措施。秋季番茄一般采取双干整枝方式,即除留主干外,再留第1花序下部最壮的1个侧芽,形成结果侧枝,其他叶芽全部摘除。可视植株生长状况,适时打顶。侧芽约3.3cm长时应及时摘除,过早或过迟均不利于植株生长发育,雨天不宜摘芽,以防感染病害。
  3施肥灌水
  番茄是喜肥作物,按生产75t/hm2果实所需的氮、磷、钾计算,基肥应施入以厩肥为主的有机肥45t/hm2以上、三元复合肥375~750kg/hm2、过磷酸钙750kg/hm2、硫酸钾150~300kg/hm2。
  施肥方法可采用行间深施或穴施。有机肥施入量大时,可在厢面中间开深、宽各13~17cm的沟,撒入化肥后,再填入有机肥,盖土耙平;有机肥少而精的情况下,宜采用穴施,即按1厢2行、穴距0.4m的规格,用铁锄挖成13~17cm深的施肥穴,先撒入化肥,再施入有机肥,定植时将有机肥与土壤适当拌和后,秧苗定植于穴旁。番茄追肥以猪粪尿、复合肥、尿素等速效肥为好。追肥应视天气、苗情合理进行,干旱天气应稀肥勤施,雨后或灌水前可适当增施。还要掌握前轻后重的原则,即坐果前轻施促苗肥,尤其要控制氮肥,膨果期和采收期应定期追肥。第1台果实核桃大时需浇水追肥,经常保持土壤湿润,要及时进行插架绑蔓、培土等工作。叶面喷施微量元素肥是补充植株营养的经济有效措施,可结合喷洒杀菌剂,定期喷施绿旺一号或三号、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遇连续干旱天气时,应及时灌水防旱,灌水宜采取小水流沟浸灌的方式,切不可大水漫过厢面,晴热天应在夜间灌水,以免根部受害。灌水后要注意放风降湿,减少病害发生。
  4控温管理
  在西红柿花期,适宜的气温是白天25~30℃,夜间20~15℃,低于15℃或高于35℃,均易造成落花落果或生理畸形果。因此,如果温度过高,白天就应遮阳或加大通风。温度过低,晚上应加膜覆盖。适宜的昼夜温差是12~20℃。
  5保花保果
  开花坐果前以控水蹲苗为主,大棚日夜大通风,下雨天需关棚。秋季番茄开花期,多处于高温干旱气候条件下,不利于授粉受精,影响坐果。大多数品种均要求在开花的当日,喷涂0.020%~0.025%的复合防落素进行保花保果,喷涂时不要溅滴到叶面上。
  6防治裂果
  番茄裂果是一种常见的生理性现象。出现裂果的主要原因是水分失调,与品种也有较大关系。预防番茄裂果的措施:一是选择抗裂、枝叶繁茂、果皮较厚且较韧的品种。二是采用地膜覆盖或厢面稻草覆盖栽培,维持较为稳定的土壤湿度,防止忽干忽湿。三是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四是适度整枝摘心,保证植株枝叶繁茂,加强植株内多余水分的蒸腾,防止强光直射果实。五是大雨前及时采收番茄。六是在果实膨大期,用0.30%~0.40%的波尔多液喷洒植株,对防止番茄裂果有较好的效果。
  7病虫害防治
  7.1早疫病
  发病后叶面具同心轮纹状病斑,暗褐色,水渍状。茎和叶柄、果实等发病后也有同心轮纹病斑,潮湿时病斑上有黑色霉状物。发病前后可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400倍稀释液喷防,每7d喷1次,连喷3~4次。
  7.2叶霉病
  果实发病时蒂部周围有凹陷较硬的黑色病斑,叶片有不规则黄色病斑,潮湿时产生褐色霉层,使叶片枯黄、卷曲,然后脱落。设施栽培发病较重。发病前后可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稀释液喷防,每7d喷1次,连喷3~4次。
  7.3灰霉病
  开花期可在蘸花药液中加入0.1%的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效果很好。也可对果实喷雾,但应注意輪换用药,防止病菌产生抗药性。还可用50%多克粉尘剂,喷粉15kg/hm2。
  7.4病毒病
  发病初期可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液,或高锰酸钾1000倍稀释液喷防,每7d喷1次,连喷2~3次。
  7.5晚疫病
  受害叶柄和主茎呈黑褐色腐烂,幼苗萎蔫倒伏,病斑从叶尖叶缘开始,潮湿时有白色霉状物,干燥时干枯,病斑由暗色转暗褐色,水渍状或云纹状,稍凹陷,病果坚硬。发病时可用40%疫霉灵可湿性粉剂300~400倍稀释液喷防,每7d喷1次。也可用粉尘法防治,即用丰收10型喷粉器喷5%百菌清复合粉剂,每次喷15kg/hm2,傍晚喷施。
  7.6脐腐病
  危害番茄果实。发病时可根外喷施1%过磷酸钙、0.1%氯化钙或0.1%硝酸钙等,每10d喷1次,连喷2~3次。
  7.7斑枯病
  叶片发病时呈水渍状,病斑近圆形,中央灰白色,边缘暗褐色,稍凹陷,如鱼目状,后散生黑色小点,易穿孔。叶柄、茎和果实都可散生小黑点。发病初期可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液喷防,每7d喷1次,连喷3~4次。
  7.8青枯病
  一般从坐果期开始发病,中午萎蔫,傍晚恢复正常,2~3d后枯死,横切病茎可流出白色菌液。可用25%DT可湿性粉剂600倍稀释液喷防,也可用200mg/L的农用链霉素灌根,每株0.5kg,7d灌1次,连灌3~4次。
  7.9虫害
  主要有棉铃虫和蚜虫。棉铃虫应在开花期每隔5~7d喷洒Dr杀虫剂、灭铃虫皇等高效、低毒、低残留杀虫剂,并经常更换施用;蚜虫可用抗蚜威、乐果喷雾毒杀。
  (作者单位:161499黑龙江省嫩江县长江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其他文献
<正>慢性骨髓炎是创伤骨科临床中的难题之一,其病程往往迁延难愈,易并发慢性窦道、骨折、骨缺损,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2011年对1例右胫骨慢性骨髓炎合并创面经久不愈合实施
目的:研究肾病综合征(NS)患者血脂指标变化的意义。方法:①酶法;②免疫比浊法;测定2010~2011年NS患者120例和12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LP(a)、TC、TG、HDL-C、LDL-C的含量变化水平。结
关键词肾结石经皮肾镜取石术护理  资料与方法  2010年4月~2011年6月对38例肾结石患者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男15例,女23例,年龄18~74岁,平均44岁。单侧结石30例,双侧结石8例。其中5例合并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高血压4例,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1例,合并尿路感染15例。术前经腹部平片(KUB)、B超、静脉肾盂造影(IVP)或CT检查了解肾结石的大小、形态、积水程
目的:探讨3例鼠药中毒误诊为青春期功血的原因、临床特点及其诊断,提出避免误诊的方法。方法:总结分析收治3例鼠药中毒误诊为青春期功血病例。结果:1例患者转科治疗后治愈,2例鼠
浙江安置区的三峡移民都是远离家乡进行跨省市安置的外迁移民,迁出区与迁入区在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增加了移民同安置区整合的困难。浙江安置
目的:从一般体征、生化指标、病理组织、代谢物四个方面考察湿热环境对四氯化碳致大鼠慢性肝炎疾病的影响作用。方法: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一(单纯CCl4,6
舒适护理又称为“萧氏双C护理模式”,是台湾萧丰富生于1998年提出的。总的来说,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它是使人无论在生理、心理方面都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1。在实施舒适护理过程中,考虑患者社会、心理、生物同时关注环境和技术对健康与疾病的影响。2010年1月将舒适护理应用在院前急救护理中,具体实施,现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2010年1~
摘 要 目的: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术是安全、经济、简便的检查手段,可准确评估甲状腺结节的性质,护理人员通过有效的术前、术后宣教,减轻了患者的紧张和焦虑情绪,提高了穿刺效率,缩短了穿刺时间。结果: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术检查能够为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提供可靠的细胞病理学依据,穿刺抽吸对甲状腺囊肿病变及甲状旁腺囊肿还可以进行有效治疗,使良性甲状腺疾病患者避免不必要的手术。甲状腺结节在临床十分常见,可触及的甲状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