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对探测统计模型与测量精度分析

来源 :计算机应用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zhang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包对模型(PGM)是探测可用带宽的主要方法。该方法存在以下问题,影响其推广应用:模型没有精确的数学模型描述,原有模型假设流量包长看做无限小,与实际网络情况不符合;没有定量方法计算探测精度、样本容量,给测量带来不便;没有分析互联网数据包突发性对测量带来的影响。为解决以上问题,通过对包对模型进行数学建模的方法,证明了模型正确性;定量分析了测量精度;确定了样本数计算公式;分析了数据包突发性对探测造成的影响;最后对以上分析进行了仿真实验验证,提高了可用带宽测试技术的精度和可信度。
其他文献
<正>来自移动互联网系统与应用安全国家工程实验室的4人、来自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信息产业通信软件评测中心的3人和来自上海掌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4人,共同组成了一个检测团
研究多播端到端时延受限条件下的最优时延抖动问题,目前已经出现了许多启发式算法,如DVMA(delayvariation multicastalgorithm)、DDVCA(delayand delayvariation constraintalgorithm)。DDVCA的时延抖动小于DVMA。Cheng等人也提出了一种算法,它的时延抖动小于DDVCA。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多播路由算法。仿真
事件驱动的SOA结合使用了SOA的请求—响应模式和事件驱动架构的事件发布—提交模式。服务和事件处理的结合产生了更好的敏捷性,对于现代业务流程中产生的海量事件流,通过复杂事件处理提供即时过滤、聚集和关联事件的功能,使解决方案能够以极快的速度迅速标志出有价值的事件,使企业具备对此作出即时反应的能力。提出Web服务环境中的复杂事件处理架构,在基于WSRF(Web service resource pro
提出了一种(p,a)-sensitivek-匿名模型,将敏感属性根据敏感度进行分组,然后给各分组设置不同的约束,并给出了(p,a)-sensitiveK-匿名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明显地减少隐私泄露,增强了数据发布的安全性。
8月18日,银监会同意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设立三农金融事业部。此前,国务院亦加强对三农金融方面的扶持。
熟悉中共党史的同志都知道,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开会期间,曾经有一位侦探闯进了大会的会场,随即以走错地方为由离开了。但是在场的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地下工作经验丰富,他要
我是抗日战争初期在武汉认识冯乃超先生的,1938年在武昌昙华林第一次见到他,以后在重庆、香港、北京又有一些接触。冯先生既是我参加革命工作的领路人,也是启发我用音乐更好地为
将三叉树拓展为n叉树引入到群密钥中,提出了动态安全的基于n叉树的可认证群密钥协商协议。在三叉树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了轮数,计算复杂度由O(log3m)降低为O(lognm),但是单轮内成员间通信量增加。群内成员先进行树结构的划分,每n个节点作为相应上一级节点的孩子节点,n个节点分别选定代表,n个代表通过调用协议BCP协商密钥得到本轮即相应父亲节点的子密钥,重复进行上述过程最终可以得到群组密钥。同时,
分析和定义了面向城市交通控制系统交通控制方案制订的路网分区需要解决的问题,设计了动态路网分区概念模型。针对路网交通小区根生节点问题的解决,设计了路网节点重要度判断算法;以根生节点为中心,采用逐层扫描技术对节点交通流作用路径进行搜索,形成路网小区的拓扑结构图。以一个实际城市交通网络为例,利用提出的模型及算法进行分区,结果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