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审美活动的学术定位 ——从“社会个体生成论”看美学的研究对象

来源 :江海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son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今“审美泛化”几乎遍及日常生活每一个方面的情况下,美学研究必须立足于明确“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活动”,从对这种活动的严格的学术定位入手,通过概括阐述进行这种学术定位的原因、方式和结果,根据“社会个体生成论”的基本立场、研究模式和方法论视角,强调必须从严格的学术批判反思精神出发,通过既把审美活动与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严格区别开来、又有机统一起来,真正确定审美活动在日常生活之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为今天仍然能够存在并健康发展的美学研究,奠定坚实可靠的理论研究基础。
其他文献
诗界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郑敏师承冯至和里尔克诗歌与哲学相融合的传统,并达到形而上的高度。但这过于简化的概括,很难揭示郑敏诗作的独特性和丰富性。其实,从学生时代起,郑敏并没
期刊
在高校的教学过程中,体育作为培养学生思想政治觉悟的一种有效载体,通过体育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主要是从开展的体育活动中获取到相关的精神,从而实现提升。在高
期刊
民族主义存在鲜明的两级特性,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对此有清晰的认识,对民族主义积极因素进行借鉴吸收,而对其消极因素则采取批判的态度,以此促进马克思主义内容的进一步丰富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信息的愈发普及,各大外卖、滴滴等便利生活的软件平台应运而生,高校大学生锻炼身体的机会更加寥寥无几。到了吃饭的时间,学生更青睐于在手机上就能点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