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征中红军官与官、官与兵之间水乳交融、感人肺腑的事例多得几天也讲不完。王稼祥和红一军团政委聂荣臻之间就有一段动人的故事。
部队准备过雪山前,进入川西藏族地区后,出现了严重的饥荒。开始还能找到青稞,后来连青稞也找不到了。有的同志饿得没法,就从前面部队遗下的粪便中淘洗出一点没有消化的青稞麦粒,压碎烤熟了再吃。再后面的部队连马粪也难找到了,只得吃野菜、草根、树叶和树皮,直到身上的皮带、丢弃的皮马鞍、皮军鼓等等。
王稼祥连伤带饿,原本就骨瘦如柴的身体更加虚弱,浮肿的脸颊蜡黄蜡黄。身边的同志看了,都急得背过脸去抹泪。
正在这时,忽然有人给王稼祥送来一个沉甸甸的小布袋,上面用墨笔写着三个大字:“救命粮”,又一行字是“军委王稼祥同志收”。
王稼祥打开一看,竟是整整一袋大米。多么珍贵的馈赠啊!既然是红一军团送来的,王稼祥猜想肯定是聂荣臻同志送来的。果不其然,聂荣臻同志得知王稼祥体质太弱,亟需营养,就将自己尽力节省下来的一点口粮,装入一个小布袋,交给行军中的部队,让大家一个人一个人地往后传,一直送到军委总部。
捧着这袋经过无数同志的手、凝聚着无数战友心意的“救命粮”,眼见一个个同志饿得东倒西歪,却没有一个人中途拆开袋子取出一粒粮,使这袋“救命粮”原封不动地送到自己手上,王稼祥泪眼模糊了。他深切地感受到了革命部队特有的阶级感情和共产主义战士共有的高尚情操。几十年来,王稼祥一见到聂荣臻同志,或者说起长征的事,就使他想起这袋“救命粮”。他说这一袋粮食虽然可以用斤两来计算,但它包含的价值一辈子也受用不尽。(摘自《历史选择——长征中的红军领袖》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
部队准备过雪山前,进入川西藏族地区后,出现了严重的饥荒。开始还能找到青稞,后来连青稞也找不到了。有的同志饿得没法,就从前面部队遗下的粪便中淘洗出一点没有消化的青稞麦粒,压碎烤熟了再吃。再后面的部队连马粪也难找到了,只得吃野菜、草根、树叶和树皮,直到身上的皮带、丢弃的皮马鞍、皮军鼓等等。
王稼祥连伤带饿,原本就骨瘦如柴的身体更加虚弱,浮肿的脸颊蜡黄蜡黄。身边的同志看了,都急得背过脸去抹泪。
正在这时,忽然有人给王稼祥送来一个沉甸甸的小布袋,上面用墨笔写着三个大字:“救命粮”,又一行字是“军委王稼祥同志收”。
王稼祥打开一看,竟是整整一袋大米。多么珍贵的馈赠啊!既然是红一军团送来的,王稼祥猜想肯定是聂荣臻同志送来的。果不其然,聂荣臻同志得知王稼祥体质太弱,亟需营养,就将自己尽力节省下来的一点口粮,装入一个小布袋,交给行军中的部队,让大家一个人一个人地往后传,一直送到军委总部。
捧着这袋经过无数同志的手、凝聚着无数战友心意的“救命粮”,眼见一个个同志饿得东倒西歪,却没有一个人中途拆开袋子取出一粒粮,使这袋“救命粮”原封不动地送到自己手上,王稼祥泪眼模糊了。他深切地感受到了革命部队特有的阶级感情和共产主义战士共有的高尚情操。几十年来,王稼祥一见到聂荣臻同志,或者说起长征的事,就使他想起这袋“救命粮”。他说这一袋粮食虽然可以用斤两来计算,但它包含的价值一辈子也受用不尽。(摘自《历史选择——长征中的红军领袖》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