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电网智能配电台区通信方式研究

来源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clg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配电台区是电网与广大用电客户直接连接的核心环节,通信平台是智能配电台区的重要支撑。在智能配电台区通信技术体制尚无统一标准的情况下,文章综合配电自动化通信和智能电网通信的共通性,以《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为依据,分析对比智能配电台区可采用的各种通信方式,结合赣州电网实际情况重点论述公网通信方式的的可行性和实施方式,提出适合赣州电网的智能配电台区通信解决方案,对其他智能配电台区通信方式的选择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高压断路器反事故措施工作存在工作繁琐、数据量大和信息实时性差等缺陷,三级反事故措施系统对保障断路器的可靠运行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基于在线监测系统数据支持。联系实际巡
2013年5月28日至30日,南瑞水电公司承建的湖北电网地调水调自动化系统项目通过出厂验收。该项目投运后可有效规范小水电管理和掌握电网整体运行情况,对湖北电网水电全景化管理
2013年5月23日,吉林省电力公司电网GIS空间信息服务平台项目组按计划完成了前期;住备、环境搭建、试占’实施、系统集成、系统培训等实施工作,在松原和辽源2家试点单位实现上线
互连线的寄生效应是制约深亚微米VLSI电路实现高速、高密度的关键因素.文中分析了集成电路制造过程中的工艺缺陷对互连线间寄生电容的影响,给出了考虑缺陷等因素的线间寄生电容
对分布式的基于竞争的MAC协议中的分组冲突进行合理的分类对于有效进行冲突解析起着关键作用.文中根据冲突节点所处退避阶段的不同将冲突划分为两类:交叉冲突和同级冲突,并且通
提出了一种基于值传递的系统模型,重新定义了诊断,并给出了快速找到一个极小诊断的算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独立于系统输入输出的值传递路径的概念,实现了值传递诊断过程的抽象,并根
生态补偿机制作为社会各种群体利益博弈的均衡结果,将对经济和环境不协调的现状进行调整,从而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实现机制。我国是世界上开展生态补偿工作较早的国家之一。
提出了一种对隐式曲面形状进行交互调整的新方法,为隐式曲面的调整提供了两种交互工具,分别是对曲面上点的位置调整和法向调整.该方法以调整后的位置和法向为新曲面的插值条件建立目标函数,极小化该目标函数求解曲面参数的变化量,从而确定新的隐式曲面.文中采用拟牛顿法和序列二次规划法(SQP)求解该非线性优化问题.在调整过程中用粒子的方法对隐式曲面进行绘制,实现了对隐式曲面形状的实时交互调整.最后用实例说明了新
由中国国家电网公司(SGCC)、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德国电气工程师协会(VDE)联合主办的2013国际智能电网论坛于德国当地时间9月24日上午在德国柏林隆重开幕,本次论坛的主题是“智能
2012年1月11日,四川省电力公司信息系统调度运行监控中心(以下简称信息调控中心)完成工程主体建设并投入试运行。据悉,该信息调控中心建筑面积近200 m2,总体分为调控大厅、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