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消融结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分析

来源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cysou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微波消融结合肝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 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微波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63例.所有患者接受超声引导(经皮或经腹)消融治疗,疑有病灶消融不完全或复发者,再次行消融治疗或行TACE治疗.结果 本组63例患者分别接受1~5次消融治疗,共82例次.围手术期死亡2例,手术相关死亡率为3.2%.随访时间为2~54个月.随访患者中22例存活,38例死亡,1例失访.全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9.0个月,其1年、2年和3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3.3%、42.1%、26.5%.分层分析显示:(1)初治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20.0个月.(2)早期患者(Ⅰ期和Ⅱ期)患者的生存期要明显长于晚期(Ⅲ期和Ⅳ期)患者.(3)病灶单发且其直径≤3 cm的小肝癌患者1、2、3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3.3%、86.7%和65.0%,均明显高于其他非小肝癌患者.(4)肿瘤复发组患者中,肝内仅有单个复发灶且没有淋巴结和远处转移者9例,其1年、2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88.9%和35.6%,其他14例复发患者的1、2、3年的生存率则分别为21.4%、10.7%和0%(P<0.01).结论 超声引导微波消融结合TACE是治疗肿瘤直径≤3 cm小肝癌患者的较好选择,其疗效与手术治疗效果接近;肿瘤复发患者中仅有单个复发病灶无淋巴结和远处转移者,其生存率要明显高于其他复发组患者。

其他文献
患者,女,39岁.1个月前出现黑便,糊状,量不多,1~3次/d,伴有头晕、乏力,1周前突发晕厥1次.查体:重度贫血貌.腹平软,未触及包块.血常规:Hb 54g/L.胃镜提示:十二指肠降部见一巨大不规则隆起,环2/3周,表面糜烂出血.活检病理提示:十二指肠降部黏膜固有层淋巴管呈淋巴管瘤样增生及扩张。
期刊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胃癌全胃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术的63例胃癌患者的f临床资料,探讨手术方法,观察术后疗效.结果 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胃切除52例,姑息性全胃切除5例.前期45例在小切H直视下行食管空肠吻合,后期12例在腹腔镜下行食管空肠吻合.中转开腹6例.手术用时(312±35)min,术中出血量(190±50)ml,清扫淋巴结(32±7)枚,术后患者胃肠功能
患者女,65岁.因间断右上腹痛10年余,发现肝占位性病变13 d入院.体格检查:腹软,未触及包块,未触及肝脾肿大.实验室检查:肝功能、乙肝表面抗原、肿瘤标记物均未见异常。
期刊
目的 探讨经鼻肠减压管选择性小肠造影对小肠梗阻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35例临床诊断为小肠梗阻并排除急诊手术指征患者,在X线监视下经鼻置入300 cm长的减压管至空肠上段抽吸减压治疗,随着小肠减压的不断深入,减压管前端可以最大限度地接近病变部位进行选择性小肠造影.在透视下经减压管吸引口注入76%泛影葡胺20~100ml,再注入空气50~200ml,使造影剂和空气直接涌入梗阻病灶周围形成双对比造影.
目的 探讨髂外动脉-腘动脉人工血管移植交义转流术治疗单侧髂股动脉硬化广泛性闭塞的疗效.方法 1999年9月至2007年10月39例患者经血管彩超、CT血管造影(CTA)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证实单侧髂股动脉硬化广泛性闭塞;静息痛25例,14例足趾溃疡或坏疽,平均踝/肱指数0.19;采用健侧髂外动脉-患侧胴动脉人工血管移植交叉转流术,左转至右22例,右转至左17例.结果 围手术期无死亡及
患者男,48岁.因反复牙龈出血8年,2d来牙龈出血复发入住血液内科.已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用激素间断治疗4年,当激素减量时血小板明显下降。
期刊
目的 探讨卡泊芬净治疗肝移植术后真菌感染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3-2008年27例肝移植患者发生真菌感染的治疗情况,2005年以前的13例患者用两性霉素B或氟康唑治疗(对照组),2005年以后的14例患者用卡泊芬净治疗(观察组),治疗开始1周和2周后分别检测肝肾功能指标,肝功能(AST,ALT,TBIL),肾功能(BUN,Scr).疗程结束7~14 d后随访观察治疗
患者男,58岁.发现腹部肿快1个月,反复突发上腹部绞痛、柏油样便,再次发作伴休克1 d,于2003年3月23日入院.查体:血压60/40 mm Hg,腹部平脐偏左有一搏动性肿物,10 cm×7 cm。
期刊
原发性肝平滑肌肉瘤(pritmary leiomyosarcoma of the liver,PLL)临床上极为罕见,我院2003年行经典原位肝移植(OLT)治疗一例,现报告如下:
期刊
目的 总结下腔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3月至2007年4月收治的8例下腔静脉内平滑肌瘤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观察其疗效.结果 8例患者中4例术前经下腔静脉造影同时取活检术前诊断为下腔静脉内平滑肌瘤病.8例患者中有1例拒绝手术治疗,14个月后猝死.接受手术治疗的7例患者术后病理示IVL,其中除1例死于术中大出血,1例术后2年复发外,其余5例无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