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与中国区域贸易自由化策略

来源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dehe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17年美国特朗普政府开始实施“美国优先”政策以来,针对中国在内的众多贸易伙伴实施了大量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态势有所抬头.在多边贸易自由化陷入危机的背景下,推动区域贸易自由化是中国应对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的优先选择.在分析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的现实背景及理论逻辑的基础上,本文将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归纳为歧视效应、排斥效应、转移效应、屏蔽效应、冲击效应、锁定效应和割裂效应,并提出区域贸易自由化可以通过第三国效应、贸易效应、集聚效应、融合效应、稳定效应、升级效应和垫脚石效应,有效抵消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的负面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推动区域贸易自由化的有利因素及实施策略.
其他文献
“以民为本”是我国古代司法治理的核心,在司法实践中表现为“惠施于民”、 “德教于民”、“刑威于小人,使之为民”等具体原则.“惠施于民”的根本在于与民同利,“德教”与“刑威”相辅为用亦是“惠”之表现.地方官以“以民为本”的理念,主导着治狱理讼之实践.导民“无讼”是救过于未然之策略,重视“明德既明”的作用,以榜文告示的形式广开示谕惠德教民、刑威于小人,以有限合理的方式和处事情以息民争;对于已然之讼狱,要重视听讼折狱以定曲直雪冤枉的裁判功能.“罪因情科,案凭证定”之处断在于使民信服.作为辅助性的“用谲”虽可“得
随着高标准国际投资新规则的实施,我国企业以对外投资获取外部技术,进而快速提升研发能力的创新模式面临新的挑战.本文利用2007~2016年上市公司微观数据,考察了国际投资新规则对我国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际投资新规则的实施显著地抑制了企业利用对外投资提升创新的能力;国际投资新规则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效果受企业所有制性质的影响,相比私有企业国际投资新规则对国有企业获取外部技术溢出的负向影响更大;国际投资新规则对不同投资行业的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具有异质性,相较于其他行业,国际投资新规则对制造业企业
随着大数据时代到来,大数据应用已全方位渗透到审计工作中,不仅要求审计人员具备更扎实的审计理论知识与实务技能,更需要具备大数据分析处理的能力.而大数据应用也对审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要求,既需要改变审计思维,也需要审计技术、审计人员职业能力的重新架构.然而当前审计人才培养却存在与大数据背景脱节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和建立健全培养机制,全面提升审计人才的大数据能力.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后,人们非常关注通过提振消费来防止经济出现大幅度下滑.事实上,提振消费政策同时也具有社会政策属性.调查表明,在双循环背景下,通过社会政策维持一定的生计方式,并保持人们的消费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从对企业家FR、小手工业者BF与房屋中介LC的访谈资料以及在麓村、唐村的调查情况来看,人们在理解提振消费政策时具有共同的叙事特征.叙事本身具有鲜明的政策偏好,其核心是一定空间背景下结构与利益的分配正义问题.而风险社会与低欲望社会特征的并存深刻地影响着提振消费政策的制定,是行动者要面对的情境.为此,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