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宠的它们,还有这些神奇用场

来源 :看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NT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疫情盛行时期,从事过埃博拉、流感和艾滋病疫苗研发工作的杨庆来,提出过一个建议:用年幼的小猫来判断携带新冠病毒的“常阳患者”是否具有传染性。
  他说:“新冠病毒对猫基本不会致死,但猫对新冠病毒相对来讲是比较易感的,可以(将其)作为一个动物模型,经过几个星期之后检查猫体内有没有产生抗体,以此观察‘常阳患者’是否有传染性。”
  曾有实验研究通过调查猫的血清发现,与新冠患者之间有紧密接触的猫,常常带有新冠病毒所激发的“中和抗体”。甚至还有传言,在与猫相处的过程中,人类会加强自身的冠状病毒抗体,所以,养猫可以预防新冠病毒感染。
  但是,不日后,国内专业医学平台“丁香医生”纠正了这一说法,称“猫狗们感染的主要是冠状病毒α属中的猫/犬冠状病毒,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冠状病毒主要是β属”。
  猫奴不能借猫“防疫”,狗奴倒乐了。疫情期间,各地封城,要求人们居家隔离,但狗狗们并不像人类这么容易适应“禁闭”。而借着遛狗的名义,一些居民堂而皇之走出家门。
  意大利就对家养宠物有着严格的保护法规,还针对“遛狗”进行了立法:养狗人三天不遛狗,处以600美元罚金。于是,养狗人在疫情期间更加合理合法地出门了,“遛狗”的同时顺便遛了自己。
  热爱宠物的人们,始终都在开发着小动物的千百种“用途”。甚至,在社交平台上晒宠物妙用,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加拿大就有一个模特,喜欢把自己的橘猫当作健身工具,并因此走红。她把她的橘猫当哑铃,举高高,练肌肉,再用猫的尾巴擦汗……
  那些发生在宠物身上的妙闻趣事,映射出现代社会中动物与人的多元、丰富的关系。但宠物的“用途”,绝不仅仅是拿来宠爱那么简单。

“治愈使者”


  提到宠物具有“治愈能力”,当代铲屎官最具发言权。但是,为什么宠物只是在你身边安静待着,你就能明显感受到压力消解、心情变得平和了呢?心理作用?
  猫的治愈能力,来自它发出的“咕噜咕噜”叫声。通常来讲,家养猫的呼噜声,震动频率在25~150赫兹,这恰好是有助于人类骨骼、肌肉自我修复的最佳频率范围。不仅如此,人类的医学指出,具有“治愈效果”的声波,频率范围处于20~140赫兹,这与猫发出的呼噜声也恰好重合。
  作為人类最忠实的伙伴,狗在治愈方面的能力更是不可小觑。众所周知,在特殊情况下,狗可以帮助人类提供生活、工作之便,比如常见的警犬和导盲犬。但你未必听说过“安慰犬”(Comfortable Dog)。
  安慰犬的主要任务,就是让那些曾经身心都受到创伤的人,重新绽放笑容。为了缓解案件受害人出庭作证时的紧张情绪,一些美国法院开始引入训练有素的安慰犬。
  2017年,加利福尼亚州通过了一项法律,允许安慰犬陪伴证人共同参与听证过程。而在该州最为人熟知的安慰犬就是“雷德”。在里弗赛德县的法庭上,狗狗雷德曾陪伴13个人类的孩子出庭作证,而他们的父母被指控多年来一直在家中虐待这些亲生骨肉。

  狗鼻子里的嗅觉细胞,比人类的多40倍。

  世界上第一个系统地使用狗狗来做治疗的人,是美国护士伊莱恩·史密斯。20世纪70年代,伊莱恩注意到,病人们与狗狗相处后,生理和精神状况都有所改善,正如一位心理学家所说:“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其实极其简单纯粹,但正是这种简单与纯粹,孕育出了巨大的复苏与安慰的力量。”
  后来在1976年,伊莱恩创办了“国际治疗犬中心”(Therapy Dogs International,简称“TDI”),开始系统性地训练狗狗给有需要的人提供“治疗”。
  治愈像一种心灵的净化,有些宠物不像猫狗那么“亲近”,但它们同样有治愈的力量,比如家养龟的净化功效。
  尤其是无须饲养的草龟,它会吸食空气中的微生物,净化空气质量,改善人们整体居住的质量。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一种润物无声的治愈超能力。

“预言家”


  蜻蜓低飞,我们都知道,昭示着天气气候的微妙变化,但你或许不知道,狗也可以感知天气变化。
  如果你的狗突然出现坐立不安、吠叫不止等反常现象,很可能是因为天气要变差了。要知道,狗鼻子里的嗅觉细胞,比人类的多40倍。
  除了鼻子,狗的胡须也承担着重要角色,不仅可以用来搜寻食物、监测环境变化(比如风向),还能用来求偶。用警犬进行勘察探寻,就是利用了其超强嗅觉和胡须定位的作用。
  猫也被用来做诸多类似的“感知尝试”。比如,印尼人为了祈雨,会让猫绕着农田游行。
  猫的很多感知能力,丝毫不比狗弱,而且比狗更灵活,更适用于隐秘的环境和情景。
  20世纪60年代,美国中情局尝试展开“窃听猫行动”(Operation Acoustic Kitty),猫成了间谍,身上装有麦克风、无线电收发器和天线。
  但这项行动在首次任务进行到一半时,就被迫终止了。因为,间谍猫实在太过神出鬼没,饿了就会“擅自离岗”,导致美国中情局最终搜集到的情报多是鸟鸣和狗叫。
  不少研究者记录过动物的超常感应能力。英国著名生物学者、作家鲁珀特·谢德瑞克研究发现,在大灾前夕,比如地震前夕,很多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都会表现出恐惧、焦虑,或者做出其他反常的举动。   以科学来解释,其中一个原因是动物察觉到了地表的颤动,或嗅到了地壳震动散发出来的地下气体味道。

“灵媒”


  无论是猫还是狗,人类都甘愿臣服于其超常的视觉听觉的灵敏度之下,也不断利用这些灵敏的感官来预测自然现象。而这些预测能力,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还被另一个词替代:超感。

  一些动物被视为超自然的神界使者,甚至就是神本身。

  动物与人类相连,溯其根源,离不开历史上对“神界”的感念:一些动物被视为超自然的神界使者,甚至就是神本身。从古至今,人类文明社会也均对动物持有一定的敬畏;人类关注且记录它们与人的互动,本质就是关注整个宇宙命运共同体。
  恐怖片中常出现的猫头鹰,就是某种诡异邪灵的载体。中国乡村也把外貌阴暗悚人、叫声低哑凄惨的猫头鹰,称作“奔丧鸟”。俗语道,“夜猫子进门,无事不来”,也指猫头鹰的“凶兆”意义。
  另外,猫头鹰的嗅觉非常灵敏。据说,它能嗅到将死之人的气息。民间传说里,如果家里听到猫头鹰叫唤,就代表这一家可能有人要去世。当然,像猫头鹰、乌鸦这种鸟类,通常是不会被当作宠物的。
  在日本,猫一直具有“妖”的意向和传说。镰仓时代的文献中,开始出现“猫妖”的形象;藤原定家的日记《明月记》描述了奈良一只眼睛似猫、身似犬的野兽,昼伏夜出,咬人、杀人;约20年后成书的《古今著闻集》中,也出现了嵯峨山庄饲养的家猫成魔,偷盗秘藏的护身刀后逃匿无踪的故事。
  在没有钟表的中国古代,人们甚至利用猫瞳孔形状的变化来判断时辰。沈括在《梦溪笔谈》里写道:猫眼早暮则睛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正午时分,狸猫的眼眯呈丝线状,花香正醉,古人在那时就普遍对惹人小猫产生了温暖柔情。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说一个人被狗尿溅到身上,不过是一件一笑置之的事,但在巴比伦就不一样了—撒尿的若是黑狗或白狗,意味着不祥将至;若是红色的狗,则预告着幸福和前程。
  不少宠物还带有吉兆和庇佑功能,被称为“灵宠”。
  比如金魚。中国人养金鱼,借其晶莹鲜亮的色泽,寄托吉祥如意、家和万事兴等愿景。同时,“金鱼”的发音还与金钱多余的“金余”相似,因此,讲究风水的人还会通过选择金鱼的颜色、数量、品种,来达成自己的心愿。
  鲤鱼更是如此。古时候人们也常用鲤鱼护宅、挡劫。今天我们说的“锦鲤”,意取其龙相之寓。乌龟也一样。乌龟与龙、凤、麟三者并称“四灵”或“四神”。“灵龟”只限草龟,其被认为是玄武苗裔,可积福蓄德。
  宠物的延伸意义,与社会文化紧密相关,也从侧面凸显了人与动物在当代社会的有机结合。宠物,未必只是一种生物、一个符号,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们早已融为人类文明的一部分。
其他文献
奥卡万戈三角洲的狮群  那时我乘坐的六座小飞机正低低掠过奥卡万戈三角洲上空,那是一班隶属于博茨瓦纳航空公司的民航客机,而我的座位号恰巧在副驾驶,视野良好。  成群的非洲象在河中漫步,河马和鳄鱼在岸上各自安好,长颈鹿被阳光雕刻成剪影;绿色植被覆盖的大片湿地在阳光下闪动着暗金色的光芒,零星的湖泊倒映着天空的碧蓝,灵动得像一块块巨大的水晶;蜿蜒的河流在大地上分割出古老的图画,人类从未涉足的原始和天地自然
由好莱坞导演斯皮尔伯格执导的电影《拯救大兵瑞恩》  当代的我们虽然并未身处真正的战争,却一直通过电影在想象、讨论、记忆着战争。举例来说,最近一部关于二战的波兰电影《浴血华沙》,其中的片段在网上广为流传,电影中血腥的残酷景象委实令人颤栗。  由于目前国际情势经常紧张,一派网友主张透过影片传达战争的残酷与不人道;也有网友认为,战争的残酷并不应该是重点,人们更需要反抗侵略的勇气。这些网络争论本身就像是一
美《财富》3月号  3月24日,美国最高法院将开庭审理数十年来最重要的一桩科技官司。审理结果只有两种可能:1.继续守护科技界未来的创新;2.让一家不守法的科技巨头得到应有的惩罚。这桩官司的控辩双方是谷歌和甲骨文。争议焦点是一些被称为API 的计算机代码片段的真正拥有者。API 是数据经济的关键构造模块。甲骨文称谷歌未经允许使用了它的API,这些API 涉及Java 编程语言,而谷歌使用该编程语言构
狂欢威尼斯  2019年2月24日,当地市民精心打扮参加威尼斯狂欢节。小金人?  2019年2月24日,第91届奥斯卡颁奖礼在洛杉矶举行。其中,Lady Gaga凭借歌曲《Shallow》获得最佳原创歌曲奖,收获自己的第一座小金人。战区保镖?  2019年2月26日,叙利亚代尔祖尔省Baghouz,叙利亚民主军护送平民撤离战区。叙民主军持续清剿“伊斯兰国”武装分子。
在东京的不动产领域,有一条长长的鄙视链,23个区各有自己的位置。什么千代田区具有皇族气质啊、新宿区鱼龙混杂啊、文京区居民涵养很高啊等等,每个区都有特色,但始终闪耀在鄙视链顶端的,永远有“港区”。  这个集合了东京铁塔、高级住宅、高级写字楼、外国使馆、高端时尚前线的区域,拥有六本木、御台场、赤坂、青山、白金等众多知名街区,被称为“东京的东京”。  “你住在哪里?”是港区居民最喜欢回答的问题之一。当港
很多日本人在站着说话的时候,并不直接看对方的眼睛,能看着对方领带已经很“大胆”,通常谈话时看着对方的鞋,算是一种很尊敬对方的姿态。大概由于这个原因吧,如果穿一双旧鞋,或者皮鞋没有擦干净,多半会被认为经济拮据,处境相当艰难。一个体面的人是不会不照顾自己脚下的。  笔者在过去40 多年里,打过交道的日本人算是不少了,也还真没见过几个穿鞋随便的人。一个号称“一亿总中流”(一亿日本国民全员进入中产阶层)的
早年读俄罗斯文学,也许是苦难作品读得较多的缘故,我对俄餐没什么好印象。残留脑海的不是保尔领到手的“跟煤一样黑的面包和单调得要命的素扁豆汤”,就是高尔基笔下粗糙的香肠面包、熏鱼、鱼子酱。  陈凯歌的《无极》上映后,网友有个经典评价:看了《无极》,觉得张艺谋的《英雄》还是不错的。同理,有了英国菜、俄国餐当“电灯泡”,德国口味确实可爱多了。俄餐并非太粗糙  一直觉得俄餐就跟俄制武器一样,虽然能量管够,但
卢浮宫  亲爱的世界博物馆日:  5月18日是你的出生纪念日。如果从1977年算起,今年是你的42“大寿”。你今年的生日主题是“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已年过四十的你会如何坚守传统、拥抱未来呢?想必你已有诸多想法。在此,我套用一句网络语,当作生日礼物送给你:“要想王者荣耀,必须英雄联盟。”既年轻又古老  你既年轻又古老。为什么古老?因为“博物馆”一词,最早源于希腊文“缪斯庵”(muse
美国共和党重量级人物,两届总统竞選人约翰·麦凯恩8月26日在亚利桑那州的家中去世,享年81岁。此前他一直在接受对恶性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  麦凯恩是美国军人世家出身,其父亲和祖父皆晋职美国海军上将,美国伯克级驱逐舰就被命名为“约翰·麦凯恩号”。青年麦凯恩子承父业,在美国海军学院接受教育后,担任美国海军飞行员。  1967年,参与越战的麦凯恩被北越军队击落座机,摔断了双臂和腿,被关押到了美军战俘戏称
“爱情的喷泉,永生的喷泉,我为你送来两朵玫瑰,我爱你连绵不断的絮语,更有富于诗意的眼泪。”1820年,被沙俄流放到克里米亚的普希金在看到著名的泪泉之后,写下了这首情诗,之后这首诗广为流传。至今泪泉边都会放着两朵玫瑰,红玫瑰代表热烈,黄玫瑰象征爱情。  不过很多人所不知的是,流淌着爱情泉水的泪泉实则是鞑靼可汗修建的。翻开历史,克里米亚命运跌宕,乌克兰更是宿命轮回。当俄罗斯人高喊着“乌克兰是俄罗斯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