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技术制备山茱萸皂苷的研究

来源 :河南化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l5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山茱萸皂苷转移率和除杂率为评价指标,进行微滤和超滤实验,对操作压差、温度和膜的孔径进行优选。结果表明:使用60%乙醇为溶剂,选择孔径0.45μm的陶瓷膜,在溶液温度50℃、过滤压差0.15~0.2 MPa条件下,能达到较好去除提取液中的大分子胶体或细小固体微粒悬浮物的效果;选择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10 KD的超滤膜,在溶液温度40℃、操作压力0.4~0.6 MPa条件下,脱除蛋白,部分色素等杂质的效果较好。膜分离技术能有效分离、纯化山茱萸皂苷,工艺简单、效率高。
其他文献
在宁夏西北盐化生态脆弱区的典型盐碱化土地,通过随机区组试验,探究在栽植穴填埋秸秆2000(T_1)、7000(T_2)、12000kg/hm~2(T_3)及17000 kg/hm~2(T_4)等作隔盐层对土壤水盐运移及垂柳(Salix babylonica)反射光谱的影响,将地下土壤水盐变化与地上植物生长及生理状况相结合,以期更准确的反映出各处理对盐碱土壤改良效果及地上植被恢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
生态化学计量学是研究有机体所需碳(C)、氮(N)、磷(P)等营养元素之间多重平衡关系的科学。本研究以天山雪岭云杉林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C、N、P化学计量的特征及其与温度和降水的关系,并利用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技术分析了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与理化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0—10 cm层C、N、P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是44.6—143.4、0.190—0.940
随着毛竹杉木混交林面积的不断扩大,它们之间既会产生促进作用,又会产生抑制作用。本研究对比分析了不同浓度毛竹各器官(鲜叶、干叶、枝条、竹杆、竹鞭和鞭根)的浸提液及枯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