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研究大通牦牛肺血管对高原低氧适应的组织学特点及发育学变化,试验选取4个年龄段(1日龄、30日龄、180日龄及成年)大通牦牛作为研究对象,以平原黄牛作对照,利用光镜技术和图像采集分析系统,比较大通牦牛和平原黄牛的肺细小动脉中膜厚度占血管外径的比(膜厚度比),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大通牦牛的肺血管在发育过程中表现为随着血管管径的逐渐变细,平滑肌含量和平原黄牛相比越来越少;而在发育过程中,30日龄表现为一个相对特殊的阶段,主要表现为在30日龄大通牦牛肺血管中,直径>100μm的血管在4个年龄段中平滑肌含量最少,而直径在>50~≤100μm和直径≤50μm的血管中,30日龄的大通牦牛肺血管平滑肌含量最多。说明这些组织学的特征能够增强肺血管的收缩性和运送血液的能力,保证能量的传递和血液的供应,并且不易产生肺动脉高压,这是大通牦牛肺血管对低氧环境的组织学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