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初中地理教学渗透环保教育的方法

来源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wbis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地理核心素养培育是深化地理课程改革的新指向,探讨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和构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地理核心素养是体现地理学科价值的关键素养,是最有用的地理知识、最关键的地理能力、最需要满足终身发展所必备的地理思维。为了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意识,文章提出了建立学生环保意识、利用教材内容、结合环境教育日、多媒体设备、开展丰富活动等方法,对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渗透;环保教育
  环保教育是当今世界的一大主题,每位教师都要肩负起教育学生“保护生活环境,爱护地球家园”的使命,初中地理学科蕴含着丰富的环境教育内容,为环保教育做出了重大贡献。地理教师在教学时,除了传授地理学知识,还要高效渗透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懂得“地球是我家,人人爱护它”的深刻道理,积极投身环保事业,打造绿色校园、绿色家园、绿色地球。笔者结合初中地理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高效渗透环保教育。
  一、让学生自愿接受环保教育,建立环保意识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但也面临着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资源短缺、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人抱怨:灰霾天多、水资源污染严重、沙尘天气增多等。在地理教学中,结合时下的环境问题,用数据和图片对比环境的前后变化,让学生明白环保迫在眉睫,自愿接受环保教育,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利用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初中地理教材中,尤其是在课程改革后,不但在各章节中突出人地关系,渗透了大量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在地理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内容加强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如学习《中国的土地资源》时,可让学生根据教材中的图文资料,明确我国土地资源存在土地沙化、过度放牧、土地污染、乱占耕地的现象,结合我校所在地附近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分析环境问题。增加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生态和保护土地资源意识。
  三、结合环境教育日培养学生对环保负责的态度
  地理教师不要忽略有关环保的节日,注重环保节日与地理教学课堂的高效结合,引导中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关注环境问题,树立热爱绿色地球的意识,承担起保护地球家园的责任和义务,培养保护环境的自觉行为。
  在教学时,结合每年的3月12日中国植树节、3月21日世界森林日、3月22日世界水日、4月7日世界卫生日、4月22日世界地球日、5月31日世界无烟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6月25日中国土地日、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等纪念日,采用观看录像、开展讲座、展览图片等形式,围绕纪念日主题开展相应的环境教育和环保宣传活动。向学生介绍我国及世界的环境状况,警示他们保护环境。例如,通过“植树节”活动,可结合初中地理的中国地形、天气等知识,渗透森林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沙漠化环保知识,让学生明白植树绿化的重要意义;在“世界环境日”活动中,结合当年的主题,可以设计一系列环境教育活动:开展“节水体验”活动,认识水的重要性,让学生珍惜水资源。通过各种的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理解人和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进而培养学生关心、爱护环境的态度和行为。
  四、利用多媒体设备帮助学生养成环保意识
  在初中地理教学课堂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在学生面前呈现生动的画面和震撼人心的视听材料,让学生立体化地感知恶劣环境的危害性和保护环境的紧迫性。初中地理教师要努力尝试地理教育方式、方法的改革,深度利用多媒体技术与环保教育有效整合,有效培养中学生的环保意识。
  例如,面对土地植被破坏,严重沙漠化等问题,这不可能进行实地考察。但通过多媒体播放收集整理的图片、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般得到深刻的教育:不仅自然原因引发环境问题,人为破坏也是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地理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再现环境破坏引发洪水灾难的场景,让学生明白保护树木的重要性,绿化环保的必要性,自然而然地渗透环保教育。通过多媒体技术演示汽车尾气排放、空气污染等造成温室效应,冰川融化,最终呈现电影大片里的灾难情景。通过立体式的视听资料,教育意义不言而喻,又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强化学生正确的环保观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应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加强课外活动。大自然是天然的知识宝库,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大课堂,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深切地感受生态环境,在实践中去完成由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这不仅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且能从情感上触动学生,使环保意识扎根于学生的心田。如:到校外一些河涌实地参观、实地考察,写出有关环保方面的调查报告。组织学生成立兴趣小组,利用闲暇时间对空气及附近工厂的废水进行采样分析化验,指导学生开展环保科技活动。由于乡镇配套设施不完善,资金、技术不足等原因,生活垃圾无序堆放,集镇环境渐趋恶化,我们一边组织学生义务清扫,一边发动学生出谋献策,向当地政府职能部门提交建议。通过这些活动,一方面强化了学生的环境意识,同时开发了学生智力;另一方面也向国家、政府提出环境治理的有效措施和方法。另外,还可开展环境保护小论文竞赛,举办环境保护知识讲座,利用橱窗、黑板报、墙报进行宣传和展览等,寓环境教育于知识性、趣味性的活动之中,不但巩固和升华了学生从课本中学到的知识,更能引起广大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增强参与意识。
  总之,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把环保知识渗透其中,既能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又能使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不仅仅是国家的事、大人的事,也是自己的事,從而也积极地投身于环保事业,为环保事业做贡献。只有坚持不懈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不断探索环保教育新途径,才能培养出新一代“地球卫士”。
其他文献
摘 要: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注重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训练。文章分析了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课堂现状,提出了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的相关策略,让学生想说、敢说、会说,促进听说结合,树立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观念,拓展学生口语交际的空间。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策略研究  口语交际是人们语言沟通和人际交流的主要方式,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所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人
摘 要:为进一步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国家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运动,教育部印发了加强对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管理的相关通知。然而,对于寄宿学校来讲,学生大部分时间都留在学校,因此,对于假期期间学生在家的体育锻炼,则需要建立体育家庭作业制度来进行管理,文章就寄宿学校建立中学生体育家庭作业内容的设计、实施和制度的可行性做出了相关研究分析。  关键词:寄宿学校;体育家庭作业;可行性研究  一、寄宿学校建立中学生体育家
西汉中晚期,黄河的数次决口给人们带来极大的灾难。其中,汉武帝治下两次瓠子堵口颇引人关注。元光三年(前132)黄河在瓠子决口,直至二十三年后的元封二年(前109),在汉武帝的亲自指挥下才堵口成功。汉武帝时期瓠子决口既有人为因素的影响,也有自然环境变迁的影响,汉武帝调动数万民众封堵瓠子决口,体现了中央集权制对环境变化的积极应对,是利用集体改造自然的典型案例。瓠子堵口的整个过程比较曲折,反映了汉代应对环境变化做出治水决策的调整。
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为分析政治体系及其构成要素提供了主导逻辑和科学方法。通过明确政治与阶级之间的关系,能够透视政治体系诸要素的阶级属性及作用,从而深入把握包括阶级和阶级斗争在内的国家、政党、政体等宏观政治要素。当代西方政治理论解构马克思主义所强调阶级理论,刻意夸大微观政治要素的作用,将形形色色的新政治要素推向理论探讨的聚焦点。针对当代西方政治体系及其要素研究中存在的偏颇,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廓清其关于政治人、意识形态的认同。
摘 要:学生的体质健康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家庭体育作业的设计,不仅具有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作用,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运动意识。文章以有效利用家庭体育作业促使学生体质健康提升的策略为研究对象,对当前学生体质健康情况进行分析,结合开展家庭体育作业的必要性,对如何利用家庭体育作业提升学生身体健康,笔者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提供帮助。  关键词:家庭体育作业;学生体质健康;实施策略  在提升学生体
安娜·伯恩斯是当代北爱尔兰女作家,其小说《送奶工》获得2018年布克奖。伯恩斯在作品中不仅体现了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勾画出无处不在且无法言说的暴力行为,而且其小说的故事情节及其文化氛围、叙事声音和节奏、篇章结构与衔接、主题等方面亦丰富了读者的阅读体验。作者并非简单地对传统叙事技巧进行复制,以此来刻画女主人公面临的暴力、扭曲、封闭和窒息,而是冲破樊篱,通过极具特色的叙事声音、颇具匠心的情节设计、特定的文化氛围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情感叙事结构,这为我们解读当代社会普遍存在的残酷暴力和信任危机提供了一个角度,也使这
摘 要:为有效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出现了“学而不疲”的教学理念,这一教学理念以学生作为主体,教师起积极的引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教育理念,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从而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数学课堂;“学而不疲”;教学策略  在众多数学公开课教学中,许多教师都感叹精心设计的数学课教学效果不尽人意。作为数学教师,在授课前应将教学内容
摘 要:培养初中生的音乐赏析能力、音乐审美能力是音乐学习的重要目的,人的音乐审美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音乐赏析课慢慢培养而来,因此培养农村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于生活、音乐的学习热情,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并结合农村初中音乐教学的现状,通过有限的音乐赏析课,对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农村初中;音乐赏
在步入新时代、落实新理念、构建新格局的大背景下,数据资产已经成为当今数字经济发展中最重要、最活跃、最有价值的生产要素。2020年国家有关文件明确定性数据资产为新型生产要素,并就推进数据资产市场化提出若干意见。目前,数据资产的市场化仍处于数字应用的低级层面,还没有作为一种新型的生产要素在全社会完全流动起来。影响数据资产市场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重要原因在于数据资产生产与经营的最基本单位即市场微观主体对数据资产作用认识不充分、数据资产生产与经营管理的体制与机制未构建成型,数据的生产及经营还没有被纳入常态的生产经
摘 要:小学数学课程对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能引导学生巧妙联系数字与图形,直观理解所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效果和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将数学思想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中显得尤为必要。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渗透;数学思想  从教三十余年,作为学校数学科组组长,笔者曾多次参与教研活动,也听了不少课,发现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往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