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误区 寻求破解——构建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案例研究

来源 :中学生物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aimin1430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举宏教授在'返身和反身:科学探究的时代解读'一文中强调,当前教学中有两种现象需要警惕:一是科学探究成为教师幕后控制的'木偶戏',二是科学探究成为程序化的步骤。笔者曾有幸观摩了数位教师'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的第1课时吴教授提到的两个教学误区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就有所体现。下面通过案例进行具体分析,同时提出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法。
其他文献
<正>多元思维,即立体思维,对人一生成就大小的影响至关重要。青少年正处于思维活跃阶段,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潜力。而且,在今后的智能信息社会里,创造性劳动将成为社会
期刊
目前常见的填空式生物实验报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造成实验教学中学生动手与动脑的相互脱节,阻碍了学生实验能力的提高。在实验教学中使用工作单可以帮助学生更为开放地完成
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自身感受、实验探究、模型实习、动画观察等多种形式获得感性知识,构建器官、系统的概念。
在阐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39;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升华学生的灵感创新;培养学生的求异心和利用课外活动和实验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39
传统教学最大的局限性在于学生往往比较被动,将微课引入课堂后,学习过程将可从以&#39;教&#39;为主转为以&#39;学&#39;为主。使得学习更加有的放矢,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生物学
<正>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的直观性和趣味性,能够增强学生探究的热情,进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因此,教师应创新实验载体,鼓励学生搜集
期刊
加强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教学活动之一。阐明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发展趋势、现存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抗利尿激素这一概念出现在人教版《生物&#183;必修3&#183;稳态与环境》第2章第3节&#39;神经调节与水盐调节的关系&#39;一节,但教材只讲解了抗利尿激素的功能,并未解释抗利尿
2016年高考全国I卷理综第32题具有情境设计创新、设问递进科学、交叉信息繁多等特点。分析知识能力考查目标及解题思路,反思解题过程中理性思维的要求,提出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
高中生物学教材中有大量的图表,这些图表是教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非常重要。这些图表可以分为很多类型,如实物照片、结构模式图、反应过程示意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