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永不放弃的雪橇犬

来源 :学生天地·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sffffffffffffffs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城诺姆是一座位于美国阿拉斯加州的海港城市,1924年12月,居住在这里的1500多名居民正打算平静地度过冬天。由于港口完全封冻,在来年6月海水完全解冻前,这里就如同与世隔绝一般。
  然而,死神却悄悄降临在这座寒冷的城市。就在最后一艘船离去不久,一名两岁的因纽特小孩病死了。小城医生按照以往的经验认为,那不过是由扁桃体炎引发的意外死亡。可是,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感染“扁桃体炎”的孩子越来越多。1925年1月,又有2人死亡,4人病危,20多人感染。
  医生终于发现,那可怕的疾病是白喉。这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可以感染人的鼻子、喉咙、皮肤和扁桃体,如果不尽快使用白喉抗毒素血清治疗,就会有更多的人死去。但小城医院里储存的血清已过期,而医生预订的新血清在港口关闭前还未抵达。
  存有血清最近的城市在1500千米以外,可那时的诺姆不通海路,也没有公路可以抵达,而该地区唯一一架直升机也因驾驶员返回美国内地休假而无法起飞。小城诺姆成了一座孤岛。
  1925年1月21日,医生向外界发出了求助电报:“诺姆的孩子正在一个个死去。”整个美国为之震惊。不久,当局下令先用火车将血清运输到距离诺姆较近的尼纳纳城,而接下来艰难的冰冻邮路将由几组雪橇队——20名雪橇手和150只雪橇犬接力完成。
  6天后,血清抵达尼纳纳城,第一名雪橇手从火车上卸下了20磅重的血清包裹,并用帆布和毛皮将包裹盖好。在零下40多摄氏度的冰天雪地里,雪橇手率领9只雪橇犬奋力奔往第二个接力点。
  两个小时后,脸颊已冻得发黑的雪橇手到达接力点。第二队迅速接过血清,他们穿过一座森林后到达下一个接力点。那时,雪橇手的双手都被粘在了赶雪橇的扶手上。
  事实上,就在这两组雪橇队从尼纳纳城开始传递血清时,诺姆著名的雪橇手塞帕拉也在向前进发,他要去中间点接回血清。那是一段最为艰苦的路程,沿途暴风肆虐,能见度极低,气温已下降到零下65摄氏度。美国的大报头条都在紧密跟踪事件发展,人们都坐在收音机前静静地祈祷,并等待着最新的报道。
  塞帕拉并不感到害怕,他是世界雪橇犬比赛的传奇人物,曾经3次获得全阿拉斯加锦标赛冠军,他队伍里的领队犬多哥也同样著名。那时,多哥已经10岁了。年幼时,它很调皮,喜欢诗人似的独自在苔原上散步,常常恶作剧似的跳起来咬队友的耳朵,然后又若无其事地小步跑开。而这个淘气的小个子多哥的速度和耐力都远远超过一般的雪橇犬,也夺得了许多大奖。
  这一次,多哥又和塞帕拉一同出发了。但他们面对的是前所未有的危险旅程,因为路上的能见度太低,他们曾错过前方的接力队。在接过血清后,他们穿过了一片浮冰区,碎裂的冰块随时都有可能崩塌,雪橇队不得不紧贴着岸边飞速前进。除了在一座海拔1500米的山上休息了几个小时外,其余时间,雪橇犬们都在奔跑。
  暴风雪越来越强,当地卫生局发出通知要求接力暂时停止,以免发生危险。但在通知送达雪橇手之前,通讯线路中断了。因此,这场拯救孩子的接力仍在继续。
  4天半后,他们穿越了血清之旅最为危险的418千米。
  雪橇手卡森和经验并不丰富的领队犬波图接过了最后一棒。暴风雪太大,卡森几乎无法睁眼,只能依靠波图灵敏的鼻子,紧贴地面嗅出回诺姆的路线。1925年2月2日,卡森和波图带领的队伍回到了诺姆。
  这条曾经需要25天时间运输的路程最终在5天半内完成,几个小时后,免疫血清解冻,孩子们得救了。
  就在同一年,艺术家为雪撬犬英雄制作了一尊雕像,并在纪念碑上写道:“献给永不放弃的雪橇犬,是你们在暴风雪中穿过冰雪之地,拯救了一座城市。”
  从1925年起,那尊勇敢的雪撬犬雕像就矗立在纽约曼哈顿中央公园,直到今天。
其他文献
珍道尔老师要离开学校去经商了,他向所有不愿让他离去的孩子们承诺,他会帮每个人实现一个愿望。
期刊
如今,我们每天“刷”着海量信息,信息却如过眼云烟一般,我们想通过碎片化信息更加了解这个世界,最后却成了对它“一知半解”的过客。名家经典是浸润在人类文明血液中的精粹,是经得起时间大潮淘汰的“金子”,我们需要细心品读、深入思考,才能领略大师们的人生哲学与智慧。  每一分钟都有新的生命欣喜地降生到这个世界,同时也把另一些人送进坟墓。这边万里无云,阳光灿烂;那边就可能风云骤起,地裂山崩。世界没有一天是平静
期刊
《一生里的某一刻》是作者——患有抑郁症的张春的人生经历。张春几乎满足了大部分文艺青年的想象,她在厦门开了家小店,既不卖衣服,也不卖南北杂货,而是专卖冰激凌和苦艾酒。当然,这家店也有个极温暖的名字——晴天见。  一本书,21万字,289页,分《你好,小地球》《梦境仓库》《我和她》和《世界尽头的风景》4个小节,共42个故事。在读这本书时,张春仿佛站在我面前,在给我讲故事。  这些故事没有血腥惊悚,没有
期刊
1  我是一个小公主,也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爸妈非常宠爱我,所以我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真的就是小公主。你们一定没有办法想象我有多胆小。我很怕虫,各种虫我都怕;我也很怕黑,很怕鬼;最重要的是,我非常怕痛。  那天要拍一场爆破戏,我还记得当时导演喊:“五四三二一,走!”他话还没有说完,从我的正后方就传来一阵非常大的爆破声,然后有很大的力量把我推了出去。我被轰飞出去,摔到垫子上,然后我用尽一切力气让自
期刊
东晋时的晋简文帝很喜欢和大臣们开玩笑。  他有一个大臣叫魏元孚,身材矮小又秃顶,五官长得也不够周正。有一次,晋简文帝问一个近臣:“魏元孚长得这么难看,怎么能在朝廷里做官呢?他有什么过人之处?”  近臣回答:“魏元孚是先帝看中的。听说有一年春天,先帝出去狩猎。先帝射死了一只鹿,非常高兴,一时兴起,顺口说了几句诗,但是忘记了这几句诗的出处,遂问身边的人,结果没一个人知道,这让先帝很扫兴。就在这时,当时
期刊
上课插嘴
期刊
期终考试考完后的情景,如同一幅流动的波澜壮阔的《清明上河图》现代版,杂乱无章的对白大杂烩以及嬉闹、叹气等种种声音混合成配乐,在校园中上演了一出复杂、热闹的现代剧,活灵活现地展现出了考试之后的众生相。  平日里信心十足的优等生们,总是一副潇洒俊逸的笑容,此刻脸上却蒙上阴晦之色,他们一边大肆弹唱着“又考烂了”的陈旧曲子,一边将自己的答案送到各地去旅行,风尘仆仆归来后沾染着“不愧为某某”的啧啧称赞的尘埃
期刊
寒假马上就要到了,也就意味着春节前的大扫除要开始了。可是面对堆积如山的窗帘、大面积的地板和桌子,还有无数个犄角旮旯里的灰尘,你是不是犯难了呢?没关系,不用怕,智能家居机器人帮你轻松搞定!  玛纽尔智能机器人——  新时代保姆非我莫属  智能机器人吸尘器内置高智能芯片,会充分计算房间的大小与障碍物的大小,配合预定清洁模式,自动调节清扫路线 ,自动侦测地板表面的情况,从地毯到硬地面,或从硬地面到地毯,
期刊
“亲爱的同学们,伴随着新年的钟声,2016年已缓缓向我们走来了,在新的一年里,你们有哪些计划……”“打住打住,陈年老调!”大拇哥刚刚写了一小段新年开场白,就被编辑部的同事残忍“枪毙”了,理由很简单:每逢新年总是千篇一律的“新计划”“新气象”,眼睛都长茧子了,难道新年我们就逃不开这个“魔咒”吗?  行行行者路:大拇哥你错了,“新年新气象”这本身不是魔咒,真正的魔咒是,我们总会给自己制订很多新年计划,
期刊
“溜须”是一个俗语,通常与“拍马”连用,是迎合、奉承、献媚的意思。说起它的来历,还有一段小故事。  北宋年间,真宗赵恒在位,大臣丁谓靠献媚邀宠,官运亨通,一直升到了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但仍然位列宰相寇准之下。所以他对寇准毕恭毕敬,唯寇准之言是听。寇准对他这种行为极为反感。有一次,中央政府开办公会议,宰相、副宰相等在一起用餐,丁谓看见寇准的胡须上占了一些饭粒,赶忙上去为寇准溜须拂拭,并盛赞寇准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