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沿海优势棉区高品质杂交棉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来源 :江西棉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j1901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沿海棉区是国家和江苏棉花生产优势区域。高品质陆地棉自上世纪末在盐城市种植以来,从无到有迅速发展,2004年全市共种植科棉1号等高品质棉43.3khm^2,占全市棉田的近25%,预计2005年将达到50%左右,这对改革棉花品种结构,促进棉农增收增效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指导棉农规范操作程序,结合江苏沿海地区的生态、栽培条件,特制定本规程,供各地示范推广。
其他文献
为更好地了解25 g/L阿维·氟啶脲乳油对棉花斜纹夜蛾的防治效果,2010年8月江西省九江县农业局植保站在九江县沙河街镇东方红村进行了阿维·氟啶脲防治棉花斜纹夜蛾的
江苏沿海地区是中国重要棉花生产基地,且绝大部分均种植转Bt基因抗虫杂交棉(在90%以上),棉铃虫已得到有效控制。由于棉农认识误区及种植业结构的改变,棉田套种、间作增加,水旱
喷雾器是一种主要的植保机械,其喷头使用一段时间后易发生许多故障,下面主要介绍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一、水舌性状异常    旋转式喷头如果工作正常,在无他物(摇臂式的导水器或蜗轮蜗杆的叶轮)阻挡时,水舌在喷嘴的附近应有一光滑、透明的圆形密实段,在密实段之后水舌才逐渐变白并雾化,射程不应小于标准值的 85%,否则为水舌性状异常。发生异常的原因及其排除方法为:(1)如果水舌刚离开喷嘴,表面就毛糙
抗虫棉新品种的大面积推广种植,使棉花产量、植棉效益大幅度提高。但由于广大棉农对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的特性还不是十分了解,大多仍然采用传统的栽培技术,生产上常造成棉花后期
近几年以来,随着抗虫棉的大面积推广种植,对曾经为害棉花十分猖獗的棉铃虫等鳞翅目类害虫的防治不太担心,棉田用药量大幅度减少。但棉蚜、棉红蜘蛛、棉蓟马、盲蝽象等次要害虫已
一是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不少菜农无论冲施还是追施,均以化肥为主。虽然有些冲施肥含有腐殖酸,但无机肥多以硝铵、尿素等氮肥为主,短期内蔬菜长势好,但缺乏长期效应,应与有
棉花追肥要因地制宜,例如针对不同产棉区的特征,追肥施用的原则有所差异。1黄淮海棉区针对该区氮磷化肥用量普遍偏高,肥料增产效应下降,而有机肥施用不足,微量元素硼和锌缺乏的现
射阳县常年种植棉花53.3khm^2左右,2004年以来,棉花无土育苗技术在我县得到了大力推广,有力促进了棉花产业的发展,实现了棉花育苗如育身、移栽如栽菜的轻型化栽培,打破了营养钵育苗
本文比较了棉花地膜覆盖和育苗移栽两项栽培技术的差别,结果表明:地膜覆盖的棉花表现铃大、衣分高、单株结铃多、产量高.且生育期短、营养生长旺盛、马克隆值低、纤维短;而育苗移
南农优3号系南京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最近选育集优质、高产、抗虫为一体的棉花新品种。该品种2004年3月1日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临川区从江西现代种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