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对6种荒漠植物分布的潜在影响

来源 :植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qn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析气候变化对植物分布的影响,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利用CART(分类和回归树)模型及A2和B2情景,分析了气候变化对短叶假木贼(Anabasis brevifolia)、裸果木(Gymnocarpos przewalskii)、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膜果麻黄(Ephedra przewalskii)、驼绒藜(Ceratoides latens)和喀什膜果麻黄(Ephedra przewalskii var.kaschgarica)分布范围及空间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气候变化下,这些植物目前适宜分布范围减小;从新适宜及总适宜分布范围而言,短叶假木贼和梭梭从1991-2020年到2051-2080年时段增加,之后减小,其它植物从1991-2020年到2081-2100年时段减小;喀什膜果麻黄和驼绒藜适宜分布范围减小并破碎化,其它植物向目前适宜分布的西部、西北部(或青海西南部)、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区扩展;除驼绒藜和喀什膜果麻黄与年均气温变化具显著相关性外,其它植物分布范围与年均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的相关性较弱(P>0.05),除驼绒藜、喀什膜果麻黄和裸果木目前分布范围与年均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的回归关系较强外,其它植物分布范围与年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变化多元线性回归关系较弱。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气候变化下,这些植物空间分布格局改变,目前分布范围减少,新适宜及总适宜分布范围近期增加,随着气候变化程度的增强,又逐渐减小。
其他文献
本文对我国的工程硕士的培养问题做了探讨。文章就我国现阶段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扩展途径提出了作者的看法,认为加大在职研究生培养,是一种投入少,见效快的研究生培养途
<正>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80%左右。目前,有近3亿儿童、青少年生活在农村。但是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却不能令人乐观。农村父母普遍文化程度偏低,大部分精力花在谋生糊
<正> 在以往的茅盾研究中,人们对以社会历史为参照,阐释茅盾小说蕴含的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倾注了极大的热情;而对他艺术地把握世界的方式的阐释,却显得较为冷漠。从根本上说,
<正> 汪曾祺以《受戒》《陈小手》、《大淖记事》等一系列小说发展了滥觞於废名,大成於沈从文的现代抒情小说。沈从文对汪曾祺的作品一向很欣赏,早在西南联大时,就公开说汪曾
含锰矿渣的排放造成了严重的土壤锰污染。揭示锰毒害和植物的耐锰机制对于污染土壤治理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高浓度的Mn2+能够抑制根系Ca2+、Fe2+和Mg2+等元素的吸收及活
云计算的出现引领了信息时代的真正到来,改变了传统的资源利用方式。无疑,云计算技术也会给高校图书馆馆际资源共享带来更加深远的影响。论证了云计算在高校图书馆馆际资源共
在 2 0世纪 4 0年代 ,九叶诗派是对意象艺术思索勤勉、在创作上也取得突出成就的诗派。他们以实现新诗的现代化为目标 ,在强化意象的现代感与智性内涵 ,在引入和创制荒诞、丑
本文认为,夕阳意象与黄昏意象的意蕴并不相同:一是“温馨”,一是“悲凉”;一是展示在空间中,一是表现在时间上;一个偏于积极奋进,一个偏于消极颓废。夕阳意象中蕴含着深刻的
湘灵神话最初出自《楚辞.远游》,其情节简单,形象模糊。但后来由于糅混了湘夫人、舜二妃等神灵形象,又杂入了舜妃泪染斑竹、云和降神、伏羲作瑟、湘君遗佩等神话与传说,于是
<正>日本的近代化开始于明治维新,中国的近代化发端于洋务运动。中国与日本山水相依,在历史上也有着源远流长的联系,两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及其所处国际环境有许多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