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含钾温血持续灌注心肌保护术中心肌酶的变化

来源 :中华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_r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术中心肌酶的变化,评价含钾温血持续心肌灌注对心肌的保护效果。

方法:

18例心脏病患者根据主动脉阻断时间长短分为两组,A组(8例)<40分,B组(10例)>40分。术中应用15%氯化钾与氧合温血混合后持续灌注心肌,灌注速度15~150ml/h,温血灌注液中钾维持浓度平均7.83± 0.3mmol/L。

结果

两组再灌注期间肌酸磷酸激酶(CK)及其同功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差异无显著性(P>0.05),乳酸脱氢酶同功酶LDH1与LDH2之比均小于1;同组内再灌注期与灌注期CK-MB值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

含钾温血持续灌注对心肌的保护效果持续、可靠。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兔脑缺血后再灌注时神经肽分泌的变化和观察再灌注后实施头部重点低温对这些改变的影响。方法:采用新西兰兔56只,8只为常温对照组(I组),其余动物先用“四血管”式造成缺血30分钟,再分成常温再灌注和头部重点低温组。两组均分再灌注30、180和360分钟三个亚组,各亚组动物均为8只。头部低温在再灌注开始后一分钟开始实施,脑组织中神经肽含量采用放免法测定。结果:与非缺血组比较,II组三种神经肽含
目的:介绍上腔静脉逆行灌注救治体外循环期间动脉大量气栓八例体会。方法:气栓发生时立即停心肺机,以4.0~8.0kPa压力行上腔静脉逆行灌注;对合并冠状血管气栓者,在逆行灌注结束前将上腔静脉插管退入右心房,并暂时阻断上、下腔静脉和主肺动脉,行右心房逆行灌注30~60秒。再恢复正常灌注辅助循环。结果:4例存活,其中3例无后遗症;3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结论:上腔静脉逆行灌注能排除脑血管内气体,经右心房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阻滞病人食管温度和直肠温度变化。方法:20~45岁的腹部外科病人34例,分成全身麻醉组(GA组,20例)和连续硬膜外麻醉组(EA组,14例)。分别测量麻醉前、麻醉开始、麻醉后10、30、60、90、120、150、180、240分钟及术毕时的中心温度(以食管温度表示)和直肠温度。结果:GA组中心温度自麻醉后10分钟至术毕均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下降,EA组麻醉后中心温度下降缓
目的:比较常频常压喷射通气和高频喷射通气在支撑喉镜术中的通气效果。方法:选择32例ASA Ⅰ~Ⅱ级声带息肉患者,拟行支撑喉镜术,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16例:高频组和常频组。结果:采用60次/分的频率、160kPa压力进行通气,术中PaCO2明显升高(P<0.01)并形成高碳酸血症;采用22次/分的频率、160kPa的压力进行通气,术中PaCO2仅有升高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其水平明
目的:将结构相近的潘库溴铵与维库溴铵和结构不同的潘库溴铵与阿曲库铵合用,比较其作用效果以判别相互作用的类型。方法:以刺激电极和力-位移换能器监测兔胫前肌的阻滞程度。选15只新西兰白兔通过累积给药法求得兔三种药物的ED50值。再将2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4组,分别采用潘库溴铵与维库溴铵、阿曲库铵合用、按不同顺序给药的方法。每种肌松药剂量为1/2×ED50。结果:潘库溴铵与阿曲库铵合用,T1抑制92%
期刊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中动、静脉血及心肌腺苷水平对诊断心肌缺血的意义。方法:分别监测21例病人动、静脉血腺苷和乳酸含量,并在主动脉开放后监测冠状静脉窦血腺苷和乳酸含量,计算心肌腺苷和乳酸释放量。结果:整个体外循环期间动、静脉血腺苷含量均处于高值,主动脉开放后即刻冠状静脉窦血腺苷净含量和心肌腺苷净释放量即达峰值,腺苷的增值远高于乳酸。结论: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心肌缺血,腺苷对心肌缺血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