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搅拌桩在路桥施工技术应用分析

来源 :房地产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hajhb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们的研究课题是:水泥搅拌桩在路桥施工技术应用分析。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水泥搅拌桩的影响因素,水泥搅拌桩机制,水泥搅拌桩设计以及水泥搅拌桩的质量控制和管理)对本课题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水泥搅拌桩;路桥施工;应用分析
  随着路桥工程的不断建设,也使得对路桥工程的管理在不断的完善,于此同时对路桥工程的检验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目前,水泥搅拌桩已经被广泛的运用到高速公路,机场,桥梁等地基处理加固的工程当中,然而虽然在监管力度方面得到加强,但每次对施工工程的质量进行检测时,都会发现很多的路桥工程的质量都不过关。如何衡量工程质量的优劣,主要在于施工技术的运用合理与否,如果出现技术问题,路桥的质量及施工单位的效益都会受到影响。本为作者主要对自己的工作经验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结合,对水泥搅拌桩的设计,对加固渗入料的确定,以及施工工艺等进行一定程度上的阐述与分析。
  1 水泥搅拌桩的影响因素
  1.1 水泥搅拌桩的影响因素----土的含水量
  在一般情况下,天然土中的水分都是比较少的,当含水量越少的时候,此时水泥土的抗压强度就会越高。除此之外,影响水泥抗压强度还与水泥和水之间的比有关系。如果水泥比水较大时,此时所带来的抗压强度也是比较小的。反之则比较的大。
  1.2 水泥搅拌桩的影响因素----土的化学性质
  土中的化学物质比如说酸碱度,有机质含量,硫酸盐含量等等都会对水泥搅拌桩的强度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影响。一般情况下,若土呈酸性,此时将其加固之后的强度将会比碱性土的强度低。当PH值越低,将其加固之后的强度也会越低。除此之外,土中的有机质或者腐值都会将土变化为酸性土,从而间接增加土的水溶性和膨胀性,进而进一步的降低土的透水性,最终将会影响到水泥的化学反应,以及降低加固土的强度。在进行实际的工程操作中,如果选择的土质偏酸性,此时可以在水泥中加入少量的CaSo4,来达到将碱性程度提高的作用。
  2 水泥搅拌桩机制
  在一般路桥工程中,一般都采用特殊的钻杆来进行钻土地,当钻入到一定深度之后,(已经开始喷浆),之后再将水泥浆沿着钻孔的深度将地基土和水泥浆一起进行搅合,在搅合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当反应结束之后,水泥浆会和地基土一起加固成土,最终达到加固地基的效果。
  2.1 水泥搅拌桩机制----水泥水化物和粘土颗粒产生的化学反应。
  在一定的条件下,绝大部分的水泥水化物中的凝胶颗粒都会和粘土颗粒产生化学反应,如果没有能够和粘土颗粒产生化学反应,那么其自身将会自身进行凝结,硬化之后变成水泥石骨架。
  2.2 水泥搅拌桩机制----团粒化的化学反应。
  在一定的条件下,土中的sio2 在其遇到水之后,会与水发生化学反应,之后形成比较小的颗粒,当较小的颗粒达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就会相互结合长行程比较大的土颗粒。而且在一般情况下,这种较大的土颗粒,他们的表面都是非常大的,而且这些颗粒的吸附能力也是比较强的。在这些颗粒的进一步的结合过程当中,这些颗粒会将团粒之间的孔隙给封闭,之后使较大的土颗粒的强度得到很大的提高。
  2.3 水泥搅拌桩机制----凝硬的化学反应。
  如果溶液只能够析出的钙离子的数目首次超过所需交换的离子数量之后,这些多出来的例子将会很大部分和粘土中的矿物质如sio2 进行化学反应,从而形成能够不溶于水的,而且性质也是比较稳定的硅,而且所形成得儿硅还会在水中不断的硬化,强度也会不断的得到加强。正是所形成的硅具有结构比较的稳定,水不能够随意的侵入,具有一定的水稳性,因此才会使水泥搅拌桩具有很高的强度。
  2.4 水泥搅拌桩机制----碳酸化的化学反应。
  一般情况下,溶液当中的氢氧化钙会和空气中或者水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从而产生不溶于水的石灰石。对于所形成的产物石灰石,由于其能够加强土的强度,但反应速度比较慢的原因,因此一般将其放置在后期来进行土质的加强。
  3 水泥搅拌桩设计
  3.1 设计参数 一般将地震的设防裂度设置为7度;将水泥搅拌桩埋藏在地下水中1.5米;在深层的水泥搅拌桩中,一般采用P425水泥来作为其外表的强化材料;水泥搅拌桩(已经强化和加固之后)的负荷能力必须要大于或者等于150KPA 等等。
  3.2 布桩的范围和形式
  一般情况下,往往在路基的中心线进行布桩,接着向两边进行布桩,在布桩的时候,必须将桩与桩之间的距离保持一致。而且始终必须将路基范围的最外一排桩距离不能够超过设计图纸中桩的距离作为前提。除此之外,在进行布桩的时候,一般采用正方形的形式来进行布置。
  3.3 水泥搅拌桩的配合比
  在施工前,必须进行现场取土的样品实验,之后在决定符合现场地质条件和桩体强度要求的水泥摄入量。在实验中,我们进行了5次加固土重的实验。分别为12%,14%,16%,18%,以及20%。在将实验后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之后发现,比重为14%的更加有利于加固抗压能力。
  4 水泥搅拌桩的质量控制和管理
  4.1 当将水泥浆已经完成搅拌之后,必须严格控制其发生离析的迹象。
  4.2 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了听浆的现象,此时需要将搅拌机停止在停浆点处的0.5米以下。
  4.3 需要对每个桩的施工进行记录,时间误差不能够超过5秒。
  4.4 当施工完成之后,需要对单桩进行负荷承载力的检验。
  4.5 时刻将记录进行检查,具体包括:A 水泥的使用量。B 水泥浆是否均衡。C 制作水泥浆的搅拌次数。D 操作时间。等等
  5 小结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路桥工程的建设力度不断提高,施工单位对施工技术
  管理及施工方法的科学性有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的路桥工程基础设施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对于一个路桥工程设施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路桥工程施工中水泥搅拌桩在路桥施工技术应用是否科学,对此,我们研究的课题:水泥搅拌桩在路桥施工技术应用分析。从研究中发现,对搅拌桩在路桥施工技术应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对建设工程的质量、进度以及效益造成影响。由此也可以看出,对路桥工程设施中的水泥搅拌桩在路桥施工技术应用将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坚信,有效的路桥工程施工中水泥搅拌桩在路桥施工技术应用是开展路桥工程设施的前提,只有将路桥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做好了,才能够建设出比较完备的路桥工程。另外,国家相关机关也应该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外的施工技术和经验,引进国外先进的施工技术管理方法和制度,结合我国路桥施工工地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我国路路桥工程施工中水泥搅拌桩在路桥施工技术的方法,从而将我国路桥工程的建设质量进行提高。
  参考文献:
  [1] Liu Gang Cui said after Luqiao in waterproof layer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analysis [J]- China new technology and new products 2010(9).
  [2]马梅生 对路桥工程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探讨[J]-科技风2010(15)
  [3]林义纯 路桥结构防水技术现状及应用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6)
  [4]. Wang Lixin on highway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 the management of [J]. city construction theory study of.2011(28).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颅内动脉瘤在3D-DSA容积图像上(volume rendering,VR)和常规2D-DSA平面图像上的形态学诊断差异.方法 在三维和两维图像上分别测量了45个颅内动脉瘤的最长径、横径和
摘 要:本文阐述了公路运输结构的含义,分析了我国公路运输结构的现状,提出了调整公路运输结构的对策。  关键词:公路;交通运输;结构;现状;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公路行业的快速建设,高速公路已普遍成为我国各大城市交通运输的枢纽。面对公路运输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做科学、全面的分析和研究,以便找到符合实际的应对策略。  1 公路运输结构的含义  公路运输结构是指公路运输系统内部相互联系
对制定教学质量管理标准的必要性及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建立健全管理标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实行全过程控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提出优化规章制度是完善教学质量管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的瓷贴面及烤瓷全冠在口腔美容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2016年接受口腔治疗的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成烤瓷组、铸瓷组
本文从促进有效学习的需要出发,以学生发展为本,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如何促进有效教学的几点尝试,既是对旧教学观念提出挑战,也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Ba
艾滋病(AIDS)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致,已成为当今社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之一.迄今为止,血清学HIV抗体检测依然是HIV感染诊断的主
目的 探讨影响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11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56例DEACMP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恢复情况将患者分为无效
分析了传统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下新的教学摸式,构建了船舶内燃机制造与维修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并对其实践结果进行了科学的分析与总结
目的:探究快速成型技术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口腔修复的5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传统修复组的患者通过传统印模制取技术
一、批评的视角张佩国先生的《近代江南乡村地权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一书(上海人民出版社 2 0 0 2年版 ) ,是一本用力很勤的优秀历史著作。这一点没有疑问。我在这里提出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