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滑冰教学中学生表现力的培养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zcz19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开展花样滑冰课的目的意义
  花样滑冰是集舞蹈、技巧、旋转、跳跃、支撑和滑行于一体,有音乐伴奏的在冰面上滑出各种图案、表演各种技巧和舞蹈动作的一项运动。开展花样滑冰课不仅要求学习者要具有强烈的表现欲望,通过艺术感染力和技术表现力,唤起人们内心情感和精神世界上的共鸣,带给表演者和观赏者美的享受。同时开展花样滑冰教学还能发展学生速度、力量、灵敏、柔韧等多种身体素质,使学生体魄强健、精力充沛、意志坚强,进而达到缓解压力和愉悦身心的目的[1]。
  二影响花样滑冰表现力的主要因素
  花样滑冰是借助冰刀在冰上进行的舞蹈,和地面舞蹈有很大的区别。以旋转技术为例,冰上旋转可以将几种旋转结合在一起,这样我们看到的就是优美的、多种类的多圈旋转,这种旋转是地面旋转无法想象和完成的;再如基本步伐配以千娇百媚的舞姿,让舞者给人以凌波仙子的感觉;这都是舞台舞蹈无法完成的[2]。学习花样滑冰对缺乏舞蹈和滑冰基础的学生来说,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无异于在刀尖上表演。怎样才能让学生做到既克服了恐惧心理,顺利完成基本技术,还能不忘记自己的表现力,完美地完成一套动作呢?这就要从影响学生表现力的因素入手,如:下肢支撑能力不足;身体基本素质弱;動作技术不熟练;形体表达能力差;音乐理解不充分;动作编排难度高等,只有解决和克服了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学生完成成套动作技术的质量与效果都会大幅提升,其表现力自然也就提高了。
  三花样滑冰教学中学生表现力的培养
  花样滑冰要求将滑行中的速度美、滑行美、支撑美、旋转美、姿态美等,在很短的时间里和有限空间中,以肢体优美的韵律,熟练而完整地展现出来,学生可以直接体验到自身的表现,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艺术享受,从而产生自信。那么如何能让学生做到在花样滑冰过程中,既能给人以振奋精神的、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又能给观赏者以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的感受呢?就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能力训练入手,来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只有具备这些基本能力,一套花样滑冰带给人们的形体美、动作美、音乐美、编排美等美的享受,就像是饕餮盛宴一样,让品尝者有回味无穷、荡气回肠的感觉了。
  1平衡能力训练
  花样滑冰对肢体平衡能力要求极高。它不仅是要求学生能够通过脚下支撑点的变化完成“滑、转、跳”等高难度动作技术的教学,而且是要求学生不断表现出各种特殊的、优美的身体姿势,以各种速度完成平衡而稳定的高难度动作的教学[3]。学生会因为动作技术难度系数大、支撑能力差、危险性高等,而产生精神紧张、肌肉僵硬、协调力下降,从而影响动作的完成。学生在滑行中,无论是惯性滑进,还是旋转、跳跃等动作,主要都是依靠下肢的支撑平衡能力来完成的,所以发展下肢支撑平衡能力,尤其是强化下肢的爆发力训练,对其掌握转体、点跳等高难度惊险的,具有艺术魅力和观赏价值的动作是非常必要的[4],加强学生下肢支撑能力训练的方法主要有:陆地辅助练习,如:走蛙步、单腿台阶跳、双腿蹬地纵跳、连续蛙跳、空中转体跳等;冰上辅助练习,如:冰上移重心的支撑平衡练习等。通过提高学生下肢支撑能力训练,来增强其运动中的平衡能力,是学生顺利完成动作,展现个人魅力的基础。
  2身体素质训练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掌握运动技术与提高运动质量的前提,只是项目不同对身体素质要求的侧重不同罢了。花样滑冰教学中影响技术动作掌握是力量、速度、耐力、柔韧与灵敏等基本素质。要提高学生动作技术完成质量和提升学生艺术表现力就要对学生进行身体素质训练,其方法主要有:第一,陆地训练,主要进行一些辅助性练习。力量训练:包括腿部力量的单腿跳跃练习、双腿跳跃练习、单腿负重跳、双腿负重跳等;速度训练:50米加速跑、50米折返跑、100米跑、200米跑、800米变速跑等;耐力训练:俯卧撑、仰卧起坐和仰卧起身等;柔韧性训练:肩部柔韧性、腿部柔韧性、躯干柔韧性等;灵敏性训练:20米折返跑、50米绕障碍跑等。第二,模仿训练,在陆地上模仿冰上的支撑、跳跃、步伐练习,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第三,绷床训练,能改善空间位置与方向感,是改进空中姿态和技巧的重要手段。第四,冰上训练,双脚交替进行的单脚支撑平衡的滑行练习等。
  3动作技术训练
  动作技术的规范性与连续性,是很好地完成全套花样滑冰的基本保证。花样滑冰的技术动作复杂多样,只有掌握基本动作技术,才可进行成套动作技术的学习[5]。因此,每次课学生都要进行5种基本练习:第一,图形练习。3字形、变刃形、外勾形等等。这些图形都是由最简单的圆形变化来的,是规定图形的基础练习。为了提高练习效果与质量,学生可在冰上画出的圆形上练习滑行、蹬冰、换脚、身体姿态变化等技术,熟练掌握后,进一步练习转体和变刃技术。第二,跳跃练习。跳跃练习一般是从最简单的3字跳开始,这种跳跃虽然简单,但包括了跳跃动作的全部基本技术。掌握各阶段技术后,便可在空中增加旋转周数,提高跳跃动作难度。第三,旋转练习。旋转练习要先从最简单的双足转开始,双足转包括了旋转各阶段的技术,掌握了双足转后,便可进一步练习高一级的直立转、蹲转、燕式转等。第四,步法练习。步法主要是由规定图形演变而来,如弧线、内勾步、结环步、括弧步等等。熟练掌握规定图形,可以很容易地学会这些步法。掌握单个的步法后,才能进行联合步法练习。第五,自由滑练习。跳跃动作是自由滑的核心,应重点练习。自由滑中还包括各类旋转、跳接转、步法及联合动作,我们在进行自由滑练习时,可适当加些身体姿态表演,将步法变化多样组合起来,既能充分表达音乐特点,又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4形体训练
  舞蹈是花样滑冰艺术美的外在表现,花样滑冰无论从编排到表演都是与舞蹈紧密结合的。充分利用动作表现音乐,使花样滑冰姿态美、技术美、音乐美等都通过完美的形体演绎出来,更加具有艺术性和欣赏价值,给观赏者足够的空间、立体和三维视觉享受[6]。花样滑冰采用的舞蹈没有固定风格,所以安排舞蹈训练内容应根据学生的技术水平、身体特征等给予不同的侧重。芭蕾舞的基本姿态、手型、手位训练是每一个初学花样滑冰学生必需练习的内容,它利于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姿态感觉。同时可通过各种形式的舞蹈如:民族舞、现代舞、爵士舞等等练习,充分锻炼身体各部位关节的灵活性,培养肢体动作的规范性,并通过不断地学习强化,使之达到熟练的程度,这也是花样滑冰舞蹈训练中不可忽视的方面。舞蹈基本动作训练一般分为扶把和离把练习,扶把训练着重解决学生下肢及躯干的力度,加强腿部力量,来提高运动员腿部的控制力、支撑力、稳定性及灵活性。还可以充分利用把杆做各种身体波浪及立踵练习,提高躯干的表现力和柔韧性,达到提高表现优美多变的形体动作能力;离把训练主要采用各种动作的组合、基本步伐、身体波浪组合等加强身体各部位协调配合及表现力等。花样滑冰教学中的舞蹈训练,不仅可以使学生身体动作达到规范化,同时也着重培养了学生的内在气质和富于内涵的外部动作表现,即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一定的意境,给人以感染,而这些也正是提高学生表现力的关键所在。   5乐感训练
  花样滑冰是在音乐伴奏下进行的运动项目。音乐的伴奏使得花样滑冰灵动、优美与恬淡之意境油然而生,所以音乐是整套动作要表达意境的灵魂。音乐的类型多种多样,并不是每种音乐都适合花样滑冰。首先,我们选择音乐时,要先了解音乐所表达的内涵,体会音乐作品“性格”与学生“性格”特征的“契合点”,以此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力和表现力[7]。其次,要培养良好的身体节奏感。节奏练习是培养音乐素质的第一步,花样滑冰中的任何步伐动作和姿态表现都应当建立在节奏基础上。教学中选择一些不同节奏的音乐,在每次课的准备活动中播放,培养学生各种步法配合不同音乐节奏的能力,体会不同音乐伴奏下的不同动作的艺术韵味。根据动作的内容及表现形式,在课程中选用适当伴奏乐曲,如:芭蕾舞管弦乐伴奏曲、钢琴协奏曲、古典舞曲等等,这些乐曲的选择都要适合当代学生的欣赏水平。此外,还应进行一些舞蹈观摩和音乐欣赏等教辅活动,以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运用,以此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音乐水平。
  总之,我们是学生,不是专业的运动员,要想学生学好、学会,并乐于表演,最主要的是消除学生恐惧心理,其次是通过以下训练使学生身体素质达到最佳化、基本技术动作规范熟练化、音乐理解表达充分化等,只有这些基本能力提高了,学习动作也就容易了,慢慢地也就不再害怕和恐惧这项运动了。再次是根據学生的心理和身体素质等对动作技术的接受程度,适当地将难度动作降低,让复杂的编排简单化、强烈的音乐舒缓化、快速的滑行放慢化,这也能达到既锻炼身体,又能愉悦身心,同时还能提高学生表现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欣.女子单人花样滑冰的美学特征论述[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1).
  [2]李燕.谈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舞蹈意识[J].冰雪运动,2006(2).
  [3]韦见凡,丁旭.轮滑技巧图解[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4]孙竞猛,王丽莉.对发展速度滑冰初学者平衡能力的尝试[J].冰雪运动,2002(4):72-73.
  [5]王海,牛立学,等.速度滑冰运动员下肢支撑能力的训练方法[J].冰雪运动,2007(1):29-31.
  [6]曹梅.浅谈艺术体操运动员的艺术表现力[J].四川体育科学,2001(1):43-45.
  [7]滕青.谈花样滑冰运动员的音乐素养[J].冰雪运动,2005(3):21-22.
其他文献
针对广告学专业所开设的古代诗词赏析课程,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广告文案写作能力,因此在教学目的上必须区别于汉语言专业,从广告学专业的角度,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两重维度设计。对此,笔者结合多年的广告文案写作教学经验以及对古代诗词赏析课程改革的探讨,谈谈在古代诗词赏析课程中,提高学生广告文案创作能力的途径。  一教学内容的精挑细选  目前并没有区别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古代诗词赏析课程的广告学专业教材
期刊
高校,是传播先进思想文化的场所,是培养各类优秀人才的基地,是基层党组织新鲜血液的重要来源地。高校学生党员及预备党员是高校中的优秀群体,担负着继承党的事业、富强国家、兴旺民族的重任。因此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不仅是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长期需要,更是实施实干兴邦的强国战略的必然要求。随着时代的进步,大学教育在逐渐转型,从最初的单纯传授知识,到对个人综合能力的重视,再到今天的专注个人素养提高,教育的
期刊
盲源分离(Blind Source Separation, BSS)是指在对信号源和传输信道未知的情况下,只凭传感器阵列得到的观测信号恢复源信号的过程。由于盲源分离无需知道源信号的先验信息,从
机器人技术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微软之父比尔·盖茨曾表示机器人产业目前所处的形势就好比30年前的电脑,伴随着机器人技术的高速发展,将来它会像计算机一样改变人们的生活
任务型学习的基本理念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研究的深入,任务型教学于20世纪90年代在理论上逐步成熟并成为英语教育的国际主流。  任务型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模式是师生通过用英语对话、交流和意义创造等方式,让学生完成一系列根据其发展需求而设计的教学任务,使学生通过用英语做事情来达到学习目标,实现跨文化交流和创新的目的。教学活动以语言交流为基础,创设各种语言环境,为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让学生自主自发
期刊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全球化浪潮的不断推进,如何推动经济的转型继而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社会各界广泛重视的一个课题.基于此,笔者对消费升级做一简要概述,并在此
实践教学是提高法学学生实践技能的有效途径。高校法学实践教学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导、示范,引导学生参与、体验教学过程或环节,运用教学评价、反馈机制提升学生运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操作技能。  一现状  高校法学实践教学是回应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需要的必然要求,对实践教学模式、方法的探索是高校法学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提高我国法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2011年以来,在教育部、中央政法委联合
期刊
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是近几年由德国VOITH公司提出,不同于传统的刚性传动方式,其传动链采用液力变矩器,使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能像常规的水电、火电一样采用同步发电机与电网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