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跟着感觉走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yanx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语感培养 教学方法
  
  我们的中小学语文教学,长期艰难跋涉在应试的崎岖小道上。注重语文知识的传授,忽视了语文能力的培养,片面强调对语文思想内容、篇章结构的详尽剖析,忽视了对语言材料的感受领悟,使语文教学在一定程度上陷入误区。造成学生语感素质不高,语文素质总体不尽人意。那么,语文教改的根本出路究竟何在?笔者的看法是:语文教学应该重在引导学生感悟,建立以美感为中心的语文教学,语文跟着感觉走。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我们要明确:第一,学生对生活的认识是一个逐渐加深的过程,用以表达生活的语言就有深浅之分;同时,语言又从世俗状态不断地趋向专门化和艺术化的,因而语言就其表现形式而言又有雅俗之分。这样,就可根据语言的深浅雅俗,将语感的对象划分为若干个语层。第二,语感本身也是逐渐深化的,总是从获得一些模糊朦胧的印象开始,逐渐地感到明晰,最后才达到透彻的领悟。所以,语感本身也划分为若干个感层,大体可分为感觉、感知和感悟三层。依据语层而逐层递进,在一定语层上又依据感层而步步深人,这就是语文美感教学的程序。
  语感的深浅取决于对语感对象的熟知程度。总的教学方法是:少讲析,多读背;少灌输,多陶冶。针对不同的语层感层,提出不同的要求。在感觉的基础上模仿,在感知的基础上借鉴,在感悟的基础上创造。获得感觉只须泛读,获得感知就要精读,而获得感悟就要熟读成诵,根据不同的需要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
  具体方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诵读吟咏,感受语言。语感的获得是建立在对语言现象条件反射般熟悉的基础之上的、它具有直觉性的特征,所以反复的诵读是产生这种直觉感受最有效的途径。把主观感受同作品实际统一起来,渐入佳境,沉浸在作者所创造的艺术世界里,爱作者所爱,恨作者所恨,使情操的陶冶寓于审美享受之中。“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办法固然笨,但说明读书对理解的重要作用,语文课本上所选的美文,都有很强的可读性,教师要充分运用阅读教学,加强学生的直观感知。
  2.品味语言,揣摩精华。叶老说“一篇作品只读一两遍,未必理解的透,必须多揣摩。”从认知上的会意能力看,领悟语感需要对语言材料进行反复揣摩体味,调动生活经验,体会意蕴。
  3.“披文入情”走进心灵。任何作品都只能提供一个具有多层次内容的结构框架,其中有许多未定点,而这些“空白区域”期待读者用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形象记忆和情绪记忆去从反复的诵读中领会、体验和补充,读出语意潜能。作者常常是“用意十分,下语三分”,读者必须通过作品中有限的语言去体会作者“十分”的用心,甚至超出这“十分”,才会有自己独特的感悟。
  4.注重实践,活化语感。语感靠长期积淀,只有持之以恒强化实践,养成习惯,才能形成对文章的感受能力,我们可以从听说读写四方面着手。“听”,把握信息,抓住中心和要点,理解意思和蕴涵的情感;“说”,准确、连贯、得体;尤其要突出的是“读写”,博览群书,一般说班上语文成绩较好的同学常常是对课外书情有独钟的,只有“博览”才能给大脑皮层形成多侧面语言刺激,逐渐形成语感;“写”是调动头脑中的语言信息来激发大脑皮层细胞之间的信息、回忆、交流、筛选,从而激发了自身的语言积淀,又促进了语感的形成。
  
  (作者单位:江苏盐城市解放路实验学校)
其他文献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理论贡献 中国特色    一、科学发展观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最新的理论成果    中国共产党是高度重视理论创新的党。理论创新的实质,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的具体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科学发展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关系中国共产党人执政兴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利用齐次平衡原理,通过引进含非线性辅助微分方程(sub-ODE),获得了含任意次正幂项的广义五阶KdV方程的精确解,包括钟状孤波解,扭状孤波解和三角函数表示的周期波解.所得精确解
目的分析和探讨对丙泊酚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行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全部病例在接受无痛人工流产术时采用丙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采用不同的麻醉方式效果。方法 6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单纯静脉全身麻醉方式,观察组采用全身麻
[摘要]发展学校体育是我国一贯坚持的基本教育方针。我国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目的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培养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和体育能力,培养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使之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体魄健壮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  [关键词]高校 体育教育 学生体质    发展学校体育是我国一贯坚持的基本教育方针。我国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
【摘要】以概率统计课程中的“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密度函数”知识点为例,结合微课教学的特点,从教学目标、重难点分析及对策、教学过程及方法、教学思想方面进行了专门的教学设计,并通过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微课;密度函数;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识别码】A  【基金项目】(1)2015.06.01-2016.05.31,西南石油大学教师教学研究重点资助项目,“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摘要]迁移是学习过程中的客观规律,若能在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不断促进正迁移的发生,并千方百计防止负迁移的出现,必然会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本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一、设置正迁移情境;二、为正迁移作前提;三、为正迁移作创造条件;四、实现正迁移。  [关键词]正迁移 物理教学 影响 迁移情境 思维定势    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各学科之间,同一学科的各部分或不同方面之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彼此相互影响
目的评价西格列汀在农村50岁以上2型糖尿病(T2DM)治疗中的优越性。方法 200例老年T2DM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100例。A组给予西格列汀+复方血栓通+阿司匹林组治疗。B组给予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