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院校声乐教育浅谈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q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声乐教育学是研究声乐学科教育规律和现象的一门基础学科。它的主要研究内容方向 就是声乐教育的方法和本质。根据声乐艺术教育来说,这种教育活动是以声乐艺术为载体的。它与声乐鉴赏和声乐作曲有所不同,声乐教育活动的宗旨之一是声乐教育学与声乐学共同融合的结果。中专院校阶段的声乐教育内容,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教育理念,以构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体现时代性、基础性与选择性相结合为内容,以培养每个中专院校学生音乐文化素养,为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并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的必修课程。中专院校阶段的声乐教育也是通过必修课程的唱歌课和歌咏活动等教学手段,以及选修课程的声乐课和合唱课来得以实施和体现。必须了解我国声乐教育发展中的瓶颈,打破传统“三种唱法”的成见,立足我国声乐艺术特点,借鉴西洋声乐教学的精髓,充分研究科学的发声机理,运用科学恰当的训练方法,让学生科学地、自然地、抒情地歌唱。歌唱时,既要注意声音完美的呈现,还要讲究作品情感的表达。只有二者兼顾起来了,歌唱才能以声带情、以情动人。为提高学生的歌唱感染力,增强作品的穿透力,在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中专院校阶段;声乐教育;情感表达;个体实践
  中专院校的声乐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声乐学和教育学的交融,是教育学的理论与声乐学的理论相结合的教育形式。音乐和声乐这两种教育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联系是两者的理论基础都是普通教育学的一般原理,也就是说,声乐教育的理论是以普通教育学为基础。同时,他们之间又互为关联。
  一、从兴趣着手,提高声乐审美高度
  音乐审美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声乐教学的始终。在日常的声乐教学中培育学生高尚的艺术情操、有高度的音乐欣赏情趣。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与作品的欣赏、完成做到有机统一。声乐教学重在感受、品鉴、创造、完成的一个过程。在声乐教学中,要重视作品的情感体验,根据每个作品的情感特征,引导学生感悟作品的声乐表现风格和作品的情感内涵,领会声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不同作用。
  兴趣是学习每类学科的决定因素,在声乐学习上,学生的声乐兴趣至关重要。声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根据中专院校学生审美心理特征,以优美的作品示范和学生参与互动的教学形式,培养他们对音乐艺术高雅的品鉴能力和借鉴能力。
  二、注重个体特点,因材施教,培养不同风格的声乐类型
  中专院校声乐课程的基本任务是提高每个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声乐基本功,使学生各方面的声乐条件的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展示,并使他们从中受益。以学生为主体,根据每个个体声乐条件的不同,做到有的放矢,将每个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的不同和音乐作品表现的不同放在重要的位置。对有特殊爱好的学生提供个性发展的空间,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中专院校音乐课的內容应该体现多样化及可选择性的特点,应把每个学生特点和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
  三、声乐教育与音乐实践密不可分,增强创造意识
  中专院校声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一个练习和实践的过程。因此,在所有的声乐教学活动中,根据每首作品的特点激发他们积极的创造意识,重视学习成果实践和完善,将其作为获得音乐审美体验和声乐学习技能的基本手段。通过作品演示与实践,让他们了解自己的不足与闪光点,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
  中专院校声乐课课程教学,目的在于进一步挖掘学生的声乐潜质。在教学过程中,应设定有针对性的作品二次创作活动内容,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并进行音乐创作的初步尝试。
  四、博采众长,他为我用,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创新不是否认传统,更不是拒绝传统。去其糟粕,汲取精华。目前,声乐教学中没认清继承与借鉴的关系,没有把握好借鉴的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自觉地避开了传统民族音乐而全盘西洋化,误认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导致学生的演唱技巧过于刻板,甚至人们对传统的民族音乐避而不谈,甚至推崇西方音乐至上论。在中外方文化交流如此密切的今天,如何做到洋为中用,锐意改革,把民族声乐发挥到极致,推向世界更大的舞台是每位声乐教育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在实践教学工作中,教师首先要立足传统声乐,不断完善创新,然后积极汲取世界声乐艺术之精华,兼收并蓄、博采众长。
  完美的歌唱就是歌唱者学习声乐和从事演唱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通过声乐课堂实践与各种舞台的实践来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获得演唱成功的两个重要途径。课堂教学中,通过演唱大量的声乐作品培养学生积极、兴奋的心理状态和强烈的歌唱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情绪与歌唱的自信心。舞台表演中,保持心情愉快、情感饱满,,通过与观众最直接的交流与互动,增强演唱的勇气和经验。
  如果把中专院校的音乐教育与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音乐教育进行比较,其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音乐鉴赏和创作。主要通过聆听和感受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增进学生基本声乐素养。通过对音乐表演活动的参与和体验,享受音乐表现的乐趣、陶冶情操,提高音乐表现能力 声乐课是一门应用型课程,具有较强的规律性,是中专院校音乐专业学生所需要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中专院校的教学目标是要培养出具有一技之长且一专多能的人才,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就需要校方及教师对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究,不断地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改革传统单一的声乐教学模式。
  五、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中专院校声乐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声乐课堂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因此,中职学校声乐教师应改革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声乐教学的实践性,多为学生提供舞台社会实践的机会,帮助他们提高学习声乐的兴趣,从而提高声乐学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卢强.中小学教师需要具备的教学知识[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4):50-53.
  [2]李晓晗.中国民族声乐演唱艺术[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98.
其他文献
对韩国留学生初级阶段习得汉语量词的偏误进行分析,有利于进行针对性教学.
大都市政府和都市议会是发达国家对大都市区和都市连绵区进行宏观管理的重要机构,本文简要介绍了各种类型的大都市政府和都市议会的形成与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相应的宏
本文以现代舞剧《红梅赞》为分析对象,从动作的设计、空间的运用、表现方式三方面来分析舞剧:一、认为本舞剧编导利用简单、典型的现代舞蹈语汇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二、认
据了解,中国将用3年左右的时间在中学建立英语考级制度,目前,新的英语教材和英语考试等级标准已在酝酿中,今年署假针对教师的培训也已启动。此次设立的英语等级标准最高为9
本文对跨度大于24m的钢屋架,研究其在竖向地震作用下的反应:(1)分别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计算钢屋架在竖向地震作用下的动内力,给出了6种不同跨度钢屋架的上弦杆、下弦
目的:探究多黏菌素E雾化吸入用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 8年4月~ 2019年3月收治的82例VAP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1例.所有患
“氛围”这个词是我四十多年前读初中时最初接触到的.当时想做戏剧家,读《洪深文集》,知道它是个戏剧术语,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说“气氛”.现在,“氛围”似乎有取代“气氛”
【摘要】中国博士后面临性质不明、理念错位、质量下降、前途未卜等尴尬局面,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他们名义上是国家高级人才梯队,却实际地面临着出站就业困难,科研能力下降的现状,文章分析了这种现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历史原因、制度设计原因及社会环境的原因。  【关键词】博士后 就业 现状 制度 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H1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7-00-01   
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机械设计本身就是一种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它直接影响着企业自身的产值及竞争力。企业要想获得更多的利润,同时在同行业中提高自身的市场地位,就应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