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及臭氧催化氧化性能

来源 :工业水处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cheungq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决臭氧催化剂效率低、易流失等问题,采用焙烧法制备FeOx-CuOx-MnOx/活性炭-蒙脱土臭氧催化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分析(EDS)等方法对所制备臭氧催化剂进行表征,并将该催化剂应用于臭氧催化氧化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实验.分别考察了臭氧催化剂载体中粉末活性炭与蒙脱土质量比、活性组分Fe2+、Cu2+、Mn2+物质的量比、载体与活性组分的质量比、焙烧温度与时间等因素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载体组分中粉末活性炭与蒙脱土质量比为1:1,活性组分Fe2+、Cu2+、Mn2+物质的量比为3:1:1,载体与活性组分质量比为4:1,焙烧温度为600℃,焙烧时间为60 min时,所制备臭氧催化剂孔道结构清晰,活性组分Fe2+、Cu2+、Mn2+负载率高且分布均匀;在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时,臭氧催化剂投加量为5 g/L,臭氧投加量为100 mg/L,垃圾渗滤液COD去除率达到67.46%,有较高的催化效率,且臭氧催化剂经过多次重复使用后,催化性能仍保持稳定.
其他文献
电絮凝技术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水处理工艺,近年来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在回顾了电絮凝技术的研究历史基础上,论述了强化电絮凝技术在传统电絮凝技术上的改进与发展,综述了国内外在该方向上的净水机理和新观点.重点介绍了强化电絮凝技术在电源技术、电极技术和集成技术上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强化电絮凝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以促进该项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为了使污水处理厂出水中的氮、磷浓度进一步降低,制备出了一种石灰石改性硫磺材料,通过批次实验和生物滤池实验探究其脱氮除磷性能.结果表明,硫磺/石灰石体积比为3:1的改性材料脱氮除磷效果最佳,发泡可以提高改性材料脱氮除磷性能,改性材料对HRT有较好的适应性.当HRT=1 h,进水NO3--N、PO43--P分别为20、1 mg/L时,生物滤池NO3--N、PO43--P去除率分别高于89%、65%.微生物群落分析显示,生物滤池中硫自养反硝化菌丰度大于79%.
铀尾矿库浸渍水是核工业发展过程中产生铀浓度较高的工业废水,以芦苇-人工湿地(CW)、香蒲-CW、菖蒲-CW为试验组,以无植物-CW为对照组,比较研究了不同植物-CW修复铀尾矿库浸渍水的效果.结果表明,水力停留时间为36 h,经过5次循环后,3个试验组中的植物生长均未受到明显的抑制作用,各级植物-CW出水铀质量浓度均低于50μg/L,达到国家排放标准(GB 23727—2020),不同植物对铀的修复效果从高到低依次为香蒲>菖蒲>芦苇,3种植物对铀的富集系数(BCF)分别为47.16、44.60、36.68.
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零价铁(nZVI),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能谱、傅里叶红外光谱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其进行表征.考察了nZVI活化过硫酸盐(PS)降解咖啡因(CAF)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当PS为5 mmol/L、nZVI投加量为0.2 g/L时,50 mg/L的CAF可在15 min内降解97.6%;溶液初始pH和腐殖酸(HA)对nZVI/PS体系降解CAF无影响;Cl-、SO42-、H2PO4-和NO3-对CAF的降解呈抑制效果;自由基抑制实验表明体系中存在·OH与SO4?-,且SO4?-占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