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joy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生能够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出良好的节奏感,会极大地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并有益于学生情操的陶冶。探讨了音乐节奏感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意义,并分析了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节奏感的措施。
  关键词:小学音乐;节奏感;教学方式
  培养小学生的音乐节奏感是音乐教学的一个主要目标,良好的节奏感可以帮助学生激发想象力、创造能力,有效地锻炼其思维能力,进而大大提高小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下列是几种关于如何提高小学生对音乐教学中节奏感的把握能力。
  一、培养学生音乐节奏感的意义
  1.有益于提高小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是否具有音乐节奏感是能否鉴赏一首好音乐的关键,若小学生能在音乐学习中良好地把握音乐节奏感,就会对一首好的乐曲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在能够良好地把握乐曲、鉴赏乐曲的同时,或许也可以在自己的看法及理解上,对原有乐曲进行创新性的改变。
  2.能够更好地陶冶学生的情操
  一首好的音乐能够抚慰心灵,陶冶情操,与灵魂深处对话,它利用多变跳动的音符及不一样的旋律对小学生纯净的心灵进行良性塑造,使学生的心灵更加清澈透明,无所畏惧,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并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3.促进小学生智力发育
  音乐节奏感要求对耳、眼、手、脑应具有充分的协调性,这使小学生的协调能力、身体器官的灵活性以及大脑的反应能力得以大大提升,进而也促进了其想象力、创造性、理解能力、鉴赏能力以及思维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节奏感的有效方法
  1.让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
  在小学生音乐节奏感的培养中,教师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小学音乐老师应积极调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尽管音乐节奏感是一个抽象化名词,但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节奏感知能力是非常强的,因此,在激发学生对音乐节奏感学习的兴趣时,小学音乐老师应将一些学生乐于接受的元素加入到节奏训练中,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交通工具或是大自然里的各类声响,还有学生中广为流行的歌曲等;又或是一段极具节奏感的说唱,音乐老师可截取其中一段音乐视频播放给学生,让学生从强烈的节奏感里找到乐趣,进而激发学生对音乐节奏感学习的热情。
  2.对学生进行音乐听力的节奏训练
  音乐离不开耳朵的聆听,因此,在音乐的节奏感训练中,听力训练必不可少,它可以提高小学生的乐曲感知能力、乐曲记忆能力、乐曲鉴赏能力、乐曲理解能力以及乐曲的节奏感掌控。换句话说,音乐的听力训练是培养出良好音乐节奏感的重要条件。音乐听力训练中最好的素材就是大自然中的一些声音,小学音乐老师可选取如山间的流水声、动物的各类嚎叫声、动听的鸟鸣声、风吹动树叶的哗哗声等等,这些来自大自然的具有音乐节奏感的声音,都能够给予学生美的声音享受。另一方面,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可以利用的声音素材,比如说机器的轰鸣声、劳动人民在工作时的号子等等,其中都蕴含着不一样的节奏。小学音乐老师在对学生进行音乐听力训练时,应与现代化科技手段相结合,使这些声音更好地呈现给学生,进而激发小学生对学习音乐节奏感的热情,提高课堂效率。
  3.合理的肢体动作也能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音乐节奏感的感知不止需要耳朵和眼睛的配合,适当的肢体动作更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在培养小学生的音乐节奏感时可采用体态律动法,让小学生在肢体动作中更好地感知音乐节奏,将带来更好的学习效果。
  比方,在《火车来了》这首音乐的学习中,为了使小学生能够对此首乐曲中的重音、速度及节奏掌握得更加合理,小学音乐老师即可采用体态律动法,先让学生按照正确的节奏朗读歌词。然后将火车开动时的场景让学生进行表演,先将学生排成一个队伍,后面的同学拽着前一位同学的衣服,在教室中模拟火车开动时的场景,并伴着应有的音效,有序地转圈进行,与此同时,大家一起合唱《火车来了》这首歌。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做游戏的趣味,还可以让小学生更加轻松地感悟到这首歌的情境和其中伴有的节奏。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的肢体动作都可以帮助小学音乐老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比方说扭动、走跑、双脚跳、单脚跳、拍手、点头等等,都可以帮助学生在游戏的快乐中感知音乐、学习音乐、鉴赏音乐,更加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音乐节奏感。
  4.利用乐器帮助学生培养音乐节奏感
  乐器是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打击乐器,它包含着极其强烈的节奏感,教师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充分利用打击乐器,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并培养音乐节奏感。不止如此,乐器也可在课堂上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提高课堂效率。小学音乐老师可在课堂教学中利用一些节奏感较强的乐器来作为辅助,比方说架子鼓、快板、双响等极具节奏感的乐器,可以的话能够让学生亲自接触,动手使用他们,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记忆将更深刻,教学效果也将大幅提升。
  音乐节奏感的培养,方法多種多样,小学音乐教师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做出更合理的教学方案。在小学生音乐节奏感的培养过程中,兴趣是第一老师,因此,教师应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热情,使其对音乐的学习更加感兴趣,将音乐学习作为一种心灵的享受。小学音乐老师应让小学生知道,在大自然以及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充满着音乐节奏感,要善于发现,并从中感受音乐的
  魅力。
  参考文献:
  [1]李霜燕.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节奏感[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7).
  [2]魏莹莹.小学生的音乐节奏感的培养[J].教书育人,2011(22).
  [3]沈桃蓉.如何培养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的节奏感[J].新课程学习:上,2015(14).
  编辑 温雪莲
其他文献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作为现代信息技术支柱之一的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更是越来越受到关注,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将多媒体运用到教学中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多媒体的运用创造
摘 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媒体技术已经被广大教师推广应用于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在“数字校园”环境下,多媒体设施设备班班通,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更加广泛。两年前,汶罗小学也配备了多媒体设施设备班班通,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模式悄然离去,多媒体教学几乎走进了每一节数学课,经过两年的实践,强烈地感受到多媒体教学给课堂教学带来的方便、快捷和高效。但在运用过程中也存在
春季是一年的第一个季节,有很多划分四季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把立春节气的到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学角度来划定的。气象部门一般以阳历划分四季,3-5月为春季。但这样的划分方法都有个弊端,按这样的方法3月份我国都属于春季,这时候长江以南固然桃红柳绿,一派春光,可是黑龙江省却依然寒风刺骨冰天雪地,而海南岛则已经有夏日的气息了。  因此,气象工作者就研究出一种尽量符合自然景象的四季划分标准
“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各有什么含义?”“为什么朝天上发射炮弹,就会下雨?”平日安静的气象大楼里,前来参观的师生、市民都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围着工作人员问这问那。这是“512”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发生在江苏省盐城市气象科普馆内生动的一幕。多年来,盐城市气象局积极开展气候变化和气象防灾减灾知识普及工作,精心打好“科普”牌,点亮气象科学之光。  气象科普进百镇千村万户  “气象科普是连接气象工作和社会大众的
通过测定其电荷密度、污泥的CST值,絮聚物强度等对3种造纸废水(印刷纸、化妆纸、新闻纸)污泥过滤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废水虽有所差异,但最佳混合添加量都在100~150mg/
北美纸与纸浆产品理事会近日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1—10月,北美新闻纸市场需求同比减少5.8%。其中,报纸印刷用纸的市场需求同比减少7%,商业印刷用纸需求同比减少2.8%。
生命教育可以让学生感悟到生命的价值,思考到人生存的价值,并在人生实践中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并实现自身的生命价值。语文教育的本质是人类共同的发展,可以使每位学生获得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