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模式下的教学策略研究

来源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en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尝试在大学《网络工程设计与管理》课程中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在研究国内外翻转课堂相关案例的基础上,构建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并基于此模型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然后对教学策略有效性进行了验证,旨在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策略;《网络工程设计与管理》课程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21-0035-03
  一、引言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的发布,推动我国教育改革的进程。2011年,萨尔曼·可汗(Salman Khan)将“翻转课堂”(the Flipped Classroom)介绍给全世界[1],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翻转课堂是一种将课内与课外的学习活动颠倒的教学模式,其实质是颠倒了学习内容传递与内化的顺序[2]。伴随着慕课的崛起,翻转课堂在课前家中实施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3],强调“互动与反馈”,倡导建立“在线学习社区”。基于翻转课堂的优势,越来越多的学校尝试将翻转课堂运用于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试图通过这种新颖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绩效,在实践过程中,确实有许多学校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绩不断地提高。但于此同时,一些教育工作者也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教师不能监督学生是否观看了微视频;翻转课堂降低了教师的作用;翻转课堂对学习程度好的学生没有明显的帮助等等。基于这些问题,本文构建一个翻转课堂教学模型,依据此模型提出若干教学策略,并应用于本科《网络工程设计与管理》课程中。
  二、构建翻转课堂教学模型
  本文在文献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加以总结,借鉴前者的经验和方法[4][5][6],结合高校《网络工程设计与管理》课程特点提出了图1所示的翻转课堂模式下的教学模型。模型由五部分构成,分别是课程资源、课前学习、课堂活动、学习测评和提炼升华。
  1.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尤为重要,其主要承担学生课前学习的资料,包括与课程相关的视频、文档、PPT、音频、练习题等。随着信息化教学的深入,一般来说高校都有相应的网络学习平台,平台中有教学资源库和学习社区,网络平台与课程开发是相辅相成的,正是许许多多的课程组成了学习的平台。优秀的网络学习平台会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保障翻转课堂的顺利的实施。
  2.课前学习
  学生在课前观看微视频,阅读相关PPT,然后根据已经了解的知识做一些小练习,标记不懂和不会的题目,等待在课堂上和同学交流或者询问教师。学生也可以在网络学习平台中通过学习社区来相互交流。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和情况来安排学习,听不懂的地方可以重复听、反复听,没有正式课堂中那种紧张的感觉,不用担心跟不上教师的节奏。微视频时间限制在10分钟内,能够让学生集中精力学习而产生有效性。微视频的知识讲授与课堂知识的整合能够让学生产生积极思维,促进学习的发生。
  3.课堂活动
  翻转课堂的全过程一般由三个环节构成:问题引导环节、观看视频环节和问题解决环节[7]。课堂活动的主要任务由传统的教师讲授知识转变为问题的解决。学生观看视频之后将不懂的问题提交给教师,教师组织同学们在课堂上讨论、互动来解决问题,教师转变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学习的主体变成了学生。这一阶段称作课堂内化,包括学生相互交流、探讨作业、协作学习、个性化指导,通过这些方式帮助学生内化知识,形成正确的知识概念。
  4.学习测评
  教师通过对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定期的考试成绩给予学生一定的评价,然后根据作业和考试中凸显出来的问题进行集中辅导,达到评价反馈的效果。学生由课前学习到课堂活动再到学习测评,完成一次学习任务,在这个学习流程中不断内化吸收学习知识,促进了学生发展。
  5.提炼升华
  一次课程结束后,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反思不足,期待下次的提高。也可进行同伴互动,由其他旁听者教师指出问题,例如有学生举手好几次都没有被提到、有的学生性格内向不爱举手发言,有时讲课教师注意不到这些,就需要与听课教师交流、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在发现教学问题后要优化教学方案,优化课程开发,这样促进了教师发展,教师发展又促进学生发展和网络教学平台的发展,达到良性循环,使学生、教师、课程资源都有所提高。
  三、翻转课堂模式下《网络工程设计与管理》课程教学策略
  当前教育改革的目标之一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才能、志趣和道德品质等多方面发展。学习并不是完全为了学会知识内容,而是要能够创造性的学习,能够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8]。针对《网络工程设计与管理》课前学习、堂课活动、学习测评阶段,文章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分布式认知理论分别提出不同的教学策略,如表1所示,旨在提高教学效果。
  1.学习任务单策略
  在《网络工程设计与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学习任务单教学策略破解翻转课堂教学的难题。学习任务单的设计应包含学习指南、学习任务、问题设计、建构性学习资源、学习测试、学习档案和学习反思等项内容[9],问题设计是学习任务单设计的关键,也是翻转课堂能够成功实施的关键。在《网络工程设计与管理》教学中,每次课前一周将学习任务单发放给学生,让学生按任务单要求学习。学生课前基于学习任务单观看教学微视频,逐步解决任务单中的问题,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录在学习任务单上,等待课堂上教师的讲解。通过这种学习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不需要满堂灌,学生也不会因为某一点听不懂而耽误学习进程,教师实际上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教师的“教”是启发学生的“学”,引导学生的“学”。施教之成功在于启发、引导、点拨、开窍。新课程改革要求“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通过学习任务单这种策略来教学,在某些方面也顺应了新课改的目的。在互联网时代,学校应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不断探索网络化教学新模式,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   2.互动交流策略
  互动交流策略基于学习任务单,当学生按照学习任务单学习,遇到问题自己无法解决时,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平台中学习社区或者QQ群向其他同学求助。本次课程《网络工程设计与管理》网络学习平台地址为http://www.zjxxds.zjut.edu.cn/hyp_net/index.jsp,学生可以在平台上面交流学习。通过互助交流策略,增强学生独立探索学习的能力。同时,互助交流策略也可以运用于课堂教学活动中。
  3.协作学习策略
  协作学习(Collaborative Learning)是一种为了促进学习,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协作完成某个给定学习目标的学习策略或学习模式[10],这种学习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性、培养学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11],日益为广大教师所喜爱。在《网络工程设计与管理》课堂活动中,针对某一问题理解不透彻的同学结成小组,每组人数控制在6~8人,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探讨,表达学习观点和成果,有利于学习者之间思维碰撞,让学习者更快实现意义建构,促进学习的发生。
  4.个性化指导策略
  教师要对学习者的特征进行分析,把握每个学习者的真实情况,才能实施个性化指导,实现针对性的引导、切实解决不同学习者的差异化问题。在个性化指导过程中,当学生的想法与教师不一致时,教师应该适当的包容,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思想。在《网络工程设计与管理》课堂中教师基于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性,以学习者个性发展为原则,以个人意义建构的结果为目标,促进学习者各种能力的提升。
  5.针对问题集体辅导策略
  在学习测评阶段,教师针对作业、考试中存在的问题,集中讲解,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教师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要重视启发和激励,这样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助于教师的成长和发展。
  四、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学策略实验研究
  1.实验设计
  实验对象为某高校2013级教育技术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班学生,共66人,实验之前先进行《网络工程设计与管理》课程测验,成绩如图2所示。根据前测成绩分为实验班与非实验班,人数都为33人。实验班采用翻转课堂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控制班采用传统的教师讲授教学方式教学,实验班和控制班教师相同,实验时间为2个月,自2016年3月至2016年5月,每周两次课,每次课90分钟。实验结束后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效果检测。
  2.实验结果及分析
  教学实验结束后,对两个班级进行成绩后测,了解学生在参与教学实验后发生的真实变化,以验证上述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学策略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后测成绩对比情况如图3所示。从图2中可以看出实验前两个班级学习水平持平,没有较大的差异;从图2、图3中可以看出实验后实验班60分以下和60~70分、70~80分成绩的学生明显减少,减小幅度比控制班要大;同时实验班80~90分、90分以上的学生人数也在增加,幅度大于控制班。由此说明翻转课堂模式下《网络工程设计与管理》教学策略的应用是有一定效果的,即文章中提出的学习任务单策略、互动交流策略、协作学习策略、个性化指导策略、针对问题集体辅导策略对于提高学生成绩是有帮助的。
  五、结束语
  文章在文献研究法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并依据模型在课前学习、课堂活动、学习测评阶段提出若干教学策略,并在《网络工程设计与管理》大学课程中教学实践,实践证明其有效性。同时,在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作者也发现一些问题,例如翻转课堂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教师必须具备很好的教学设计能力、媒体制作能力、信息技术能力等,因此教师最好在新学期开始前录制好微视频,这样才有足够的精力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教学策略研究与实践。
  参考文献:
  [1]张金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因素探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3(10):59-64.
  [2]宋艳玲,孟昭鹏,闫雅娟.从认知负荷视角探究翻转课堂——兼及翻转课堂的典型模式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14(1):105-112.
  [3]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4(7):5-16.
  [4]张家军,许娇.翻转课堂在我国基础教育课堂教学中应用的适切性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2):47-50.
  [5]Davies R S,Dean D L,Ball N. Flipping the classroom and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integration in a college-level information systems spreadsheet course[J].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2013(4):563-580.
  [6]陈子超,蒋家傅.高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14(12):112-117.
  [7]赵兴龙.翻转课堂中知识内化过程及教学模式设计[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2):55-61.
  [8]唐烨伟,樊雅琴,庞敬文,等.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7):49-54.
  [9]金陵.用“学习任务单”翻转课堂教学[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3):20.
  [10]张典兵,陈绪英.协作学习模式:概念、要素及教学策略[J].继续教育研究,2005(5):122-123.
  [11]王晓玲.微信与QQ支持下基于任务驱动的协作学习之比较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3(11):98-102.
  (编辑:杨馥红)
其他文献
寄生虫病会引起猪只的消瘦、死亡、生长缓慢、死胎、流产等情况,严重影响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因此,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掌握寄生虫病发生和流行的规律,
摘 要:针对高校就业信息化面临的诸多问题,借助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云计算的高校就业信息化平台模型,并对模型的整体架构和功能设计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模型整合各高校和网上的就业信息资源,避免重复建设,为高校提供个性化、智能化、可共享的就业信息服务。  关键词: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就业信息化;SaaS;智能分析  中图分类号:G47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遍应用,为新的教学方式产生、旧的教学方法的改革或者融合提供了可能。尤其在我国提出实施“互联网+教育”的情况下,互联网对教学改革起到了助推作
为弥补信息技术教师的角色差距,乡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以教育中人的信息化为核心,进行自我与他我的调适,扮演好三重角色: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学校教育信息化平台经营
兔球虫病的感染率非常高,4-5月龄的幼兔抵抗力弱,感染率可高达100%,病死率可达70%。耐过的病兔长期不能康复,生长发育受到严重影响。笔者自2005年以来,治疗本病千余例,现将其诊治技术
犬肠套叠是临床多发病例,但由犬吞食异物并最终导致犬肠套叠及肠穿孔的病例却少有报道。
大数据时代到来,人们以新的技术和视角看待数据。图书馆如何应用现有数据,挖掘和提炼数据价值,已成为行业关注热点。文章以厦门大学图书馆针对用户数据进行统计挖掘,通过可视化的
摘 要: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把高校优质教学资源推向全社会,上线已有3年多时间,深受广大学习者的喜爱,影响了一大批人的学习习惯,开启了全民“互联网 ”时代教育的新模式。关于视频公开课建设方面的研究已经很成熟,大多是从课程建设者的角度来探索的,传播效果作为传播必不可缺的环节,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的传播效果研究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从学习者的角度分析其取得的成效、还存在的不足,以期对视频公开课今后的发展有一点的
猪衣原体病是由鹦鹉热亲衣原体(旧称鹦鹉热衣原体)的某些菌株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又称流行性流产、猪衣原体性流产。临诊上可表现为妊娠母猪流产、死产和产弱仔,新生仔猪
为研究圆环病毒病的流行情况及防治奠定基础,从湖北省某些大型养猪场采集临床上表现为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病死猪的淋巴结、脾等组织病料,进行病毒分离和鉴定。对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