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杂志与一群人的青春期

来源 :北京青年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wenjian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时候,记得妈妈说过一句话:学习没见你这么上心,记大明星的名字比谁都快。
  那时候,大明星离我很远。
  没想到,数年后,我做了一份与大明星打交道的工作,而且还要大明星掏心掏肺。
  都说见证别人的成长是一种幸福,这样说我是幸福的。通过对话和文字,我记录了他(她)们从刚刚起步到炙手可热。
  做本期杂志时,编辑找到了许多早期的杂志。封面上的他们,透着一股胶原蛋白似的青春气息。把这些封面图片转发到微信朋友圈,封面上如今更当红的他们也不禁感慨:那些年,那些青涩的同学们。
  青春总是让人唏嘘,让人怀念,这就是青春的美好。
  “那时我刚从上海拍完《将爱情进行到底》,北京正在播《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江月约我做采访。
  采访约在民族饭店的咖啡厅。一见她我就乐了,我就够弱不禁风的了,眼前来一个更甚的。两个怯生生的女子做大大方方状聊天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那时我刚毕业不久,说起未来一脸茫然……”
  这是徐静蕾给我的书《星月对话》写的序中的一段话。当时对未来一片茫然的她,现在对自己走的每一步都很清晰,对未来的方向更是十分笃定。
  现在的徐静蕾不再“被玉女”,她是老徐她是徐导她给自己过了40岁的生日她的第6部导演作品《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就要跟大家见面啦。
  第一次总是值得纪念的。章子怡的第一个封面,是《北京青年》周刊的封面,我有幸记录了她这个第一次。
  “那一期《北京青年》周刊的封面我一直珍藏着,我非常喜欢那张照片,未加任何修饰,自然、洒脱、阳光。那个时期,也是我现在一直眷恋的美好片段。”
  距离章子怡第一个封面后的15年,2012年“BQ红人榜颁奖盛典”上,章子怡荣获“北青榜样”殊荣。在领奖台上,她特意拿来了珍藏的第一个封面,由衷地说了以上这番话。
  “你怎么一点没有变化啊!”每一次见陆毅,他都跟我这么说。这句话,透着老朋友的亲切,也透着一种信任。
  “江月是最早采访我的记者之一,从我开始语无伦次地接受采访到现在依然语无伦次地接受采访,她见证了我每个阶段的成长,并以客观的态度,保持着记者和演员之间的诚实交流。”这是周迅给我的第二部《星月对话》写的序中的一句话。
  “星月对话”缘起于《北京青年》周刊的一个栏目,当时余韶文主编希望记者栏目化,给自己的版面起一个名字,记得那时各种各样的名字想了好多,都觉得不太对,“星月对话”在脑海里出现的一刻,一下子就认定了。
  后来,越来越多的人熟悉了“星月对话”,也认知了“星月对话”的态度——人本关爱。
  在我看来,无论多么耀眼的明星,他(她)首先是人,而“关爱”是达成人与人之间沟通和信任的桥梁。
  如果要问我,让明星掏心掏肺的秘诀,这是其一。我相信,它可以最大限度地缩短明星与记者的距离。
  下一期,是《北京青年》周刊,第1001期。一路走来,许多难忘的采访,难忘的经历,犹在眼前。匆匆那年。
  高圆圆:她依然在守候安静
  那年·初见:
  1997年,高圆圆因出演电影《爱情麻辣烫》接受本刊采访。当时这位“清嘴女孩”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她很好静,不喜欢热闹的场合。每次颁奖典礼或出席活动之前她都喜欢找个安静的角落,找一个让自己舒服的状态。但这种静态又不会让人觉得突兀。
  月读“高女神”:
  刚认识高圆圆的时候,她总说自己是无意中和影视结缘的。她的性格和娱乐圈有点不沾边。在拍了几部戏之后,她都不觉得演员会是她最终的职业,直到拍了《倚天屠龙记》。她为人热情,也很爽快。后来看她出现在各种时尚活动中,并且游刃有余。我曾有过疑问,这还是原来那个享受孤独的高圆圆吗?但她告诉我,现在虽然很忙,但她还是会把更多时间用来在家里陪妈妈。成为一线女神之后,她还是乐于守候自己安静的生活。
  黄晓明:帅也是生产力
  那年·初见:
  第一次采黄晓明时他已经演过让他走红的《大汉天子》了。当时本刊做了一个名为“帅也是生产力”的选题,其中就采访了黄晓明,刘烨等当红小生。采访那天我们约在一个日餐厅,店里有个日本员工不让我们拍照,后来还说了一些难听的话,黄晓明很有正义感,怀着一腔热血就走过去和那个店员理论。
  月读“黄教主”:
  黄晓明情商很高,很有礼貌,在工作时他很体恤对方,我听说他在剧组对场工的态度都很客气。从《神雕侠侣》之后,我几乎每年会对他做一个采访,我看到过他内心的煎熬:他很努力演戏,但不被人认可,他很努力学英文,也不被人认可。《中国合伙人》之后,我看到了他在演技上的变化,包括今年的《撒娇女人最好命》,当他放下偶像包袱,不再那么端着的时候,反而在表演上释然很多。
  章子怡:她把压抑和愤怒借由角色释放出来
  那年·初见:
  1999年,《我的父亲母亲》即将上映,本刊和章子怡的第一次采访约在百盛的一家咖啡厅。那是她人生的第一次杂志封面。我之前只看过她的电影剧照。我记得那天咖啡厅里坐了很多人,但我还是第一眼就看到了她,当时她还是一个大二的学生。她没化妆,穿的也朴素,但很与众不同。
  月读“国际章”:
  章子怡刚出道时,在一次采访时她妈妈曾经很无奈地说,女儿也算为国家争得了一些荣誉和成绩,也一直很努力,为什么总有人说她不好呢。一路走来到今天,子怡曾经面对各种争议,这需要有足够好的心态来承受这一切。不过这些争议和负面让她变得更加坚韧和从容。子怡的确很幸运,但身上最可贵的是她每一部戏都可圈可点,她有很多代表作。在面对负面消息的时候,她的作品让她总能够重新有力地站起来。在拍摄《最爱》的时候,她正身受泼墨门和慈善负面传闻,电影里的“琴琴”也是一个备受排挤和孤立的角色,她把愤怒的情绪借由这个角色释放了出来。而《一代宗师》里的宫二先生,则让我看到了子怡身上的坚韧。   周迅:必须生活在爱情里
  那年·初见:
  第一次见到周迅,她刚拍完《人间四月天》和《橘子红了》。那时候的她和现在是天壤之别。周迅很早就进入社会了,不太像传统意义上的乖乖女,也不太会说话,她一面对记者容易说话打磕巴,但说台词就不会。但李少红曾说,她是为了演戏而生的。真是个落入凡间的精灵。
  月读“周公子”:
  十多年过去了,周迅的样子几乎没什么变化。人们总说相由心生,一个内心单纯,永远憧憬爱情和美好的人,就像活在童话王国里,童颜如故。有一次采访她,她正在拍摄《那时花开》,当时我喜欢随身带个相机,我给她拍了一张照片,她看了说很喜欢,很遗憾这张照片现在找不到了。如今周迅慢慢蜕变成为知书达理的周公子,现在她说话越来越有内容,面对采访也处之泰然。周迅是一个必须生活在爱情里的宝贝。几年前有一次在一起吃饭,那时她刚刚开始一段新恋情,她跟我说,你觉得我是不是非常幸运的?爱情在她眼里,真是非常珍贵的东西。今年周迅步入婚姻,我能感受到她的幸福。这份来之不易的幸福会让她更丰满,更温润。
  徐静蕾:从玉女、才女,到特立独行的老徐
  那年·初见:
  1998年,徐静蕾正在上海拍《将爱情进行到底》。借着她抽空回北京的机会,我们约在民族文化宫的咖啡厅见了面。她一个人开着一辆大吉普就来了,车很酷。她的人也很酷。徐静蕾是典型的北京大妞,大大咧咧,说话很直,也敢说。她属于谈吐上比较言之有物的那种人。
  月读“老徐”:
  刚出道时徐静蕾的标签是清纯玉女,人们对她玉女的印象来自早期的很多偶像剧。而她自己听到玉女的说法却呵呵一笑。她说真实的自己不是这样的。2006年,老徐的博客火了,这是让她从艺人转变为社会人的关键临界点(那个年代还没有公知),她转型做导演,于是人们又都叫她才女。她是个特立独行的人,不人云亦云,也不扎堆,不站队,不凑各种热闹,敢于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她可以在自己正上升的时候停下来,用她的话说就是去玩去休息,我知道这也是一种充电,但是在娱乐圈新陈代谢这么快的地方敢于突然停下来就去“玩”的,很需要勇气。
  陆毅:他很清楚自己要什么
  那年·初见:
  第一次采陆毅是电话采访,那是1999年,《永不瞑目》就要播了。当时谁看了这部戏都会对陆毅一见钟情的。不只是因为肖童这个角色,也因为陆毅实在是太帅了。后来陆毅因此大红大紫,但他不功利,即使大红大紫时也没见他膨胀或口出狂言。
  月读“贝儿爸爸”:
  陆毅算得上是偶像这个概念提出来之后,中国第一代青春偶像。大家对他的私生活很感兴趣。2001年的这期封面就采访了鲍蕾和陆毅的爱情故事。最近的一次采访是因为《爸爸去哪儿》,我明显感受到他身上的责任感更强了,也更从容了。这些年来,陆毅一直都按照自己的节奏工作和生活,身边的朋友包括鲍蕾也说过,他的活法有点没有追求。有一次我问他,娱乐圈风云变幻的,昨天是一线,今天可能就是三线,你不担心被比较、不担心落后吗?陆毅说,经历了波峰和波谷,他已经不会被外界的比较和风声所动,他很清楚自己要什么。
其他文献
2014年11月18日,一场探索Prada 创作宇宙的独特展览,Pradasphere,亮相香港。展览地点位于香港中环4号轮渡码头顶层,在那里,可以越过港口远眺九龙。Pradasphere展览于2014年5月在伦敦首次亮相,尽数展示了Prada在多个领域活动中的执著追求。而这一次在香港,整个Pradasphere展览则在覆盖整个码头顶层一个特别搭建的结构内展出,展览内容包括从过去三十年来的时尚系列
期刊
每年以全新作品庆贺农历新年已成萧邦所珍视的品牌传统,也是一种致敬亚洲传统文化的表达。今年,萧邦再次将一种古老的日本漆绘艺术与瑞士顶级制表工艺完美融合,全新L.U.C XP羊年莳绘腕表就此诞生。  山羊是中国传统智慧的代表  此款全新生肖腕表表盘为全手工制作。品牌依然采用日本传统莳绘工艺,一头山羊恬静侧立于表盘上。华丽绚烂的彩色祥云之下,簇拥着代表欢愉与静谧的花朵。在中国传统生肖智慧中,山羊具有不急
期刊
从琼瑶到托尔斯泰,有点被震傻了!  BQ:喜欢读什么类型的书,阅读启蒙来自哪里?  T:我自小学时,就酷爱读书,可以这么说,读书是我的最大爱好。我舍不得买女孩子喜欢的小饰物,也舍不得买羊肉串等零食,所有的零花钱全部用在读书上。我上课时看小说,下课时看小说,甚至经常熬夜看小说。阅读在我眼中,是最有意思的事情,没有之一。小时候,我们被空间与时间束缚,长大后,虽然比小时候有了更多自由,可依旧是束缚于空间
期刊
每年12月,世界各地的大街小巷都会悄然弥漫开浓浓的圣诞氛围,看着那些大大小小、五彩缤纷的圣诞树,让人忍不住开始憧憬自己的圣诞礼物。节日总是拥有着强大的魔力,人们期盼着和家人欢聚一堂,来传递对新一年的祝福和展望。  如今的圣诞节不再仅仅是西方的传统宗教节日,每到12月25日,中国的朋友也会互赠圣诞卡片以表思念与祝福,邀请亲朋好友参加盛大的圣诞派对,甚至会邀请“圣诞老人”为孩子们送上精心准备的神秘礼物
期刊
洪晃:穿宫廷服装逼格比较高  “我一直不明白一个民国的舞会,主人为什么要穿18世纪宫廷的服装。我当时觉得这真是大手笔,只有张叔平+姜文才有这种火花。但是当演员的就苦死了,那宫廷裙子太难受了,里面有紧身衣,还有裙骨、衬裙、外面还有一个长尾外套。行动不方便不说,一天不敢喝水,没法上厕所。绝代艳后中的Marie Antoinette 也受不了天天穿着那种衣服,所以凡尔赛里面有个Petite Triano
期刊
马云曾经说过第一次去王中军家后,才了解到油画有那么多讲究,而且这么贵。这次,王中军又收获了一张心爱之物——文森特·梵高生前最后一幅油画作品《静物,插满雏菊和罂粟花的花瓶》。2014年11月4日,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中军在纽约苏富比“印象派与现代艺术”专场的晚间拍卖会上,以5500万美元成功竞拍到梵高的“这瓶花”,算上佣金,拍价总计6176.5万美元。该作品估价为3000万到5000万美
期刊
伴随着本届在北京召开的“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结束,仍能深切地感受到整股正能量的释放余温未减,而除了各经济体领导人间的友好会谈,在水立方上空被环保烟花点亮的那个夜晚,一直备受期待且颇为神秘的由各国领导人及夫人团所身着的“特色中式服装”一经亮相曝光也成为了众之热议的焦点。男领导人和女领导人的立领对襟连肩袖外套,分别采用了提花万字纹宋锦面料饰海水江崖纹,和双宫缎饰海水江崖纹。无论是于赋予了APE
期刊
洛杉矶时间11月8日晚,日本著名动画大师宫崎骏在洛杉矶好莱坞获颁奥斯卡荣誉奖(又译奥斯卡终身成就奖)。他是继已故导演黑泽明于1990年获得该奖以来,第二位获此殊荣的日本导演。  2003年,宫崎骏曾凭借《千与千寻》获得第75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和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等,不过那次的奥斯卡颁奖典礼,宫崎骏并没有到场,也没有现身随后的发布会,而是由制作人和吉卜力美术馆馆长、宫崎骏的三子代为领奖。当时宫
期刊
近日,蔡依林新专辑造型曝光,邀请到“东洋歌姬”安室奈美惠携手合唱。“亚洲流行天后”蔡依林即将在11/15推出全新专辑《呸》,睽违两年再出专辑,Jolin让大家感受到她在音乐上的企图心!这一次新专辑中Jolin首度谱曲,一次交出两首舞曲作品,其中更有请到“东洋歌姬”安室奈美惠携手合唱其中一首舞曲《I’m Not Yours》,堪称是2014亚洲乐坛最惊人的震撼组合!在《I’m Not Yours》中
期刊
冬是孕育梦的季节,而岁末的存在,便让上帝收集了这些炽热的梦想,于万籁酣然时,用驯鹿雪橇,伴着叮当乐声,载来了童话般的冰雪世界。素裹银妆,飞舞绒绒白雪,上帝派Santa Clau老人将梦中情景变成现实的模样,承载祝愿飘向每个角落。这个缤纷多彩的节日,用挂满饰品的绿树点燃万物生机,用清脆铃声在忙碌的都市人心中奏出欢快乐章。此时,是爱侣间缠绵缱绻的浪漫,是家人围坐炉火边的温馨,是人们对过往岁月的无尽感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