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战争,童年该如何自处?

来源 :中国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ncln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童年社会学认为,童年不仅是一个生命阶段,更是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存在。有什么样的现实背景、文化环境,就有什么样的成长路径、童年面貌。基于此,无论和平年代的常态童年,还是战争岁月的异态童年,其在呈现特定社会背景下儿童生命状态与情感体验的同时,也映射着童年作为社会结构与文化存在的复杂征候。这其中包括成人与儿童的互哺,以及童年和社会的互证。这一点在儿童小说绘本《喜鹊小偷》([意]艾尔玛诺·德提/文,罗伯特·英诺森提/图,罗楚燕/译,明天出版社2021年1月出版)中有着生动体现。
其他文献
百年风雨见证百年拼搏,百年磨砺铸就百年辉煌。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从成立之初的50多人,到今天成为党员总数突破9500万人的世界第一大政党,中国共产党脱颖而出的秘诀是什么,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动力是什么,走向未来的依靠又是什么?由中央党校副校长甄占民主编、党史党建领域多位知名学者共同编写的《常青之道: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故事》(中共党史出版社2021年4月出版,以下简称《常青之道》)一书,作为向建党百年献礼的作品,汇集了党的革命史上具有典型性的100个故事,生动诠释了百年大党风华正茂的不竭动力。
对媒体融合评价的研究逐渐走向系统化的量化研究阶段。在分析现有评价指标基础上,根据融媒体的传播特性和优势,提出将“峰值效应”纳入评价指标,构建了以生产侧、效果侧和峰值效应为框架的媒体融合评价指标。该指标体系既能突出融合的特色,也能形成以内容为核心的评价导向。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这是第一次以国家最高规格文件印发教育评价改革政策。这次教育评价改革影响是空前的、全面的、深远的,对教育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破“五唯”(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顽瘴痼疾,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为切入点,通过系统推进教育评价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办学,必将促进我国的教育事业更加科学、更加有序、更可持续、更有时代性、更有国际竞争力地发展。
当今社会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高速发展,不断冲击着传统社会秩序。技术带来的实践变革引发了对主体观念的思考。一方面需要从主体认定规则的现状出发,对智能时代著作权主体认定及其权利保护的路径进行解析;另一方面需要及时地自我调整并具有主动适应的潜力,充分考虑数字经济时代的时代特征。无论是选择采取保护“相关权益”更为实用的做法,还是由现有的竞争法法律规范进行调整,都应与社会实践以及相关的具体纠纷相结合,适用更加合理的方案。
知识共享时代,人们对知识产权的重视推动了知识付费平台的发展。各知识付费平台基于用户行为推行的运营策略,均取得了不错的成就。知识付费平台应当实现良好定位,围绕核心客户需求、以差异化产品和适宜的跨界打造品牌IP,实现良好发展。
晟舍刻书从凌稚隆的评林私刻、闵齐伋的套印到凌濛初大众化坊刻,代表了明朝刻书的三种不同范式,是雕版印刷技术的进步和商业逻辑的必然。三种刻书与社会互动形成公众学术空间、公众人文空间、大众文化空间,反过来又促进了晟舍刻书的发展及其与社会的联动。明末人文主义正是沿着刻书业发展所雕刻出的轨迹运行,人文主义的运动显现为一场刻书事业。晟舍刻书不仅是手工业体系的生成、科技的创新和文化积累的手段,更是一种公共事业,一场社会秩序和观念的生产。
媒体融合对科技期刊编辑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科学院期刊出版领域引进优秀人才计划(2008—2019)实施以来,管理型人才、专业型人才和新媒体人才是主要人才引进类别
2006年时我曾提出数字技术支持的复合出版系统及传统出版业数字化改造,是我国出版业现代化的两个关键问题。十多年过去了,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新型出版业初步建立,但传统出版单位内容资源的数字化、多模态开发,仍然作为一个问题而存在。大众出版是以文化传播为基础、用户阅读为导向的出版类型,其定位与创新,对于解决上述问题至关重要。
评价是教育改革发展整个链条的重要环节,诚如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旗帜鲜明指出的,“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那么,究竟如何发挥教育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如何破解教育评价的深层困境?如何推进分门别类的教育评价开展?如何提高教育评价的效能?如何探索面向未来的教育评价方略?等等,这些问题既是落实《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精神的题中之意,也是推进新时代教育评价于变局中开新局的基本考量。为此,我们
智能时代,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是实现教育生态重塑的有效手段,也是实现全球教育改革与发展共同目标、保障教育均衡和质量的最有效工具,走向智慧教育是技术重塑未来教育的最终目标。该文首先在分析政策视阈中的未来教育战略、智能时代及其教育变革意蕴的基础上,提出了“科技与教育双向赋能命题”和未来技术变革教育的六项议题。其次分析了教育信息化2.0如何支撑和引领中国教育现代化,然后剖析了5G、大数据、区块链、教育机器人、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展现新一代信息技术如何重新定义人类的知识和能力价值、促进